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第一代的豐田Previa,絕大多數中國車迷都不會感到陌生,它于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取了個非常霸氣的中文名----“大霸王”。在7、8座家用MPV誕生以前,這類箱式車更多隻是簡單滿足載人、載物的需求,但從80年代中開始,克萊斯勒、馬自達、雷諾等車企相繼推出了舒适性能與轎車相媲美的家用箱型車,這也開啟了MPV的新時代。
其實早在1984年,豐田就推出了名為TOYOTA Van的7座MPV,雖然車廂經過了特别的包裝,搭配了更厚實舒适的座椅,但本質上仍是輛廉價的客貨兩用車。對于豐田而言,MPV這個新興的潮流絕對是個不小的機遇,最終決策者大膽的将新車研發工作交給了豐田在美國加州的設計中心,概念車于1989年的東京車展上首次亮相,1990年5月,第一代的Previa上市,而在日本市場,它被稱為Estima。
相對于當年豐田車保守的外形風格,第一代Previa的造型是極為超前的,類似太空船般的蛋形設計讓其風阻系數低至0.34cd。走進座艙,它擁有兼顧了設計感和實用性的表現,除了前衛的中控台外,7座車型能夠實現乘客在三排座椅間自由通行的貫穿通道設計。第二排的Captain式座椅是該車最大的亮點,不僅能夠前後移動,更能實現後向旋轉。
Previa采用了全新獨立開發的平台,中置後驅的布局也有别于其它競争對手,除了要讓新車擁有寬裕的乘坐空間外,操控性将是其突圍于競争對手的重要因素。發動機被設置在前軸之後,并呈75度的傾斜,空調和車輛的冷卻系統安放在了車頭部位。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車身重心,也讓Previa擁有接近50:50的前後重量比,搭配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的獨立懸挂,實現了高速穩定和操控的精準表現,也讓後排的乘坐舒适性大幅提升。
由于受到空間的限制,第一代Previa全系搭載體積較小的四缸發動機,早期采用的是2.4L的自然吸氣機器,這也是車系裡普及率最高的。但相對于該車300萬日元的高昂售價來說,135匹的輸出實在有些太小了,而動力上的不足也是北美用家對Previa最大的不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豐田後期推出了機械增壓的汽油車型,以及低扭更強的柴油版,但過于複雜的管路設計,讓采用中置布局的Previa維修難度大增,穩定性也遠不如自然吸氣版本。
最後我們不能不提Previa的安全表現,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車企還對行車安全并不太關注的時期,豐田就為該車設計了加強的車體結構,不僅在A、B、C、D柱均采用高拉力鋼,車門也配置了加強橫杆,讓其在美國IIHS碰撞測試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也将對手遠遠抛離在後。
這一代Previa的生産周期長達9年,直至1999年才被第二代車型所替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它都是豐田MPV裡的明星産品。但随着市場對MPV需求的進一步細分,亞洲市場逐漸被尺寸規格更小的家用廉價MPV所占領,而北美市場則因應消費者的喜好推出了尺寸更大的Sienna,如今的Previa早已在豐田車系裡淪為二線車型,不再有往日的光芒。(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