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出汗導緻脫皮怎麼辦?“醫生,一到換季我手就起皮,非常難看,你說是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手出汗導緻脫皮怎麼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醫生,一到換季我手就起皮,非常難看,你說是什麼原因?”
“手心出汗多嗎?”
“手心天天出冷汗。”
“一般考慮是濕氣太重!”
手脫皮
現代醫學叫手癬,因為皮膚幹燥開裂,形如鵝掌,所以中醫又稱其為鵝掌風。
手癬是由真菌引起,因皮膚癬菌感染所緻,主要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好發部位在手指屈面、指間,或者手掌側,拇指常常是首發部位。
手癬最容易與濕疹混淆,最準确的鑒别診斷還是實驗室檢查,在治療上也是一抗真菌治療為主。
上面是現代醫學對于手癬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醫是怎麼認識手癬的。
剛才說到,中醫管手癬叫鵝掌風,從病因上看,多因外感風、濕、熱之毒,蘊積肌膚,天長日久,導緻氣血不榮,表現在皮膚上,就會出現水泡、幹燥、皲裂、肥厚,形如鵝掌。
從症狀上來看,鵝掌風雖然表現為風濕熱,但是風跟熱都是标,濕是本,但是再往上推,還是因為脾虛,脾虛導緻運化功能減弱,濕氣存留在體内代謝不掉,脾虛日久,濕熱蘊膚,就會出現皮膚上的表現。
在中醫皮膚科的臨床上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從外知内,大題的意思就是說皮膚上的問題,也都是内髒的外在表現。
那麼這時候就有人問了,明明是真菌感染,跟内髒有什麼關系?
你别忘了,任何疾病的發病都是跟個人的免疫力密切相關的,中醫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裡的氣,基本可以理解為免疫力。
免疫力高,不會發病,一旦免疫力低下,症狀可能就表現出來了。
治療鵝掌風,消風散是一個不錯的方子方歌:
消風止癢祛風濕,木通蒼術苦參知,
荊防歸蒡蟬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組成:
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總的來看,這個方子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思路:
清熱除濕
從氣血上來看,鵝掌風是因為濕氣瘀阻脈絡,導緻了末梢的氣血雲運行不暢,導緻怪病百出,各種皮膚問題都可能會出現,濕熱互結又是最常見的證型之一,總而言之,關鍵的問題還是濕在作怪,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是非常頑固的,而濕氣不去,熱也很難去除,所以就要清熱除濕一起上。
方中蒼術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都是為濕邪而設,石膏、知母相須為用,能清熱瀉火,是為熱邪而設。
消風止癢
中醫裡有個名字叫血虛生風,就是血液供應不充沛了,容易生内風,而風的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癢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癢也是血的問題,血的問題還是濕阻的問題。
這裡用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之辛散透達,疏風散邪,風去則癢止。
養血活血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剛才說了,癢還是血的問題,止癢隻是治标,要想治本就得從血上着眼。
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活血,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