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之恩”這一成語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〇一回:“臣受先帝知遇之恩,夢寐之間,未嘗不設伐魏之策。”“知遇之恩”意思是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恩情。本期“知遇之恩”講述了一個“奇樹”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獨特的視角描繪“知遇之恩”的。
知遇之恩
編繪 / 孔俊澤
1. 很久很久以前,一座高山之上屹立着一棵大樹。一天,一陣狂風将它的枝葉吹散,種子掉落在山下,開始生根發芽。
2. 奇怪的是,它雖然長成了一棵樹,但隻開枝卻不散葉。
3. 它身邊的山石隆起又消退,海枯石爛,滄海桑田。
4.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它仍然開枝卻不散葉。
5. 一天,有兩條小魚遊過它的身邊。小魚說:“這棵樹怎麼一片葉子也沒有,真奇怪。”
6. 又有漁夫泛舟劃過。他說:“這棵樹怎麼一片葉子也沒有,真醜陋。”
7. 直到有一天,一個人路過。他十分欣賞這棵樹,連連稱奇,在它的旁邊建起一座園林。曲水流觞,白雲出岫,湖石掩映。
8. 樹對這份知遇之恩感動不已,之後綻放了美麗的花朵。
更多精彩詳見《連環畫報》
《連環畫報》2021年合訂本
#連環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