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冬至後的第一個節氣。
冬至一陽生,到了小寒節氣,陽氣如同周歲的嬰兒,雖然有了一定的力量,但仍顯得薄弱,不能對抗陰寒。此時盡管白天逐漸變長,太陽帶來的光、熱略有增加,但實際上仍處于熱量最入不敷出的時期,溫度仍會持續走低。
民諺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的說法,生動地闡釋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慎起居,須避寒
前陣子在網上看到很多東北地區寒冷季節潑水成冰的照片,感慨冰晶炫美的同時,也在感慨,天氣真冷啊!
在寒冷的日子裡,避寒不但是人體趨利避害的自然反應,更是保證人體健康,頤養生命的重要方法。而小寒之後的“三九天”,也正是避寒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生于自然,長于自然,人體與自然界相呼應。自然界天氣的寒冷,對人體健康有着直接的影響。比如血脈收縮,循環功能變弱;比如肌肉筋脈緊皺,屈伸相對僵硬;再比如動力不足,人體時覺困倦喜睡等。這其實都是人體陽氣不足、不夠活躍的表現。
盡管避寒保暖不能讓人體直接忽略冬季氣候的影響,但減少對抗寒冷造成的陽氣的耗損,就是最大程度地節約了陽氣,給陽氣的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避風寒三要素避風寒有三要素:頭頸保暖不能省,穿堂風中不能停,以烘替捂不可取。
頭頸部,正是人體陽經聚集的地方,中醫有“頭為諸陽之會”的說法。但同時,人體的頭部脂肪肌肉最少最薄,自我保暖的功能極差。寒冷的時候不戴帽子,露着脖子,看起來挺利落,但卻讓人體的陽氣飛快地耗損。且寒冷會直接導緻人體頭頸部血管收縮,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血壓升高、供血不足等問題;肌肉筋脈受寒僵硬,也會誘發頸椎病、肩周關節疾病等問題。在門診時,經常會遇到一些男士“懶得戴帽子”,一些年輕人覺得“戴帽子麻煩”,一些雷厲風行的人覺得“戴帽子累贅”,但為了人體健康,還是要多份細心與耐心,頭頸部的保暖工作一定不能省。
冬季外界寒冷,暖氣成了救命神器。但為了保證室内空氣清新,或是為了調節室内溫度,經常開窗通風還是有必要的。冬季在溫暖的室内,人體衣着相對較少,同時溫度相對較高,人體汗孔多非緊閉狀态,此時人體的抵抗力與室外的冷風相對比,就顯得較為薄弱。開窗通風時,若是沒有及時全面的保暖,或是在穿堂風中、窗口等區域停留過久,很容易導緻風寒侵襲,導緻感冒、筋脈麻痹疼痛甚至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的問題。因此,通風很必要,但穿堂風中一定不要停留,開窗通風之前要做好全副武裝的保暖工作。
有些朋友問了:那冬天屋裡是不是越暖和越好呢?其實并不是這樣。整個環境的溫暖,加上冬天的幹燥,人體如同火上烘烤,在需要保護津液的季節,反而損傷了津液。也因此,在屋内溫度較高的時候,容易出現口幹、咽幹、口舌生瘡、眼幹、皮膚幹燥、睡眠不安、煩躁、便秘、頭蒙等津液不足、虛火擾動的表現。冬季保暖的正确打開方式,是室内保持20℃左右的問題,适當添加衣物保證人體體感舒适溫暖即可。
來杯枸杞肉桂茶吧
冬日裡,總夢想着在溫暖的室内,窩在舒适的沙發裡,曬着午後的陽光,腿上卧着隻懶貓,抱上一本喜歡的書,再飲上一杯溫暖的茶。
小寒節氣了,來杯什麼茶好呢?不妨試試枸杞肉桂茶吧。
枸杞子20粒,配上肉桂碎1克,開水沏開,待溫即可飲用。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放上幾塊蘋果、鴨梨、金橘等調味,煮開鍋3-5分鐘亦可。
冬季應腎,腎氣在“打雞血”一樣努力工作的同時,損耗也是很大的。此時用上少量的枸杞子,可以平補肝腎、益精潤肺。肉桂可以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與枸杞搭配,補中有通,潤中有暖,相輔相成,正适合小寒的氣候(中藥資料來源于《中藥大辭典》)。
一起在冬日的午後,來杯枸杞肉桂茶吧,小寒愉快,祝大家健康度過一年裡最冷的時節。
@健康新視聽@超級醫生@頭條健康@頭條科學@頭條号#家庭健康守護官##枸杞##你好,小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