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後産檢對于孕婦而言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孕後去醫院的次數能使懷孕前的總和還要多。各種檢查,偶爾的孕婦會告訴你胎位不正。看着産簡單上各種英文縮寫,真的不知道在說什麼。今天我們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于胎位不正的内容,也是媽媽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1、産檢單上胎位縮寫是什麼意思?
很多準媽媽在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經常會被醫生告知胎寶寶的位置是怎樣的,但是面對孕檢單上的一串字母還是一頭霧水。其實胎位的寫法由3方面來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S”;面先露為“颏”,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之後或橫,簡寫為前(A)、後(P)或橫(T)。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的胎位。
正常胎位是什麼胎位?
胎寶寶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關系到準媽媽是順産還是難産。胎寶寶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寶寶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通常,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正常胎位。胎寶寶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于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頂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
胎位不正怎麼辦?
準媽媽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孕期檢查,醫生會通過四步手法來确定胎位是否異常。若為臀位或橫位,在孕30 周前可以自行轉位而成正常,但若30 周後不能自動複位者,應加以矯正。如檢查出胎位不正,準媽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糾正。
胎位不正什麼時候糾正最好?
妊娠28 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内活動範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 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确定了,當然也有例外。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适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在妊娠7個月以前,胎位不正還可能轉正。如果妊娠8個月,胎位仍未轉正,就需要矯正胎位了。
胎位不正能順産嗎?
比起胎寶寶身體的其他部位,胎寶寶頭部是身體最大且最硬的部位,當頭産位時,胎頭首先會産出,胎寶寶的其他部位就容易随着産道産出。當為臀産位時,身體會先産出,因為胎寶寶身體無法讓子宮頸撐開到讓胎頭出來,所以胎頭要産出就會困難許多。發現胎寶寶胎位不正時,醫生會跟準媽媽商量如何選擇最佳的生産方式,如果經過調整,胎寶寶轉為頭位,自然生産方式是首選;如果調整不回來,可能選擇剖宮産較為安全。醫生會分析利弊,讓母親、家屬和醫生共同做出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