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

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5:59:15

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657個,這是截至2022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兩批虛拟教研室建設試點的總數,而更多的虛拟教研室還在陸續湧現8月28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傷寒論粵港澳多學科融合虛拟教研室成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虛拟教研室形式可)1

虛拟教研室預期成果

657個,這是截至2022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兩批虛拟教研室建設試點的總數,而更多的虛拟教研室還在陸續湧現。8月28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傷寒論粵港澳多學科融合虛拟教研室成立。

全國性的虛拟教研室數量可觀,區域性的虛拟教研室也不遑多讓。那麼,建設得熱火朝天的虛拟教研室究竟是什麼?目前建設進展如何?虛拟教研室如何化“虛”為“實”,落地生根?

建設虛拟教研室有3個繞不開的問題

高等學校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官網(以下簡稱虛拟教研室官網)顯示,虛拟教研室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組建的新型基層教學組織,是對傳統教研室的發展創新,具有人員組成靈活化、組織載體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樣化、教研方式互動化的特點。

在虛拟教研室的建設過程中,有幾個繞不開的問題——為什麼建?建什麼?怎麼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副司長範海林在今年3月的虛拟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培訓會上,曾對上述問題作了回應。範海林表示,探索虛拟教研室建設,主要想在實現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教學質量持續改進機制3個方面實現突破。

而在“建什麼”這個問題上,他介紹道:“前期,我們開發了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近期也為首批439個虛拟教研室試點開通了獨立的教研空間,提供了實時交流、協同編輯等基礎功能,可以說‘毛坯房’已經建好了,現在需要各教研室‘入住’進行‘精裝修’,豐富資源、開展活動。”虛拟教研室在具體的建設上,包含探索教研新形态、構建教學發展共同體、共建優質教學資源庫等多項任務。

面對虛拟教研室這個新事物,“怎麼建”是個大問題。

對此,範海林在培訓會上說,建設虛拟教研室首先需要分類探索。虛拟教研室在建設内容上,可以分為課程教學、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研究三類;在建設範圍上,可以分為校内、區域性、全國性三類;在學科上則覆蓋了理工農醫文等主要學科領域。

其次,虛拟教研室建設工作需要分步推進——2022年先啟動虛拟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基于試點的應用反饋,逐步完善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條件成熟後計劃在更大範圍内進行推廣,适時推出一批示範性虛拟教研室,通過3—5年的努力,能夠實現虛拟教研室的網絡化、體系化建設。

最後,虛拟教研室建設涉及教師、學校、專家組、技術支持部門、參與單位等多元主體,因此,需要加強協同。範海林強調,教師是虛拟教研室建設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參與虛拟教研室活動。而學校是虛拟教研室建設的管理單位,要切實擔負起質量監測和安全防控等工作,為虛拟教研室建設提供支持條件。專家組則要加強研究,為虛拟教研室建設提供指導和咨詢。信息平台建設單位要不斷優化技術支持,讓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成為老師們的線上“教研之家”,逐步實現能用、好用、管用的目标。

為高質量、高水平教研發展提供支撐

如果說,傳統教研室有教學和管理實體、有線下的教研組織和活動,那麼,虛拟教研室則在保留教研功能的基礎上完成去實體化,依托信息技術“往雲上去”。

虛拟教研室官網顯示,虛拟教研室突破了時空限制、打破了校園圍牆,為開展高質量教研交流、高效率資源協同、高水平教研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截至目前,已有4萬餘名成員加入其中。

青年教師初次站上講台,如何講課?資曆深厚的老教授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教學?如何在不同院校間實現教學資源流轉?怎樣搭建起專業知識圖譜?虛拟教研室交流互動與資源共享的平台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辦法。

依托信息技術,虛拟教研室集聚了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高校、不同學科的新老教師。教師可通過高等學校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客戶端自由拉群,以語音、文字、會議、直播等多種交流形式實現快捷溝通、無縫對接、高效溝通、快速分享,形成教研“朋友圈”。通過這一雲上平台,各地高校教師能夠分享先進的教研理念、成熟的改革舉措及優秀的教研成果,打造教學研究共同體。

當然,虛拟教研室的“虛拟”還有另一層意思。虛拟教研室官網顯示,在虛拟教研室的建設中,會逐步引入虛拟現實等創新技術,一方面,能夠實現教師的可視化交互,突破時空限制,給予教師在場感、認同感、交互感,在教研過程中,教師們能夠登上數字宇宙的“三尺講台”,開啟沉浸式的教研體驗;另一方面,虛拟現實技術也能夠給教師提供可視即可得的“教學素材”,即三維可視化立體的教學模型,滿足多功能教學模拟的需求。

提升教師積極性與信息素養至關重要

目前來看,虛拟教研室的“雲上遷徙”搭上了信息技術的快車。利用技術搭建虛拟教研室并進行教學交流,實現資源共建、能力提升的教研共同體的願景十分美好,但如何才能化“虛”為“實”,讓虛拟教研室真正落地生根?

歸根到底,虛拟教研室的核心仍然是教學和科研,無論是課程群,還是虛拟現實技術,都是輔助教研的工具。想要讓虛拟教研室落地生根,顯然不能僅僅依靠技術,作為虛拟教研室的主體,高校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要想推動虛拟教研室落到實處,根本上取決于虛拟教研室課程群裡老師們的學術榮譽感、教育榮譽感以及提高教育能力、教學質量的緊迫感,這個實際上是内驅力,如果教師在這方面積極性不高,則虛拟教研室難以落地。”

熊丙奇補充道:“高校要回歸教育本位,要通過考核評價體系引導教師重視教學,激發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學術榮譽感和教育榮譽感。”

“虛拟教研室促進了跨校、跨區域教師之間的交流,更有利于教育的平等公平。”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表示,虛拟教研室建設有利于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的教師分享教研經驗、加強教學交流,但由于信息平台的共享特性,教師在交流的同時也應注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虛拟教研室中存在很多複雜因素。我覺得隻有教師群體的信息素養提升了,虛拟教研室建設才會更加有效,在虛拟教研室課程群裡教師要有辨别信息優劣以及接受他人觀點的能力。”儲朝晖說。

實習記者 駱香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