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複仇者聯盟4》在全球熱映,電影院人頭攢動,一票難求。
《複仇者聯盟4》還在國内創下最高票房紀錄。
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定于五一檔的《黑寡婦》推遲到11月。這意味着,至少等上半年,才能在大銀幕再次見到那些超級英雄…
有個好消息猝不及防。4月24日,“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在流媒體推出了新劇。有久違的《鋼鐵俠》主題曲、熟悉的英雄角色。隻不過,這一回的故事,勁爆、現實又充滿争議:《捍衛雅各布》
美國馬薩諸塞州,紐頓鎮。
這個郊區小鎮,與繁華的大城市,距離并不算近。
不過,因為空氣好、民風淳樸,紐頓鎮顯得既安靜又安全。這吸引了大批中産階級家庭入駐。
安迪,也是遷入紐頓高級住宅區的一員。他,在此地擔任助理地方檢察官,已經22年。
就工作能力而言,他是一名頂尖的檢察官。一般情況下,紐頓鎮發生的重要案件,安迪的上司,都會屬意給他處理。
但所謂的“犯罪行為”,在紐頓還不曾出現過。直到一個太普通不過的春日。
這天上午,安迪剛處理完一樁案件走出法庭,就接到同事電話。
原來,一個晨跑的女人,在公園的落葉叢中,發現了一具高中生的屍體…
這是八年級生本傑明,14歲,他的胸口被刺了三刀,渾身都是血…
被發現時,本傑明臉部朝下。女人以為他不慎摔倒,好心将他翻過來,這才發現,他已經死了…
跟平常不同,對于這麼重要的案子,上司并沒讓安迪一個人接手,反而安排了另一名與安迪有競争關系的同事,加入偵查…
因為,安迪被認為,跟這起案件有“利益”關系:死去的學生,跟安迪的兒子,就讀于一所學校的同一年級…
本來,安迪覺得,上司判斷“不公”,自己的兒子,根本就跟案件無關;
可是,随着調查逐漸深入,種種疑點,似乎都彙聚到了兒子雅各布的身上…
比如,他剛到達案發現場,接到了雅各布詢問“殺手”的電話;
比如,警方在現場隻發現了一個指紋,而這個指紋,就跟雅各布的右手指紋相符…
比如,在臉書上,有同學直言不諱地寫到:雅各布,大家都知道是你做的…
比如,安迪在雅各布的房間,搜出了一把折疊刀…
《捍衛雅各布》改編自同名小說,中文譯名為《永遠沒有的真相》,4月24日在蘋果電視台流媒體推出,連播3集。豆瓣評分8.7。
網友說:演員、劇情、攝影都很吸引人,緩慢的審判流程,充滿詭異的不确定性,對隐私、特權、掠奪者、家庭、婚姻、法制等問題的憂慮互相交織,連看三集根本停不下來…
在原著小說中,《捍衛雅各布》的故事發生地,被描述為“适合居住的小區大家庭”。
那些遷居過來的都市人,“他們過着千篇一律的乏味生活,默默承受保守生活附帶的失望情緒”,但基于它是個“養育孩子的好地方”:環境好,還有各種備考中心、家教中心、空手道道場和足球聯盟…父母甘願為此賭上一切。
而這麼一個甯靜的地方,居然發生了學生被殺的驚天大案…
值得注意,《捍衛雅各布》前三集,呈現出的紐頓鎮陰冷、暗郁、蕭瑟、時不時下雨,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好地方”。
毫無疑問,克裡斯·埃文斯的演繹,是《捍衛雅各布》的一大看點。
實際上,《捍衛雅各布》剛一開場,埃文斯就以手機音樂的方式,緻敬了《鋼鐵俠》…
這是埃文斯繼“美國隊長”後,出演的第一個電視劇角色。這位38歲的單身漢,在《捍衛雅各布》,成為了14歲少年的父親。
Back In BlackAC/DC - Back In Black
這是一個努力掙紮着,試圖擺脫家庭陰影的進取形象。同時,童年的創傷影響着他,将他變得時時欺騙自己、遮蔽真相,以追求成為盡可能完美的父親和丈夫。
埃文斯這麼給《捍衛雅各布》下注腳:一旦打開潘多拉盒子,那些不想被探索的可怕角落就出現了…
本劇編劇兼制片人馬克·鮑姆貝克,有四個孩子。在改編原著時,他最為關注的,就是這個驚悚故事中最基本的家庭故事:養育自己的孩子,表達對家人的愛。
一開頭,《捍衛雅各布》就語重心長地,自問自答:
世界上存在完美的家庭嗎?
當然沒有。
本來,這是和睦美滿的一家:
安迪在當地小有名氣;
安迪的妻子,就職關懷弱勢少年的民間組織。
他們的兒子雅各布,雖然處于叛逆的青春期,鐘愛玩電子遊戲,但平時,一家三口,一同吃飯,早上乘同一輛車出門,有說有笑,看上去那麼幸福…
每天,雅各布都和媽媽重複着“我愛你”“我也是”的對話;
從小就負責哄睡兒子的安迪,也一直在告訴雅各布:爸爸太愛你了…
從雅各布房間找出的那把刀,也許并沒有戳到死者的胸口,但卻戳破了這一家,看似完滿的真相…
夫妻倆對于兒子的漠視和種種不了解,讓人震驚和心寒:
要不是警方調查,他們根本不知道,雅各布遭遇過“霸淩”,沒注意雅各布的學校附近,潛伏着一位有着猥亵嗜好的男人…
要不是同學的“舉報”,他們根本沒發現,雅各布去軍用商店買了一把刀,把它藏在襪卷裡…
要不是輿論壓力,他們也不會從警察口中,聽到被雅各布隐瞞的事實:那個早晨,他在公園見到了同學的屍體…
一邊,父母不停地問:你沒有告訴我們,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另一邊,孩子卻如驚弓之鳥,戰戰兢兢:我真希望我能說出來…我知道你們會慌…
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普通家庭,面臨的一般的“代溝”問題。
在心理醫生的詢問下,安迪和妻子,對于兒子的認識和養育觀念,呈現出了很明顯的分歧。
比如:嬰兒時期的雅各布是怎麼樣的?
倆人同時回答,卻答案迥異。安迪說:很好看。妻子說:很難帶。
比如,雅各布幼兒時期,表現怎麼樣?
妻子說:表現不好,有家長投訴他對别的孩子動粗。安迪卻連忙“糾正”:那是神經過敏的家長…
妻子繼續說:他把一個女孩推下玩樂設施、咬人…安迪又忙不叠接話:他隻是個4歲的男孩。你說的像是雅克布做錯了什麼…
妻子一語中的:你從來都不想承認問題。
安迪卻堅稱:他是個普通的男孩,有些正常的問題…
安迪看待兒子,像戴着一副有色眼鏡。他過濾掉那些壞的、不正常的,把那些反常、“異端”,一廂情願地轉化為可以解釋、能夠接受的。
安迪口口聲聲“我了解我的兒子”,但事實上,他隻不過在心中畫了一個,他想當然的“好孩子”。
當殺人案出現時,安迪下意識地就把兒子劃到受害者的陣營,他關心兒子是否會感覺“不舒服”…
如往常一樣,安迪接兒子放學,倆人聊功課、調侃老師,卻對學校那麼大的命案,避而不談。
當發現兒子藏了一把刀時,安迪做出的應對,并不是主動上交、跟警察說明情況,而是把它直接處理掉了…這種做法,明明跟他堅持的“雅各布無罪”,是相悖的…
當雅各布成為犯罪嫌疑人,安迪情緒失控,甚至對上司哀求:不要逮捕他,我向你保證,他會自首的…
安迪已經徹底模糊了一位父親和一位檢察官之間的界限。而他表達父愛的方式,也是相當存疑的:無條件為孩子做任何事,阻擋所有的陰暗。
很容易想到類似的故事。
在豆瓣電影排名第247位的《網絡謎蹤》,有位女警官,為了庇護自己犯罪的兒子,幹預司法、做僞證,差點讓受害者白白喪命…
《網絡謎蹤》
而早在此事發生前幾個月,她曾發現兒子有嚴重的欺騙行為,他以籌款為由,挨家挨戶讨錢。
但女警并沒批評兒子,反而幫助他繼續隐瞞,她騙鄰居說,的确有這麼一個慈善組織,并感謝對方的捐助…
對于一個即将成年的少年來說,女警還這麼溺愛,以至分不清大是大非…
另一部國産電影《全民目擊》中,富商爸爸一直驕縱女兒,直到她不小心殺人。為了代替女兒入獄,富商僞造作案現場,幾乎瞞過警方…
富商覺得,他的犧牲,能讓女兒懂得什麼叫失去,什麼叫悔恨,他說“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然而,若不是女兒受觸動,選擇主動自首,用父親生命換來的自由,她還能“重生”嗎?恐怕,很難…
《全民目擊》
從認識世界到踏入社會,父母的價值觀,将直接影響孩子的态度。
有網友說,了解世界的真相,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他們的權利。一味遮掩,看似給孩子建立了一個桃花源,卻可能給予了一個殘缺、病态的世界。
長期從事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曾在節目中忠告:
教育,除了愛,更重要的是給予“敬”和“畏”…
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
多年以來,我們總下意識地以為,父母愛孩子,這不但是天生、無條件的,而且也不需要去學習。
多少父母,習慣了順其自然地付出、自以為在“因材施教”、傾其所有,卻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并沒有給予最恰當的,關于愛的教育。
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每每被提及。多少人,因為幼年時,接觸到畸形、不健康的家庭之愛,從而留下一生的陰影…
說出“愛”,懂得“愛”,恰如其分地“愛”。
事實上,愛和被愛,是需要窮盡一生,去不斷探究和進階的人生課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