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釣魚人是除了魚販以外跟魚接觸最多的人了,說起對魚的了解沒人可以超過釣魚人,比如說到溫度、氣壓、甚至風向對魚的影響,隻要有過釣魚經曆的人都略知一二,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甚至可以透過水面判斷哪裡有魚、魚的巡遊路線等,這些都是在釣魚過程中慢慢積累的。釣魚人之所以有意願去探索和鑽研這些東西,是因為可以增加魚獲,提升釣魚技能。前段時間,釣魚回家後,家人幫忙處理魚時問我:魚身上的粘液滑滑的,拿都拿不住,你說它到底有啥用呀?聽到這個問題,我一時語塞,盡管我經常和魚接觸但是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思考:你知道魚身上的粘液有什麼作用嗎?
在我的印象中,絕大多數水生動物體表都有粘液,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說法,粘液既然普遍存在那肯定是有道理的。經過查閱相關資料,魚體表的粘液是由表皮層中的杯狀單體細胞分泌的,這種細胞是水生動物所獨有的。經過觀察我們發現,有些魚的粘液多,有些魚的粘液少,主要是因為杯狀細胞的數量差異導緻的,而且有鱗魚體表的粘液明顯少于無鱗魚,例如泥鳅、黃鳝、鲶魚、黃辣丁等。如果說粘液的作用是潤滑身體的話,那生活在水中并不會十分幹燥呀,究竟這些粘液真正的作用是什麼呢?
案例分析
去年夏天,由于武漢的天氣十分炎熱,白天戶外溫度在40度以上,人根本無法在戶外立足,更别說魚了,多數時間為了躲避高溫都在深水陰涼處,根本不會靠岸,即使靠岸食欲也非常差,很少開口吃餌。釣魚的最佳時機就隻能選擇夜晚了,隻是要克服蚊蟲的騷擾和光線不足的問題。周末約上附近的兩個釣友一起到河邊野釣,到達釣點時大約傍晚7點左右,天還沒有完全黑,趁着光線迅速打窩後支起裝備,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已經滿頭大汗,雖然太陽早已落山,在熱氣的籠罩下溫度仍然非常高。
大約釣了1個小時左右,魚口還不錯,隻是浮漂信号十分雜亂,經常被水面小白條截口,讓人十分郁悶。夜色下三個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天,樹影婆娑,發出莎莎的響聲,一直堅持到晚上10點左右也沒釣起來什麼像樣的魚,倒是身上多了很多被蚊子叮咬的痕迹,于是我們商量着準備收竿,兩個釣友陸續收拾裝備,隻有我還在等待那一條收竿魚。就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浮漂慢慢下沉了1目,我的神經立刻緊張起來,雙手握住了魚竿,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浮漂,突然浮漂全部沉入水中,黑漂來的如此之快,我來不及反應連忙起竿,根據手感和魚逃竄的力度判斷應該不小,立刻叫邊上的釣友過來幫忙。誰知抄網已經被他們收起來了,懷着忐忑的心情慢慢後退牽制魚的方向,幾分鐘後終于将魚弄上了岸,幾人感歎居然是一條五六斤的大鯉魚為今天的夜釣劃上完美的句号。按照釣魚人的習慣,魚上岸先拍照,于是三個人輪番拿着鯉魚拍照,其中一位釣友接過鯉魚時由于太滑沒有拿住,魚掉在地上後活蹦亂跳,由于離水面太近一會進落到了岸邊的水草上,盡管我們全力撲救也沒能成功,眼看着到手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總結:好不容易釣起來的魚,因為沒有拿好的緣故導緻脫手跑掉的例子數不勝數,對釣魚人來說這是十分惋惜的事情,畢竟大魚可遇不可求,而且還花費了那麼大的力氣。很多人一方面找自己原因的同時也會說:都怪魚太滑了。确實如此,面對大魚我們用手很難掌控住,加上大魚的力氣也非常大,稍微掙紮一下身體很容易脫手。魚表面的粘液在此時可以說起到了救命的作用,其實粘液的作用遠不止這點,我們接着往下看。
作用一:潤滑身體,減小水阻我們經常說如魚得水,水是魚賴以生存的物質,魚也充分利用了水的優勢,千百年的進化中形成了扁平細長的身體結構,在水中十分靈活,除了得益于身體結構的優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魚身體表面的粘液,這層粘液就像是天然的潤滑劑,有效的減小了水的阻力,尤其是魚穿梭在水底石塊、水草間時,可以來去自如,減少摩擦帶來的傷害。
釣魚人都知道,魚離開水之後并不會立刻死掉,或多或少都會存活一段時間,這是表面的粘液起到了保濕的作用,有效的防止魚身體水分的蒸發,原理有點像我們日常塗抹在身上的保濕霜。很多無鱗魚離開水面存活的時間更長,這跟它們體表能夠分泌出更多的粘液有很大的關系。
作用二:魚身體天然的防護層
水是魚生存的介質,水中除了我們常見的水生動植物以外,還有我們看不見的細節、黴菌、微生物,它們有的是魚的食物,有的卻将魚當成宿主,侵害魚的身體健康。因為魚的皮膚結構遠不如人的複雜,防護功能十分薄弱,于是分泌出的粘液對魚的身體起到輔助保護作用。千萬不要小看這層粘液,它能夠阻擋絕大多數有害細菌對魚表皮的侵害,保障魚的正常生活。
另外,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魚處理好後冷藏情況下可以存放一段時間,原因在于粘液有效的阻擋了空氣中的細菌對表面的侵害,等到粘液慢慢揮發幹燥之後,失去了保護層就十分危險了。
作用三:凝結雜質,淨化水質
在很多水庫,都是禁止作釣鲢鳙魚的,究其原因,據說是因為這兩種魚可以淨化水質,仔細想了想,難道它們和其他魚有什麼不一樣嗎?原來鲢鳙魚生長速度快,魚嘴較大,都是大口吸食水中的微生物或者浮遊生物,通過魚鰓過濾的原理确實可以吸附水中的部分雜質,加上鲢鳙屬于中上層魚,多數雜質都是漂浮或者懸浮水中,正好符合鲢鳙的栖息水層。
除了魚鰓對水中雜質的過濾作用,魚身體表面的粘液可以吸附水中雜質,進行包裹和凝結後,沉積到水底,特别是在雨後水質渾濁時,很多泥沙會吸附在魚的體表粘液上,達到一定的程度被粘液包裹着沉降下去。
寫在最後
看了太多介紹釣技釣法的文章,難免視覺疲勞,我們除了是一個釣魚人,還是社會生活中的一份子,了解生活常識背後的原理對我們形成正确的認知很有幫助。魚是釣魚人的目标,我們不僅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還要了解其身體構成和作用。
文:釣魚領域作者【工作之漁】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圖: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