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婆是印度教神話的絕對的大神,和梵天、毗濕奴并列。在三位大神中,濕婆最受大家的歡迎,被祭拜的最多。但是,這個名字真的讓人感覺不到一點大神的霸氣,那麼為何這麼強力的大神,竟然會有這樣一個看起來多少有些尴尬的名字呢?
其實,這都是文字工作沒有做好的緣故。
古印度人說的是梵語,寫成的佛教經典也是梵語,所以那個時候想要誦讀經書,首先要掌握一門外語。另外,梵語雖然不如漢語博大精深,規則用法繁多,但是相較于英語這種簡單的字母組合文字也要複雜的多。
這也是為何三藏和尚會如此出名的根本原因。
但是和佛教不同的是,印度教衆神在中國的譯名完全不像佛教衆神那般威猛霸氣。
當時的翻譯工作顯然并不太盡如人意,而且中原王朝一直有着世界之本的文明優越感,即便是面對一個文明層次并不次于自己的國度。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使用的文字可能并不是非常優美。例如濕婆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濕婆的前身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濕婆的地位是毀滅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谲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象征。
印度教這些繁雜的東西除了他們自己,旁人真的難以分清,以至于同是一個濕婆神,因為幻化的形象不同,到了古中國,曾一度被認為是多位大神。鬧出這種烏龍事件,在當時實屬尋常。
而濕婆其實是當時人們音譯過來的産物。其實,濕婆并非隻有這麼一個音譯名稱,還有西瓦等數十個名字。畢竟隻是音譯,因為翻譯的人不同,喜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自然就導緻了這些五花八門的結果。好在當時的印度和中國交往不多,不然聽到自己的創世大神級别的人物,竟然有這樣一個接地氣的名字,按照印度人那敏感的小神經,肯定又會說中國人欺負他們了。
而後來,人們發現音譯确實有點難登大雅之堂,就開始意譯。濕婆也就有了另外的名字:大自在天。
很顯然,後者更加貼合他在印度教中的含義。
當然經過宗教學家的考證,濕婆的由來并非僅僅是音譯的問題,前文提到濕婆有着多種形象,其一便是半女之主相。到了國内,人們幹脆将其塑成了女神的形象。畢竟印度教的神面貌往往醜惡,幻化做女相親和力大增。這也就有了婆字的來曆。
當然,這似乎也和古代印度人的形象有關。
相較于中華文化的禮儀之邦,四等人種制度下的古印度和中國交往并不是非常多,但是見慣了衣着齊整的中原王朝人,看着奇裝異服顔色豔麗的古印度人,可能給漢朝人留下的印象也不怎樣。這種情緒也體現在了對其文字的翻譯上,比如在《史記》中,就将印度流域的統稱為身毒,也作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天竺、賢豆等。在其中,除了天竺高大上之外,其他的都一言難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