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哪些是未來5年内最需要的行業

哪些是未來5年内最需要的行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6 01:53:53

文章來自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我們大号記憶承載寫了一篇普通大學生的真實出路。

我們小号記憶承載3寫了一篇雖然也挺慶幸沒去三亞,但是,我并不想跟風。

有位年輕的讀者把兩篇結合起來了,他問我,很多行業日子都不好過。與此同時,你也說了普通大學生就業不是很容易。

那麼在這麼多的困境下,作為一個應屆生,作為一張白紙,作為還有各種選擇可以嘗試的人,進入什麼行業會比較好。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困難始終擺在那裡,你哭也沒用,有功夫讨論怎麼改變世界,倒不如想想看,什麼是自己能夠把握的那部分。

選擇行業就是你能夠把握的這部分,畢竟,作為工作了幾年的人來說,他就算入了坑,想要提桶跑路,也有成本不是嗎?

如果你選得好,那确實有可能選擇大于努力。

這個選擇,我的看法就是金融計算機,我自己過去這麼多年以來,曾經介入的兩個行業,就是當下以及未來相對靠譜的。

靠譜的意思是說投入産出比高。

有人跟我講,互聯網遭遇寒冬,也有人跟我講,金融業面臨整頓。這個不重要,一般來說,跟你用這麼寬泛的方式表達問題的人,通常都不是在跟你聊就業問題。

就業是個很具體的話題,就像下雨,你上網一查,某城市有雨,于是不澆水,回頭你們家院子裡的草都旱死了,為什麼?

因為那個天氣預報是大範圍的事兒,天氣預報說下雨,下了呀,半個城市下雨了,你們家在另外半個。明白了吧?

城市大了去,你光看那個沒用的。雨到底落不落到你頭頂上,你要看看頭上的雲彩。

就業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個很精準的事兒。

我們就比如金融,一般來說,經濟遇到問題的時候,金融業反而是最先被救的。

你聽着很奇怪對吧?

原因很簡單,給你打個比方,有本電視劇,鐵三角演的,名字忘了,反正就是紀曉岚和珅那點事兒。

和珅的救災原則是什麼?是救災先救那啥,電視劇中,他有套自己的歪理邪說,他說,如果那啥都沒得救,災民更沒得救。

這是什麼邏輯呢?這是古代生産力制約下的一種不得已。

你想一想,在古代,那個糧要通過什麼途徑才能發下去?如果這個途徑本身都不存在了,本身都沒救過來,那怎麼可能發下去呢?你想想看是不是?

明代崇祯最後就那樣,他銀子運不出去的,整個管道已經癱瘓了。這就是和珅說的,澆灌莊稼的前提是渠道暢通,救莊稼先救渠,渠裡沒水,地裡更沒水。

渠要是都旱塌了,你更沒法灌水到具體的那株苗。

這是和珅的邏輯,你站在今天的人的視角下,覺得這人太爛,但是如果你理解了當時的生産力制約,你就明白為什麼會産生這套邏輯。

我們回到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下,也有其制約。你比如08年的時候,美國遇到金融危機。

他們怎麼做的?08年的金融危機,其實就是華爾街搞出來的,問題是,奧巴馬先救什麼?先救華爾街。

為什麼呢?因為沒辦法。金融機構就像田裡的渠,沒有它,水是留不到實體當中去的。

這就跟和珅的那套邏輯是一碼事。救實先救虛,救田先救渠。

你把這事兒想通了,你就明白,金融業始終都是有飯吃的,下雨的時候,渠裡的水肯定比田裡多,幹旱的時候,如果田裡沒有水,渠裡也會有。

水就是錢,你想通了,就這點事兒。如果你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你有可能選擇金融業,那麼這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相對不錯。你不要老跟過去比,你要和别的行業比。

另一個行業,也是我待過的,計算機行業。

計算機行業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行業,你所謂的互聯網,隻是其中的一種應用形态的運營。

廣義的計算機行業是什麼?就是一切與信息與數據相關的行業。

人類的文明走到今天,就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土裡刨食兒,種莊稼,這個階段最大的資源是耕地。

這就是古代社會。

第二個階段是能源,所有的化石能源,煤,石油,新能源,風,核,水,以及最後發的電。

這就是工業革命。

第三個階段就是你看到的圍繞信息,圍繞數據的這個時代。這整個時代所有與信息,與數據相關的行業都叫計算機行業。

沒有人規定你非得做什麼。我做過通信行業,我做過芯片行業,我做過互聯網行業,但是在我看來,這不叫行業轉變。

如果你盯着人看,其實人始終就那些人,玩家就那麼多玩家而已。

我認識的很多做服務器的人,也是做芯片的,很多做芯片的人,後來也參與到互聯網行業裡去了。

我認識的很多做雲計算的人,也是做區塊鍊的,同時又是做互聯網的。

一個人,你隻要工作十年以上,你不可能隻接觸某一個具體的産品形态。

很多新的概念,也許你自己都是初創者,或者開拓者,或者早期參與者。

你比如我當年讀研的時候,很多年前,研究網絡,研究集群,研究分布式系統的。

那麼這個東西我什麼時候用到?

很多年後,我從工程師到軟件架構師,從乙方的軟件架構師到甲方的系統架構師,從甲方的系統架構師到部門經理,産品總監,公司副總。

等我開始負責産品之後,我需要思考下面這個問題,那就是那個年代雲這個概念剛剛在國内興起,我們怎麼去讓這麼個虛拟的概念落地?

我自己學什麼的,我就會想到什麼,當年我能想到的就是集群,分布式。

我們把很多功能,計算,放到雲端,那麼雲端需要滿足這麼多并發,雲端的機房需要擴容,需要備份,需要容災,怎麼解決呢?正好,集群,分布式。

那個年代沒有大企業做的,我們剛推出産品的時候,陪标的是IBM,華為,他們落标,我們中。不完全是我們的資方背景強,也有對方根本就沒有準備好産品的緣故。

人家是拿着個PPT去的,我們是有産品原型的。這是我們的優勢。

但我們的東西非常簡陋,其實任何東西都是這樣。先有概念,再有DEMO,産品能否成熟,取決于市場是否給你成長的機會。

最初的時候沒有人規定怎麼做,行業都沒起來,哪有行業規範。第一波的玩家,都是自己定義的。

那時候我們的合作夥伴,我一個哥們,做雲遊戲的,他們的技術比我們還土,真的是網吧架設機房那種水平。

但人家就憑這也能進入各大運營商,也能賺到第一桶金,他後來越做越大,轉型做區塊鍊,很快就成了我們國家區塊鍊行業技術标準的制定者。

很多事情如果你去回溯,早期大家都有過光屁股的時光。不過這不是今天的主題。

今天的主題是擇業。

很多事兒你不要覺得錯過了第一波,就沒法做。第一波有第一波的做法,第十波有第十波的做法。

你比如那個哥們,他怎麼從網吧攢服務器的小團隊熬成跨國集團,那是他的機遇,今天的年輕人,去面試他們集團扔出來的年薪百萬的崗位,是今天的這些人的機遇。

就像我們年輕的時候,看到前輩用幾十萬開局就能做開發商,我們也覺得錯過了。可是你回頭想想,做不了開發商不意味着你就徹底出局了。

自助餐不是隻有龍蝦,炒飯炒面也能吃飽的。

我認識很多老碼農,2000年從IBM這種地方回國的那批,當年在北京都是以1000塊錢的價格買了很多套房子的人。

你非要覺得隻有他那種才叫賺錢,後面2萬塊,3萬塊,4萬塊,5萬塊買的人都不叫賺錢,那隻能說你太極端了。

他從1000到十幾萬,這是賺錢,你從5萬到十幾萬,也是賺錢。行業的周期是很長的,這是自助餐,隻要自助餐沒有結束,有得吃總比沒得吃強。

就像芯片行業,咱們幾年前聊過,那時候我說,懂王越制裁這個,咱們的芯片行業越火,那些原本上不了市的,都能上科創闆了,那些原本的小組長,個個身家過億了。

這是人家的機會,可人家是從至少十年前熬起的。

今天就沒有機會了嗎?也有呀。你去看下芯片公司招人,月薪常常4~10萬,你注意,是月薪。

哪怕最低值4萬塊也很香呀,怎麼不香呢?就算沒股票,就算4萬塊一個月,比很多工地上打灰的行業強多了吧?

我今天提到的行業,在相當長時間裡,都是有保障的。說白了,隻要我們被卡脖子,那就一定有資源往裡面堆,也就意味着,這個坑裡有水。

我今天就告訴你兩條最淺顯的道理。

田裡沒水,渠裡也會有水,而田裡特别重要的莊稼,一定有專人拎着水去定點澆灌,所以那種坑裡,也會有水。文章來自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哪些是未來5年内最需要的行業(還有哪些行業是值得進入的)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