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玄宗為什麼改年為載

唐玄宗為什麼改年為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4:32:21

作者: 金文明 漢典文化傳播

唐玄宗為什麼改年為載(唐玄宗為何把紀年用詞以)1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紀年所用的量詞,一般都作“年”,如:漢武帝太初元年,晉成帝鹹和四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等等。但是在唐代,卻曾經一度出現過以“載”代“年”的現象,如:

高適《李雲南征蠻詩序》:“天寶(唐玄宗年号)十一載(752),有诏伐西南夷。”

杜甫《奉謝口敕放三司推問狀》:“謹詣閣門,進狀奉謝以聞。至德(唐肅宗年号)二載(757)六月一日……杜甫狀進。”

以上兩例中的“天寶”“至德”年号下,紀年都不用“年”而用“載”,這是什麼原因呢?

再看以下兩例:

杜甫《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志》:“〔縣君〕天寶元年(742)某月八日,終于東京仁風裡。”

唐玄宗像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在即位以後的前30年裡,他曾經任用賢相,改革弊政,宵衣旰食,勵精圖治,使大唐王朝的國力達到了全盛狀态。開元三十年(742)新春伊始,他下诏大赦天下,宣布“改開元三十年為天寶元年”。在此後的兩年中紀年仍用“年”字,稱為天寶元年、天寶二年。但到天寶三年,他又玩出了新的花樣。據《新唐書·玄宗紀》雲:“〔天寶〕三載正月丙申(即初一。《舊唐書·玄宗紀》作“丙辰”,誤),改‘年’,為‘載’。”改字的原因未作說明。後人從《唐大诏令集》所收的《改天寶三年為載制》裡,才算了解了個中的奧秘。其文略雲:

曆觀載籍,詳求前制,而唐虞煥乎可述,是用欽若舊典,以葉惟新,可改天寶三年為三載。

唐玄宗為什麼改年為載(唐玄宗為何把紀年用詞以)2

安史之亂示意圖

原來,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以為自己的豐功偉績已經超越曆代帝王,隻有三代(夏商周)以前的上古聖君唐堯、虞舜才能與之相比。為了炫耀“至化”“淳風”,必須有不同尋常的舉措。但兩年前他已經改“開元”為“天寶”,再次改元不僅時間相隔太短,而且在曆史上未必能開創新的紀錄,給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熟悉儒家經典的他,便想到了《尚書》中唐堯、虞舜的事迹和紀年,以及《爾雅·釋天》中“唐、虞曰載”的說法,決定下诏“改天寶三年為三載”從此,直到天寶十五載(756),他在經曆“安史之亂”後逃出長安,被迫遜位,這種紀年用“載”的情況始終沒有改變,其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後改元至德,由于兵荒馬亂,無暇他顧,紀年隻能沿用玄宗舊規,仍然稱“載”。至德二載(757)九月、十月,唐軍先後收複東、西兩京,肅宗返回長安。次年(758)一月,他決定下诏改元。這時,肅宗也許想到,當初玄宗改“年”為“載”以後,不但沒有臻于郅治,出現唐、虞那樣的太平盛世,反而朝政迅速腐敗,國事日非,以緻引發了幾乎毀滅李唐王朝的“安史之亂”。于是他在改元乾元的同時,宣布将“載”重新回改為“年”。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原來在這“年”字改去又改回的變化中,隐藏着李唐王朝由全盛開始走向衰落的一段慘痛的曆史。從此以後,直到封建時代結束,紀年用字便再也沒有改變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