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病家長恨不得自己替娃承受,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每次娃生病去醫院檢查,總免不了要做血常規,醫生看完直接開藥,忙起來可能解釋不全,家長隻能回家自己琢磨,奈何就是三個字:看!不!懂!
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術語和數值,分别代表了什麼?
娃到底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該怎麼判斷呢?
用不用抗生素要看哪些指标?
如何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解解惑!
據說,做個小測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化驗單!如果你能答對第一題,那麼恭喜你獲得闖關門票!
如果沒答對,也不要灰心,就當是先做個預習啦!
1 你見過的化驗單上除了箭頭,還有哪些符号?【多選題】
加号 ;減号-
正負号±
星号※;英文字母H、L
數字和加号,如(4 /3 /2 /1 )
2 猜猜化驗單上的符号都是什麼意思?【單選題】
1、箭頭向上↑
代表數值高于正常參考範圍
代表數值低于正常參考範圍
2、箭頭向下↓
代表數值高于正常參考範圍
代表數值低于正常參考範圍
3、加号( )
檢查結果為陽性
檢查結果為陰性
4、減号(-)
檢查結果為陰性
檢查結果為陽性
5、星号(※)
完蛋了,被當特殊了!
檢查結果尚不明确,待定!
6、數字和加号(4 /3 /2 /1 )
陽性程度,4 表示陽性程度最高,4 至1 陽性程度逐漸遞減
陰性程度,4 表示陰性程度最低,4 至1 陰性程度逐漸遞增
7、英文字母H、L
與箭頭↑↓同義,高于或低于參考範圍
與箭頭↑↓相反,低于或高于參考範圍
如果以上8道小題,你都全部答對了,歡迎晉升到白銀段位!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化驗單上的血常規其實分為三大類: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小闆(PLT)!也被稱為“血常規三劍客”!
平常我們看化驗單,隻需關注這3個項目即可,如果這3項指标的數值在參考值範圍内,其他的指标就放心交給醫生作參考吧!
下面我們一起邊看化驗單邊學習!圖為2歲寶寶的檢測結果。
白細胞相關參數:
白細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升高↑:當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兩個指标↑,說明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降低↓:當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同時,淋巴細胞值↑,說明病毒感染,無需使用抗生素,護理得當就能自愈。
GRATITUDE
· 随堂小測驗 ·
舉例的化驗單中的寶寶是哪種感染?
歡迎留言區分享你的答案哦!
紅細胞相關參數:
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他倆的變化一般同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升高↑: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生理性↑,多見于劇烈運動後。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病理性↑,寶寶會出現嘔吐、腹瀉、脫水等。
下降↓:寶寶可能貧血、挑食、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等。
血小闆相關參數:
血小闆的高低主要與凝血功能有關!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升高↑:
血小闆數↑則常見于化膿性感染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血小闆太高有形成血栓的可能哦!
下降↓:
寶寶血小闆↓:一定要小心,嚴重時比如說血小闆低于50,就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腦出血等風險。
生理狀态的↓:如劇烈運動或女性月經期、分娩等。
1. 檢查自己的個人信息是否正确,包括門診号、姓名、年齡、性别等,小心拿錯!
2. 注意報告單上的符号,檢查結果是否高于或低于參考值範圍;是否出現陽性結果,陽性程度如何?
3. 查看報告單上有無備注或提示語言,因為檢查結果十分異常或是危急值,檢驗科醫生會加上描述意見,提醒臨床醫生和患者警惕。
4. 發現檢驗結果異常,請查詢醫學資料和咨詢專業醫生,不要随意百度,避免盲目誤判。
關于血常規的化驗單就這,看完的朋友别忘記一鍵三連哦!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
《親子》雜志介紹
國家新聞出版署推薦的全國優秀少兒期刊
20年品質保證
親子雜志社官方抖音号
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編輯:鄧珊珊
審核:李 姗、曾 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