臘八節,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
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我國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着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着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可能有很多南方人會說,臘八節是一個隻聽過沒過過的節日,相信也有不少人隻知道臘八粥,其實臘八節的由來說法和習俗很多,下面小編總結一下,歡迎大家參考。
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一起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祭祀
在古代,“臘八”的主題有祭祀、祈福、驅疾辟邪、求平安..古代人們堅信“萬物有靈”,對自然、鬼神之說充滿敬畏。
《禮記· 郊特牲 》中記載過一段臘八節祝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意在祈求土、水、昆蟲、草木的神靈都不要搗亂,因為已經祭過你們了!
吃冰
據說在臘八這一天吃冰,以後可以在一年裡都不會肚子疼。前一天,人們用鋼盆舀水等結成冰,等到臘八當天就把冰塊敲碎吃下去。
臘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号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
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
臘八蒜材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将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的來曆是什麼?臘八豆腐跟臘八節并沒有直接的聯系,這道美味的誕生是源于一個巧合。
據說古時一對夫婦過着恩愛的生活,男的出外經商,女的在家做女紅。一天剛買了豆腐準備回家做飯的老婆接到遠方親人的邀請,去幫人做嫁衣。臨行前勿勿将豆腐放在門前的石磨上,結果此去隔了二三個月才回家。進門發現石磨上的豆腐變得金黃堅硬,還能聞到香氣,就切下品嘗,發現味道很好,并用同樣的方法,加上鹽帶給出門經商的丈夫用于長途跋涉的食品。
同行的朋友吃了豆腐都覺得味美且幹燥容易攜帶,連連稱好,丈夫則歡喜得稱之為“老婆豆腐”,黟縣的“老婆”字音發聲很象“臘八”,久而久之這豆腐也被衆人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在北方一些地方,由于不種或者少種稻米,所以臘八節的習俗并不是喝粥,而是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面,但是,這碗面卻繼承了臘八煮豆的傳統。先用提前泡好的紅豆熬湯,待紅豆煮熟,再把面團擀成韭菜葉寬度的面條,下入鍋中。面條煮好後,澆上各種果品、蔬菜做成的臊子,一碗香噴噴的臘八面就出鍋啦!
在你們家鄉,臘八節有什麼習俗?可以分享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