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從何來死向何去?“大衆國學”是國學勵志脫口秀《谷園講通鑒》官方号激勵精神,廣求智慧,讓國學經典接地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生從何來死向何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衆國學”是國學勵志脫口秀《谷園講通鑒》官方号。激勵精神,廣求智慧,讓國學經典接地氣。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典故來自“桃園三結義”這個有名的故事,表達同生共死的意願和深情。
【典故出處】
元代關漢卿《單刀會》:
俺弟兄三人在桃園中結義,宰白馬祭天,宰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但願同日死。
【典故故事】
漢末,天下大亂,劉備是漢王室的遠房子孫,這年他二十八歲,恰逢幽州太守劉焉招募義兵。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關羽、張飛兩人,大家決心集合鄉裡勇猛的人共同應征,為國家出力。
張飛說:“我莊上有一個桃園,花開正盛。明日就在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心同力,然後才可以圖謀大事。”
劉備、關羽齊聲回答說:“這樣非常好。”
次日,他們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等祭品,三人焚香再拜而發誓:“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這就是有名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從此,三人忠于誓言,忠實于兄弟之情,确實做到了同甘苦、共患難。成為了曆史上結義兄弟的榜樣。
誓詞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在關漢卿《單刀會》中,簡化為“不求同日生,但願同日死”,也成為結拜兄弟誓詞中的必有之言。
後人用“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這個典故表達同生共死的意願和深情。
【《單刀會》】
《單刀會》,正名《魯子敬設宴索荊州,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是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作品。
劇情簡介:
三國時,魯肅為了索還荊州,請關羽赴宴,暗中設下埋伏,并請關羽故人司馬徽前來陪宴勸酒,司馬徽拒絕,并告誡魯肅不可魯莽行事。關羽接到請書後明知是計,仍舊帶周倉一人單刀赴會,關平、關興帶大軍在江邊接應。席間二人言辭交鋒,魯肅不能取勝。關羽智勇雙全,震住魯肅,令他不敢動用埋伏的軍士,最後安然返回。
小賞析:
《單刀會》不像關漢卿其它雜劇那樣在關目設置上注重情節的曲折多變,追求波瀾起伏、跌宕生姿,而是注重抒情寫意,在烘托渲染、鋪墊蓄勢中展現人物性格,抒發了一種強悍豪邁的激情。
一般的雜劇,往往是寫出一個曲折的激變過程,在動态中,在情節的發展演進中展示人物性格。《單刀會》卻比較獨特,戲劇場面過去一半而主要人物還未出場,情節也幾乎沒有進展。
【關漢卿】
元代雜劇作家,号已齋。
與馬緻遠、白樸、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首,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
《窦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關漢卿也是著名散曲作家,内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描繪都市繁華與藝人生活,羁旅行役與離愁别緒,以及自抒抱負的述志遣興。
觀看愛奇藝脫口秀《谷園講通鑒》,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