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與韓國積極推動自易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據商務部官網消息,7月13日,中國商務部與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通過視頻方式舉行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雙方就跨境服務貿易、投資和金融服務等議題規則和負面清單市場準入問題開展深入磋商,取得積極進展。
21日,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發布會上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根據中韓自貿協定有關規定,兩國已啟動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以負面清單模式開展高水平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磋商。
她稱,迄今,雙方已舉行9輪正式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近日,兩國舉行司局級會議,就加快推進後續談判達成共識。”束珏婷表示,“中方願與韓方一道,保持談判勢頭,争取早日達成互利共赢的協定,進一步提升兩國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開放與合作水平,推動中韓經貿關系邁上新台階。”
中韓互為重要貿易夥伴
束珏婷表示,中韓互為重要貿易夥伴,建交30年來,中韓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2021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600億美元,是建交當年的72倍。
“雙方有效對接發展戰略,順利實施中韓自貿協定,穩步推進共建中韓産業園合作,持續深化第三方市場合作,已形成深度融合、穩定暢通的産業鍊供應鍊體系。”束珏婷表示,今年初,《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為兩國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她表示,今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達1842.5億美元,同比增長9.4%。在全球經濟脆弱複蘇的背景下,中韓貿易保持較快增長,充分表明兩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充分展示了雙方經貿合作的韌性和潛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向東近期接受第一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RCEP今年初生效,中日韓之間首次出現多邊貿易安排,這推動韓國企業在華投資增加,中間品貿易發展迅速,中韓之間的貿易量實現了逐步上升。
劉向東表示,中日韓之間的關稅減讓和原産地規則等貿易便利化措施,使得三國之間的貿易更加容易拓展。通過RCEP更新産業鍊分工和便利化後的資源配置,從而也提升了中韓的貿易往來。
劉向東稱,在半導體芯片、氫燃料電池和動力電池等新興産業領域,韓國具備一定優勢,所以在這些領域的投資額和貨物貿易額也相對較高。
“三星和SK集團早前在中國布局了工廠,一些關鍵零部件可能要從韓國本土進口,同樣中國生産的重要零部件也會出口韓國。由于中日韓地理的鄰近,運輸成本較低,中間品貿易發展很快,同時這些産品的附加值也很高。”劉向東說。
中韓先後8次進行關稅削減
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從2012年開始,協定在2015年12月20日生效。該協定旨在為中韓雙方帶來互利共赢,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電子商務、競争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按計劃,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中國在最長20年内實現零關稅的産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産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
束珏婷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自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簽署以來,雙方已先後8次進行關稅削減,中國對原産于韓國進口貨物實施零關稅的稅目比例已超過40%。
“協定項下享惠進出口均大幅提升,拉動雙邊貿易投資顯著增長,為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稱。
當下,中韓兩國已啟動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以負面清單模式開展高水平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磋商。
劉向東稱,中國一直在推進構建高水平的自貿區網絡,當時希望與主要經濟體簽訂高水平的雙邊自貿協定,中韓自貿協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簽訂的,再加上中國當年的開放水平并沒有現在高,所以這份自貿協定仍有不小的升級空間。
劉向東介紹,中韓自貿協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貨物貿易領域,第二階段的談判則會更側重于服務貿易。随着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條件和基礎更加成熟,比如能夠以負面清單的形式管理外商投資準入,所以現在也正嘗試以這種方式來進行服務貿易的談判。
“我國正在推進制度型的開放,這涉及服務貿易中'邊境後'規則的開放,降低要素流動的壁壘,比如環境、勞工和自然人移動等方面的标準。這些高标準規則和數字貿易等新議題可能就需要在這種服務貿易的談判中逐漸探索。”劉向東說。
在貨物貿易領域,劉向東認為,中韓雙方也會進一步推進、更新和升級相關安排。比如進一步降低某些領域的關稅水平,對更高标準的貨物貿易便利化措施作出承諾。如果一些商品類别的關稅減讓水平低于RCEP,則至少會向後者看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