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獻寶的曆史

獻寶的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2:46:54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1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卞和的楚國人,一日在山上伐木時發現一隻鳳凰栖落在一顆石頭上。他原準備上前查看一二,沒成想驚動了鳳凰,鳳凰長嘯而去,留下一塊形狀怪異的石頭。由于當時的人們認為“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2

于是,卞和就認定這塊形狀怪異的石頭必定是寶物,便想将它獻給國君即楚厲王。卞和千辛萬苦帶着寶物來到都城。雖然楚厲王是位“明君”,但是平民百姓想觐見楚厲王還是“癡心妄想”的。卞和用盡心思才得到了楚厲王的召見。庭上,卞和将寶物獻給楚厲王,并解釋出此寶物的來源,楚厲王大喜,于是下令召來治玉的工匠來鑒定它是何等寶物。玉匠打眼一看,便說:“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不是什麼寶物。”群臣大怒,認為卞和欺辱國君,戲弄王公群臣,紛紛請求楚厲王下令斬殺卞和。楚王認為卞和雖然欺騙了自己,但是卞和獻寶之心值得肯定的,就下令砍掉卞和左腳,以示懲戒。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3

楚厲王死後,其弟熊通登上王位即楚武王。由于武王的才能更甚于其兄,因此卞和認為武王才是識寶之人,于是卞和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當年獻寶一事,武王是知道。當武王看到卞和再次獻寶,心裡也産生了疑慮“既然敢再來獻寶,或許這真是寶物”。就讓王城裡最好的玉匠仔細鑒定,玉匠又說:“是石頭,不是寶物。”武王也認為卞和是欺騙自己,同樣下令砍掉他的右腳。

楚武王死後, 其子熊赀成為國君即楚文王。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4

當卞和得知楚國有了新的王時,他抱着石頭來到荊山上痛哭。楚文王聽說後,派人詢問他痛哭的緣故。差人質問卞和:“先王在世時,你兩次獻寶。現如今新王即位,你不僅不獻寶,反而在痛哭,難不成你藐視新王?”卞和說:"我并不是悲傷被砍掉腳,我悲傷的是寶物被認為是石頭,忠貞的人被認為是欺騙,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楚文王詳細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後,派人把卞和和石頭、玉匠帶到王宮。楚文王說:“既然玉匠認為它是石頭,那今天就劈開石頭,看看它究竟是何物。”于是命令玉匠切割。經過切割,發現此石是一塊玉石,而且還是一塊稀世好玉。楚文王大喜,念在卞和一片赤心,即把這塊玉封名為“和氏之玉”。後來這塊玉被雕刻成玉璧,因此又稱“和氏璧”、“荊玉”、“荊虹”。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5

後人評論楚厲王、楚武王為“有眼不識荊山玉”。看到這兒,朋友們可能就會說“不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嗎?怎麼變成‘荊山玉了?’”

這是因為和氏璧産自荊山,因此才說是“荊山玉”。而“金鑲玉”也是因和氏璧引起的。

獻寶的曆史(獻寶卻被鋸腿一塊玉)6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命玉工将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并做成玉印。就這樣,和氏璧成了始皇帝的玉印,成了傳國玉玺。直到西漢末年,因“真太子”劉嬰年幼,傳國玺由皇太後王政君代管。王莽為篡權,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玺,皇太後氣憤地把傳國玺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玺,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玺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依舊留下了裂痕。和氏璧從“荊山玉”變成了“金鑲玉”。

由于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廣為流傳,加上後人對和氏璧的摯愛和惋惜,“有眼不識荊山玉”也就随故事的流傳而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典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