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園林景觀設計在現代建築中,扮演着最佳配角的角色,它是業主去推廣産品的亮點,為了迎合越來越多的業主選擇,從造價的方面,我們提供相關的比選模塊,給業主一些适配的方案,達到經濟适用的目的。
二、項目簡介(工程概況/本人職責)
項目地址位于華中某市遠城區,業态形式由四棟獨棟,一棟兩單元住宅組成,景觀面積為26000㎡,其中硬景面積11000㎡,軟景面積15000㎡,軟硬比為5.8 :4.2,本人負責前期的測算及招标工作。
三、優化背景
前期設計部提供的方案圖紙測算标準太高,與項目剛需盤定位不符,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優化。
3.1 方案内容:
3.1.1 硬景方面
1、小區内人行園路鋪裝基層為150厚C25混凝土和200厚碎石,對比同類小區景觀設計,我們發現在滿足規範及承重要求下,降低人行基層的混凝土等級,減少厚度是可行的,并且能直觀的降低造價,單價分析如下:
最終完成面相距的差值,會增加相關土方的造價,此方案最終每平方園路可優化減少金額30~35元,最終獲得了業主采納。
2、關于面層材質的優化,因人行和車行面層石材均用到50厚石材,垃圾桶、取水閥地面鋪裝也是用的石材,借鑒相關其它項目,人行道路闆30厚是可以滿足行走的荷載,垃圾桶位置不起眼,所以我們建議人行面的石材是否可以用到30厚石材替代,或者更經濟的仿石材非通體的PC磚,垃圾桶鋪地采用仿石PC磚,PC磚有直接的戰略集采價,集采價低于市場價,也方便我們與施工單位約談,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對比:
業主認為采用仿石磚會降低樓盤品質要求,采取方案1,将50厚更改為30厚石材,同時更改垃圾桶鋪地為PC磚,為此降低了造價。
3、小區内圍牆由獨立柱和鐵藝欄杆組成,類比幾大主流地産圍牆類的設計方案,及測算欄杆含量(如下圖):
本案設計欄杆高度及相關方管厚度,最終測算的含量遠超過其它住宅類的欄杆,在不影響美觀及維護作用下,建議業主要求設計簡化,并限額欄杆的鋼含量比重,建議控制在30kg/m左右,業主認為優化建議可行,并要求設計修改方案。
4、園區内坐凳及休息平台設計為防腐木,材料為原産地非洲、印尼等地的菠蘿格,我們向業主建議,坐凳及休息平台在小區設計的非關鍵線路上,且坐凳地面及休息平台周邊為透水磚設計,檔次較低,此處可以适當減配,按照普通防腐木樟子松或者山楂木替代,經濟對比如下:
最終業主同意我們按山楂木代替菠蘿格的方案,對此處進了減配,節省造價。
5、每棟樓入戶鋪裝設計為彩色透水混凝土,兩側采用5mm厚不鏽鋼與綠化隔開,L型鋼裸露在外面的僅5mm,鍍鋅鋼是一種普通鋼材,表面進行了鍍鋅的工藝,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防鏽方法,效果可以近似不鏽鋼,所以我們建議可以用5mm鍍鋅鋼材代替同厚度的不鏽鋼,優化如下:
每米可以減少52.03元,業主在尋求設計的認同後,采納了我們的建議。
6、宅間景牆位于北區入口左側瀝青跑道旁,A-1#樓住宅背部,從使用率上來說,因背靠住宅,住戶由北入口進入後于主幹道直通單元正門,并不會經過此區域,另外從北區主入口正門望向小區内,此景牆也被遮擋,不易發現,此景牆在此區域上的功能性并不能體現,建議取消,增加綠化或者休憩的成品座椅,優化金額在2萬元,此建議得到業主認可。
7、景牆貼面設計有浪淘沙石材、白木紋石材、黃金麻石材、雲彩白石材建議優化為仿石材真石漆,石材飾面優化之前均價在300元/㎡,改為真石漆,每平方可減少190元/㎡,景牆面積約500㎡,優化金額在8.5萬元,業主認為此項會降低品質,未全部采納。
8、地下車庫入口玻璃頂圖紙設計10 1.14 10灰色夾膠玻璃,類比同種設計,建議改為6 0.76PVB 6鋼化夾膠玻璃,效果等同,造價能節省,關于廊架的鋼構含量,因玻璃變薄後,承重荷載的壓力會減小,從而優化鋼構的目的,每平方玻璃減少80元造價,可優化2.6萬元,鋼構廊架,經過設計測算荷載值,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鋼構總重量減少為8t,最終優化金額13.7萬元。
9、入戶種植池側面鋪貼石材厚度為30厚,壓頂為80厚,因入戶種植池涉及的量較大,建議更改為600x250x20厚荔枝面黃金麻側貼,600*300*50厚黃金麻花壓頂,側貼面積110㎡,單方減少約20元/㎡,壓頂面積90㎡,單方減少120元/㎡,整體可優化金額1.3萬元,因整體效果未受到影響,業主認為此優化建議可行。
10、因部分綠化種植土及堆坡造型位于地庫頂闆之上,需要減少荷載的壓力,而圖紙設計采用在頂闆之上磚砌及澆築混凝土闆形成架空的模式,從優化的角度上來講,此方法并不是最節約的方式,建議按照陶粒或者聚苯闆換填土的方式來替代此方案。
11、類别相似業态項目,頂闆加固按照加密鋼筋@10單層雙向,不改變混凝土厚度,隻上升混凝土等級的方式,此優化建議得到業主的采納。
12、此項目軟硬比5.8 :4.2,在同類項目對比中,我們發現軟硬景最佳的配比值是6:4,建議設計取消部分硬景,更改為軟景,業主認為此方案涉及整體效果的修改,需要得到設計部的認可,會考慮我們的建議。
小結:硬景在整個景觀造價占比大概超過一半以上,選擇從體量大的園路基層到面層去優化設計,為業主提供備選的方案,進行優化方案分析。
3.1.2 軟景方面
1、洋房一層有住戶,山牆周邊設計了大喬木,且冠幅較大,從住戶的體驗感出發,容易擋住一層住戶采光,會遭到住戶的投訴,最終會修剪蓬徑,與設計的初衷相悖同時也增加了造價,我們建議改為較小的喬木取代,這裡我們查找了相關的圖片,也結合了景觀結算現場的感官效果,我們建議如下:
2、觀察圖紙苗木表,發現金桂B的數量超過100株,且規格在240~250cm,現場收方的時候,我們也發現,設計的規格檔次,施工單位都是按最低規格進場,且蓬徑200~250cm區間,我們在現場看到的實際效果,差異并不明顯,所以我們建議對金桂B的蓬徑降規格,由240~250cm蓬徑降到200~230cm,單價分析如下:
3、項目采用榉樹作為商業街樹池中喬木,每5米間距一株,總數量達20株,榉樹苗木材料價較高,在查閱了相關圖片,并借鑒其它商業街成功的設計,栾樹在庇蔭及觀賞效果方面較好,我們建議采用它來替代榉樹,優化分析如下:
因業主認為本商業街檔次要求較高,不考慮更換,此優化方案未獲得采納。
4、地被栽植密度平均在64株/㎡,像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紅花繼木等地被苗,單株的蓬徑較大,要求的64株/㎡,實際上不需要如此密的設計,且地被苗生長速度較快,在前期栽植到交付一年的時間可以長到密不見土的設計要求,建議優化到25~36株/㎡,而采用普通苗木,而非毛球,也能從根本上節省成本。
5、經過計算面積,發現地被占綠化總面積40%,大部分主流地産地被與草坪面積比都在3:7,建議将部分地被更改為草皮,如架空層進出口的位置極容易遭到踩踏和破壞,建議取消架空層出入口的地被苗,改為草皮,可節省總價。
小結:關于苗木的優化,我們可以從苗木自身的特點及觀感效果來建議将名貴的苗木用經濟适用的替代,同時也可以控制大喬的數量及覆蓋面積,特選及特大喬木的選用,要充分考慮其經濟價值,建議用合适的苗木進行替換,還可以從數量最多的喬灌木及地被入手,采用降規格的方式,都能優化軟景的造價。
3.1.3 安裝方面
1、項目燈具套數占景觀面積占比1.22%,間距小于10m就分布有一處庭院燈,光源較集中,建議分散并取消局部光源。
2、園區内多處設計有不鏽鋼線性排水溝,因不鏽鋼造價較高,借鑒類似項目,建議按照卵石排水溝或者L型PC成品排水溝,都能節省造價。
小結:安裝部分建議限額設計,大區控制在30元/㎡以内。
四、總結
1、我們歸納了以下三個方向的優化點
方向一: 關鍵字“基層”
園路基層厚度及混凝土等級的優化;
頂闆減荷材質的優化;
頂闆邊緣加固措施優化。
方向二:關鍵字“面層”
園路面層材料厚度優化;
鋼構及鐵藝厚度的優化;
車庫出入口的玻璃厚度優化。
方向三:關鍵字“替代”
鍍鋅隐形井蓋替代不鏽鋼材質;
菠蘿格等進口防腐木替代樟子松防腐木;
強推中心組團,弱化減少非重點部位園建節點設計;
關注軟硬景比值,硬景轉換為軟景,地被轉換為草坪。
(1)仔細研讀圖紙,分析測算,對工程量較大的清單項進行降規格,可以直觀的看到造價的節省。
(2)不常見,或者采用進口的材料可以建議用相仿的材料替代,也能達到目的。
(3)在不更換材料本身,也不影響相關設計規範的情況下,也可以用薄闆取代厚闆的方式,來進行優化降效。
(4)從結算的實際現場出發,在軟景設計中,可以建議取消我們觀察到的一些,成活率低,觀感效果差,經濟價值高的苗木,用其餘經濟适用的苗木取替。
2、适配的方案
景觀單方在400~450元/㎡,軟硬比最佳的配置6:4~7:3,常規的鋪裝設計有仿石磚,透水磚,特色鋪裝13厚EPDM運動跑道之類,重點中軸處配置水景、廊架等加以點景,建議限額設計水景2500元/㎡以内,廊架1500元/㎡以内。軟景中大喬(大喬木15≤Φ<35㎝)數量建議占景觀面積比0.1~0.2,中小喬(灌)木Φ<15㎝數量占景觀面積比0.2~0.5,灌木色塊與草坪的面積比建議選擇7:3~6:4。安裝部分,燈具數量占景觀面積0.005~0.007,管線類控制在0.01~0.02,景觀給排水管線同樣0.01~0.02,總的單方造價建議在35元/㎡以内。以上是關于住宅類景觀的優化建議,以後對景觀的其它的業态形式加以分析,為業主提供更專業的數據分析,從設計源頭控制成本,節省造價。
來源:老司機盤造價(ID:panzaojia),本文已獲授權,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