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05:43:2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緊張時會拉肚子,生氣時會腸絞痛,傷心時會食欲不振......任何情緒變化,好像都會反映在消化系統。

這是因為,腸道内有數百萬神經元和複雜的腸道菌群,和我們的情緒以及思維能力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别名“腸腦”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1

腸道是一個自主的神經系統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神經系統最早形成于腔腸動物,到了脊椎動物才出現了管狀神經系統。由于生存需要,脊椎動物發展出了中樞神經系統,重要的腸道系統不能入顱,為了适應進食和消化的需要,自然法則保留了獨立的腸神經系統。

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顱腦與腸腦都發源于早期胚胎的神經嵴。随着胚胎發育,一部分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另一部分變成腸神經系統,兩個系統通過迷走神經相連。

人體腸道中約有十萬億至百萬億量級的微生物,這個數量超過了人體的37萬億個細胞。科學家進行了長時間研究,試圖找出腸道菌群具體是由哪些微生物組成,進而如何影響人類情緒和思考能力。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2

“第二大腦”有何作用?腸腦與人的精神狀态有關

早在19世紀初,人們就懷疑腸道功能與人的精神狀态有關,軍醫威廉·博蒙特(William Beaumont)因為“胃液分泌”方面的研究,成為胃腸道生理學的先驅,他在筆記本上多次提到“人類的情緒也許會随着胃腸狀況而變化”。

近年來,有關“腸腦”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對大腦功能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攻“腸道益生菌”的代表人物是微生物研究專家泰德·迪南(Ted Dinant)教授,契機是他發現在一場權威的醫學家會議,一名精神科醫生首次提到:人類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受到腸道菌群和腸道功能的影響。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3

後來,醫學家甚至認為腸道和腸道菌群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傳播途徑,有相似腸道疾病的人可能會有相似的精神問題。

而最新研究表明,連接消化器官與中樞神經系統(即腸道與大腦)的複雜雙向通訊回路,的确存在于人體内。腸道菌群失衡可能與某些精神疾病成因密切相關。

腸道菌群失衡,也許是導緻精神問題的潛在原因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4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簡·福斯特(Jane Foster)博士用小白鼠做了相關實驗:

通過操縱小白鼠的腸道菌群,來測試小白鼠對壓力的反應會如何變化,以及大腦活動會不會受到影響。結果發現,腸道菌群會影響大腦前額葉皮層中與髓磷脂(神經元外側的脂質,起到保護和絕緣的作用)有關的基因,并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關。腸道菌群失衡,也許是導緻精神問題的潛在原因。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5

腸道菌群影響情緒的原理,包含兩大部分

雖然這項研究證明了腸道菌群會影響人類的心理狀态,但腸道具體是怎樣影響大腦的呢?

其中的原理包含兩部分:

一是腸道菌可以分泌神經遞質,例如乙酰膽堿、γ-氨基丁酸(GABA)和色氨酸;

二是腸道中有數百萬個神經元,可以通過神經遞質向大腦發送信号。

基于這兩個原理,神經刺激得以從腸道傳遞到大腦,從而調解我們的情緒。那麼,這一機制可否用于抑郁症的治療呢?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6

于是,小白鼠再次登場了——

科學家給小白鼠喂食益生菌,發現小白鼠果然比平時更活潑,“焦慮”和“抑郁”等消極情緒明顯減輕。此外,服用益生菌的小白鼠分泌了大量的GABA,這種神經遞質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密切相關——這便是益生菌抗抑郁作用的來源。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7

想徹底弄清楚“腸腦”的作用機制,任重而道遠

雖然現有的科學研究證明了益生菌會幹擾人類的心理,腸道益生菌到底是怎樣影響情緒的?缺少某種特定細菌會引起哪些情緒變化?這些課題更為複雜。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教授喬納森·埃桑認為:

“了解腸道中具體有哪些細菌,對于搞清楚‘腸腦’和‘大腦’功能很重要。但是,精确采樣腸道微生物非常困難。如果能突破采樣問題,那麼人們對于‘第二大腦’的研究将會向前走一大步。”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8

--------------------------------

原創聲明:非溝通不合作,轉載、投稿請務必私信餃子姐。其他平台擅自轉載者,我們将直接投訴并保留追究責任的相關權利。獲得授權後,請标明文章出處“頭條号:精益醫療”。

精益醫療頭條号,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點擊關注,不錯失,不迷路

腸道菌群影響大腦(腸道為什麼是第二大腦)9

精彩繼續:

科學解密女人的“第六感”:心理學和進化論告訴你,為什麼男人一撒謊,女人就能識破?

第四波全球化能否幫助終結流行病?

我為什麼喜歡和精神病人聊天?精神疾病,是人類進化的産物

“醫二代”難題:為什麼醫生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

童年記憶“小糖丸”背後的故事:一粒糖丸,曾挽救數萬名中國兒童,為何現在被停用?

詭異的“凍屍脫衣”現象:人在凍死之前,為什麼會把衣服脫掉,且面帶微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