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在教育一線工作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不少班級都有學生存在抑郁傾向。在症狀不算嚴重的時候,若教師和家長及時介入,一般都能較好控制病情的發展,有些學生甚至能基本恢複至正常狀态;倘若家長無視,即便教師和學校全力引導、控制,也難有效果。
有媒體公布調查數據,23.7%~54.4%中學生被檢測出有抑郁症狀;3.3%~9.68%中學生被檢測出有重度抑郁症狀。也就是說約有五成左右的中學生存在抑郁症狀。這樣的數據是非常恐怖的,要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作為與孩子天天在一起的家長,一定要及時了解孩子的日常動态和情緒變化,當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時,千萬别掉以輕心!
長時間情緒不高如果是某一天或某兩天情緒低落也就罷了,但若是在較長一個階段都持續表現出悶悶不樂、興趣減退等症狀,就一定要認真對待。找個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了解是否因為某件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好,讓其長時間不快樂,如果是,要及時引導,并共同想辦法去解決;如果不是,僅僅是單純的情緒低落,甚至有一種無助感、無價值感,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需要強調的是,在此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與學校進行無障礙的溝通,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情況,還要與班主任老師和學校心理老師進行詳細的商談,全面掌握孩子的各種表現,必要時,要将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得最佳控制或治療方案。
本來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孩子,腦子靈光,能說會道,突然表現出遲鈍、說話語速變慢且詞不達意。有些孩子以前特别喜歡跟家長交流,突然變得不怎麼跟家長說話,言語越來越少。如果這個時候,學校方面又反饋了一些關于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嚴重、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與教師交流困難的情況時,就需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了。千萬别不當回事!
越來越懶散,且開始回避社交平時做一件事很快、很迅速,但慢慢的變得懶散起來,很多原本做起來沒有任何障礙的事情,孩子不再去做了,還有相當的抵觸情緒。在學校很少與學生交流,家裡來了親人,孩子也有意回避。有些青少年連洗澡洗臉這樣簡單的事情都懶得去做,整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這種狀況如果持續較長時間,一定要引起重視,要第一時間與學校聯系,在學校相關人員和家長的共同介入引導下,若症狀還沒有什麼較大起色,就必須要送醫治療。
跟孩子說的事情,很快就忘記了。學習上也是如此,剛剛看過的文章、寫過的字、做過的題,過一會兒再去看,一點感覺都沒有。另一方面,孩子的警覺性增強了不少,對身邊的很多事物都保持着警惕心理,包括學校的教師和同學,以及自己的父母、親戚。記憶力下降和警覺性增高是比較好判斷的,一旦發現要快速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以上四種症狀有輕微和嚴重的區别,要在發現苗頭的時候,及時進行專業處理,千萬别無視。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較大,在學習上和生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可能還包括感情上的事情。部分家長并不去嘗試了解孩子,而是一味地嚴厲管教孩子,過度幹涉他們的日常生活。孩子抑郁的情緒不僅得不到緩解,還在父母這個層面上進一步加劇。
心理調節較弱的中學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情感上的關懷,這樣才能減少患病概率或減輕其抑郁症狀。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人的不理解,不重視,不治療,認為隻是短時間不開心,沒什麼大事。而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很容易被家長當成青春期的叛逆,不進行積極介入和心理疏導,還對其嚴厲斥責,把孩子一步步推向痛苦的深淵,導緻孩子自殘,甚至“與世訣别”。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内心,防患于未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