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5:50:35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金堂縣第三幼兒園 唐紅語言能力是各種能力的基礎,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幼兒,求知欲強、愛模仿,因此語言發展十分迅速作為幼兒啟蒙教育的實施者,老師要抓住幼兒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和關鍵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元化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1

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金堂縣第三幼兒園 唐紅

語言能力是各種能力的基礎,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幼兒,求知欲強、愛模仿,因此語言發展十分迅速。作為幼兒啟蒙教育的實施者,老師要抓住幼兒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和關鍵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元化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營造語言氛圍

幼兒園作為幼兒啟蒙教育的學習場所,老師首先要注重豐富幼兒生活,創設語言環境, 一日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抓住每個促使幼兒學習語言的契機,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導幼兒表達願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

1.通過晨間接待和自由活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晨間接待時,老師首先是對幼兒進行晨檢,在一看二模三問的環節中,通過向幼兒問好,觀察幼兒的情緒,根據幼兒的情緒與幼兒進行交流,就是一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在這個看似簡單的交流過程中,幼兒要學會組織語言、運用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願望。老師通過傾聽幼兒的講述,根據幼兒表達的意思教給幼兒準确的語言及正确的表達方式,是規範了幼兒的語言表達,為幼兒學習語言、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途徑之一。同時,幼兒在晨間活動中,與其他幼兒一起玩玩具、玩區域遊戲的過程,也是幼兒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比如:幼兒在與其他幼兒玩自己帶的玩具時,要向小朋友介紹玩具的名稱、玩具的功能,一起讨論玩具的玩法;玩建構遊戲時,要與其他幼兒商量搭建的名稱,要需哪些材料?怎麼搭建以及怎麼分工等,為了搭建出滿意的建築,在搭建過程中,還會一邊搭建一邊商量并不斷調整,這也是幼兒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

2.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語言熏陶

在幫助幼兒學習語言、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利用周圍環境中的人、事、物、自然現象等,對幼兒進行語言熏陶,發展幼兒的語言。本學期,我班開展了《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在圍繞主題開展的系列活動中,老師通過開展談話活動、觀看視頻、欣賞圖片等形式,讓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祖國的全稱、認識了我們國家有代表意義的山川、河流、建築等。然後請孩子們回家收集與家長一起到祖國各地遊玩的照片,然後貼在一張白紙上,并在每張照片的旁邊注明照片上的時間、地點、和誰一起、去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做好以後帶到班上。老師再請孩子們把自己的圖片内容講述給班上的小朋友聽。因為是孩子們的親身體驗,孩子們表現得積極主動,争先恐後的要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就連班上最不愛說話的霏霏,這次表現也出人意料,不但用洪亮的聲音、标準的普通話給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照片故事,而且語言幹淨利落、還用了一些修飾詞語,雖然老師知道霏霏會認很多字,但是因為她平時很少與人交流,都是在老師的要求和督促下才用很簡短的語言回答老師的提問,所以,當霏霏講完自己的圖片故事後獲得了老師和小朋友熱烈的掌聲,提升了霏霏的自信心。妙妙的照片故事則是以圖畫的形式來介紹每一張照片的内容,既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及繪畫技能,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其他幼兒的語言通過分享自己的照片故事,在與小朋友的相互學習中,不但豐富自己的詞彙量,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後,老師再把孩子們的照片展示在主題牆上,每當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聚集到主題牆前面,一邊看照片一邊與小朋友交流,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交往能力、語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3.教師要為幼兒學習語言樹立榜樣

研究表明:學前階段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正處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和敏感期,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為幼兒學習語言樹立榜樣,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們善于模仿,所以在教育教學和一日活動中,老師要堅持使用普通話并注意發音正确。同時,在日常活動中,老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變化,積極地引導并鼓勵孩子特别是性格腼腆内向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情緒、興趣愛好,及時肯定幼兒的優點,使他們自信、大方。

案例:我們班從幼兒入園開始,老師就有意識的給幼兒提供語言環境,營造語言氛圍:每天從幼兒進入班級開始,老師就用普通話和幼兒交流,雖然有三分之一多的孩子還不滿三歲,不管是傾聽還是理解,都還有些困難,但是,班上的三位老師沒有氣餒,一次不行就兩次…直到幼兒聽懂并理解老師的語言,慢慢的,班上的所有幼兒都學會并養成了與老師、小朋友交流說普通話的習慣。由于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幼兒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為了豐富幼兒的語言,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為幼兒學習語言打好基礎,從小班開始,每天幼兒午睡時,老師都要播放适合幼兒年齡段的睡前故事,讓幼兒聽着故事慢慢入睡,日積月累,幼兒通過聽故事學會了講故事,并随着故事量的積累學會了創編故事,并能用肢體動作表現故事的内容,幼兒的傾聽習慣、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的提高。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一日活動中,幼兒的表現以語言表達為主。但是,由于幼兒生活環境和教養方式的不同,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參差不齊。如說話吐詞不清楚,語句不夠通順或者詞不達意等,都将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因此,老師應該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1.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愛說,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的言語豐富有趣,在沒有成人幹擾的情況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言語交流,一日活動中,老師要善于發現幼兒言語的積極面,以信任、理解、接受的态度對待幼兒,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用語言進行交際,正确地表達一日活動中幼兒的思想感情,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每一個積極因素,鼓勵幼兒親自去看、去聽,激發幼兒說話的欲望,感受語言的魅力,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2.以圖書、故事為媒介培養幼兒語言能力。閱讀是幼兒喜歡的活動,是幼兒開展自主學習的方式,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幼兒學習語言、促進語言發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老師在設置閱讀區時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比如我們班《書吧》,老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為幼兒提供了适合幼兒閱讀的不同種類的圖書,有繪本故事、幼兒故事、童話故事等,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選擇圖書。同時,幼兒通過閱讀了解故事的内容,逐步領會故事的寓意,感受故事的樂趣,并在與環境的互動接受書面語言,幼兒的口頭語言也通過閱讀不斷變為書面語言,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3.通過提高認識能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認識能力的提高和認識範圍的擴大有利于語言的發展,因此,一日活動中,老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創設條件、幫助幼兒豐富生活内容,發展幼兒語言。比如,我們班開展班本課程《一粒種子》。我們通過幼兒吃水果發現種子,尋找種子的種類,探索種子的生長過程。我們帶領幼兒在班級種植園地種植花生、小白菜,幼兒從播種、澆水、除草到照料花生開花結果,最後采摘并分享果實,通過親身體驗,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陶冶了情操,也使幼兒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使幼兒在直接感知中發展了他們的語言。

4.注重豐富幼兒的詞彙量,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萬層高樓從地起”,詞就像語言的建築材料,詞語積累越多,語言所表達的内容也越豐富,幼兒的語言能力也越強,因此,一日活動中,老師要鼓勵幼兒多看、多聽、多說,采取多種方式豐富幼兒的詞彙量,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能力。

總之,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老師要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規律及實際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