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缺乏導緻夜視力下降有沒有專業性客觀檢查項目?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營養缺乏病之一的維生素A缺乏可能出現在哪些特殊人群中?
病例介紹
患者年齡:63歲
患者性别:男
視物不清、夜視力下降半年餘。
既往史:膽管癌術後2年,行膽汁外引流。
眼科專科檢查:右眼視力0.3,左眼視力0.6。雙眼眼壓均正常。雙眼結膜球結膜顔色偏黃、幹燥,可見小片狀睑裂斑;上睑闆腺阻塞(圖)。眼前節檢查正常。眼底檢查大緻正常。
問題1:該患者視力下降,考慮什麼原因?
第一,患者視物不清、夜視力下降,不能排除夜盲症的可能,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
第二,該患者膽汁酸引流病史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膽汁中的膽酸鹽能乳化脂類,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并能加強β-胡蘿蔔素-15,15´-加氧酶的活性,促進其轉化為視黃醇。缺乏膽汁會導緻維生素A缺乏。
問題2:為确定診斷,要完善哪些檢查?
(1)微量元素檢測
血清維生素A含量<0.04 mg/L(正常值>0.3 mg/L)。
(2)視覺電生理檢查
視網膜電圖(electroretinogram, ERG)是指通過放在角膜表面的電極與身體上的另一個電極之間,在光刺激視網膜後記錄一系列電位變化,進而反映視網膜内發生電改變的方法。
雙眼暗适應視杆細胞反應a、b波消失,暗适應最大反應a、b波振幅明顯降低(圖)。
問題3 該患者如何診斷與治療?
診斷:維生素A缺乏症、結膜幹燥症、睑闆腺功能異常。
治療:
每天攝入維生素A 4000國際單位并回收自體膽汁,同時輔用人工淚液以緩解幹眼症狀,随診。
一個月後複診,主訴視力明顯好轉。右眼視力0.5,左眼視力0.9。幹眼及睑闆腺功能障礙有所好轉。全視野ERG檢查示a、b波形均恢複正常(圖)。血清維生素A恢複正常水平,分别為0.38mg/L。
問題4 對于維生素A缺乏症的早期診斷,視網膜電圖(ERG)有什麼臨床意義?
維生素A缺乏症特征性的表現是比托斑。比托斑是眼角膜外側的灰白色或銀白色的底邊向内的三角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斑點。組織學主要由大量的棒狀杆菌、角化的上皮細胞、脂肪碎片和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水腫組成。但是本例患者并沒有比托斑。本例提示,維生素A缺乏造成的夜視力下降可通過視網膜電圖(ERG)視杆細胞功能障礙的檢測證實,提示視網膜電圖(ERG)可作為早期診斷該病的重要手段。
既往筆記
比托斑(維生素A缺乏)
2022-02-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