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門發出的開學通知,孩子們正式開學的日期又往後延遲,具體時間要根據疫情待定。因此,孩子們可能就要在家繼續上網課。
對于三年級下冊的語文來說,在前幾篇文章已經寫過,前兩個單元的知識清單,接下來,從第三單元開始,會對每篇課文做詳細的解析。三年級的學習比較重要,在小學階段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今天,我們來學習,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走近作者----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荊公”。
代表作品,《泊船瓜洲》《梅花》《登飛來峰》等。
王安石的作品風格:其詩歌内容亦能反映社會現實,他寫的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2,古詩的大意: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在送暖的春風中,阖家歡飲屠蘇美酒。在守歲中,千家萬戶迎來了初升的太陽,用新的桃符換去舊的桃符。
3,詩句重點分析:怎樣理解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
“總”表示每年都如此;“換”表示更換。這兩個字表達出,除舊迎新是不可逆轉的規律,及人們堅定的信念。“新桃”表達了人們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吉祥,萬事如意的心願,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聲。
4,《元日》通過對春節風俗及人們歡慶春節的盛大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人們歡度佳節,期盼新年吉祥好運的美好願望和共同追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走近作者----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
杜牧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與古文家。
他創作的許多詩文反映了唐代的曆史現實,也有不少個人寫意抒情之作。
2,古詩大意:清明時節,細雨蒙蒙,路上行人的心情不由得有些茫然惆怅。請問附近哪裡有酒館?放牛的孩子用手指着遠處的杏花村。
3,《清明》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詩人所見的場景,抒發了詩人清明時節,因遠離了家鄉而懷念已故親人的惆怅,凄涼之情。
4,“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走近作者----王維
王維(701?----761),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诘,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作者名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主要作品:《鳥鳴澗》,《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
2,古詩大意:“我”一個人客居異鄉,每逢重陽節就加倍思念親人。“我”想遠方的兄弟們此時一定在登高遠望,他們身上都插戴了茱萸,隻是少了一個人。
3,詩句重點分析:《清明》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兩首詩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都是借節日當天所見的景象,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兩首詩的不同之處,《清明》表達的是清明時節,旅途中的人遇到連綿陰雨時惆怅、茫然的愁苦之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用“每逢佳節倍思親”高度概括了詩人懷鄉思親的感情。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寫了詩人獨在異鄉,在重陽佳節想起了遠方的親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節倍思親”高度概括了自己懷鄉思親的感情。
第9課古詩三首,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詞語。
舊 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獨 異 佳
舊符 牧童 兄弟 千門萬戶
屠蘇:古代一種酒名。相傳農曆正月初一飲屠蘇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
千門萬戶:指千家萬戶。
茱萸: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等的通稱。
描寫思鄉的四字詞語:葉落歸根,歸心似箭,鄉音難改,朝思暮想,夢呓鄉語,魂牽夢萦,日思夜想。
描寫思鄉的詩句: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語文學習不僅靠悟性,還要多讀多練,加油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