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發布了《2022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法國乳業巨頭蘭特黎斯(Lactalis)以繼續占據頭名位置,中國的伊利和蒙牛繼續跻身前10強,其中,伊利名次未變,繼續坐穩第5名,蒙牛則上升兩名至曆史上的最好名次——第7名。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的卡夫·亨氏跌出排行榜。
乳業為食品領域中最有價值的細分行業之一,荷蘭合作銀行年度性質的全球乳業20強排行榜,以上市乳企公開的年度營業額為排名依據,已成為世界食品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排名之一。排行榜顯示,以美元計,今年全球20強的總營業額增長了9.2%,去年則為0.1%的萎縮。在資本運作層面,相比2020年,20強企業在2021年的表現持續活躍穩定,但在2022年上半年,情況有所收斂。今年上半年,全球乳業隻有10起兼并組合,而2021年全年大概有30起案例發生。
荷蘭合作銀行認為,得益于曾被低估的乳品價格開始走強,20強企業的銷售額出現大幅上漲。而受到新冠疫情後餐飲服務渠道恢複和零售渠道持續走強的支撐,全球乳品需求轉旺。對沖乳品主要出口區低于預期的産量增長和中國超過預期的進口需求,2021年的乳制品價格依然反彈至高價格帶。
今年榜單的最大特點是變化。企業戰略行為導緻的營業額增長是公司排名變化的主因,營業額增長和企業戰略行為對排名的影響在近幾年愈發明顯,例如,企業戰略重構和兼并重組就決定着Froneri的進榜和卡夫·亨氏的出局。此外,蘭特黎斯和伊利的名次都沒有改變,但兩家公司都因為有大型資本交易,都在2021年錄得了營業額的最大增長。
在2020年實現對雀巢(Nestle)的逆襲而占據頭名位置後,蘭特黎斯在2021年以54億美元的金額拉大了和瑞士公司的差距,進一步鞏固了全球乳業大佬的位置,而2020年的差距為22億美元。2021年,蘭特黎斯的營業額估計為267億美元,同比增長16.2%,而其雙位數的增長概因對卡夫·亨氏(Kraft Heinz)天然奶酪業務的收購(這一交易直接導緻卡夫·亨氏退出全球20強行列),法國公司還收購了Groupe Bel的部分業務,這些交易使得蘭特黎斯的年營業額可能增厚大約21億美元。2022年,蘭特黎斯還在持續擴張,有可能收購澳大利亞的Jalna乳品和德國的BMI鮮乳。
亞洲乳企整體表現搶眼。2021年,伊利的營業額實現了20強企業中的最大增長。對澳優乳業的控股和國内銷售額的增長,使得伊利的營業額增加44億美元至182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31.7%,收窄了與前四強企業的差距。蒙牛在2021年的銷售額為137億美元,同比增長24%,它擊敗了歐洲領先乳企皇家菲仕蘭(Friesland Campian)和阿拉食品(Arla),排名提升到第7。印度最大乳企Amul憑着18.8%的年度增幅,以10億美元的增加值,激進地提升了5個名次,從之前的18名跑到了13名。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冰淇淋企業Froneri首次進榜,它是由雀巢和PAI Partners共同于2016年成立的風險投資公司,以整合兩家公司的冰淇淋業務。在接下來的一系列并購中,Froneri整合了雀巢冰淇淋以色列業務(2019年)、恒天然旗下Tip Top冰淇淋(2019年)和雀巢冰淇淋美國業務(2019年),它目前成了僅次于聯合利華的全球第二大冰淇淋提供商。
與之相反,卡夫·亨氏跌出了榜單,德國的DMK公司名次直落6位,跌至第18名。
縱觀整個排行榜,知食君注意到幾個對中國乳業來說比較有意義的亮點。
第一, 雖然伊利繼續保持第5名,但其增速卻是20家企業中的佼佼者。荷蘭合作銀行的發布的數據顯示,伊利在2021年的銷售額增幅為31.7%,大幅領先于排在自己前面的法國達能(Danone)和美國的每日牧場(DFA),并因此拉近了與這兩家企業的距離。目前看,美國每日牧場和伊利差距僅有11億美元(約合75億元)的差距,但其在2021年的增幅僅為1.6%。知食君此前曾說過,伊利的“小目标”是在2025年跻身世界乳企前3強,如果伊利繼續保持目前增幅,名次的擡升完全可能實現。
第二, 蒙牛排在第7,和排名第6的新西蘭恒天然(Fonterra)的差距也是11億美元,但兩家公司在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别為24.0%和8.9%,可以想見,兩家公司繼續保持這一增速,蒙牛對新西蘭公司的反超不會太遠。
第三,知食君注意到,在全球乳業20強中,法國企業表現最為強勢,有4家企業進榜,并且名次相當先前,中國、美國、德國和加拿大均各有2家企業,荷蘭和英國均為1.5家(聯合利華為荷英兩國合資),瑞士、新西蘭、日本、印度各1家,瑞典和丹麥各0.5家(阿拉食品為丹麥瑞典合資),這說明中國乳業在排行榜中的地位并不特别突出。
排行榜顯示,排在第20名的是英國Froneri,其在2021年的銷售額為50億美元,折合為人民币340億元。而在中國乳業中僅次于伊利和蒙牛的光明乳業,其在去年的銷售額為292億元人民币,與英國企業的差距近5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光明乳業繼續保持雙位數的增速,在三四年後首次挺進全球乳業20強完全有望,屆時就将有3家中國公司位列,雖然在數量上還是不如法國,但将超越美國、德國和加拿大而成為第二陣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