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菜是中國菜系之一,有人将川菜、魯菜、粵菜與之并論,合稱為“中國四大菜系”,所謂川魯粵淮揚。
川菜、魯菜、粵菜均以省級簡稱冠名,是哪裡的美食一目了然,一般不存在争議,但是“淮揚”二字因為含有“淮”字和“揚”字給了一些好事者可乘之機,紛紛祭出一己之解讀,争搶起淮揚菜的名頭來。一時間各路人馬你方唱罷我登場,語不驚人死不休,熱鬧非凡,其讨論的焦點在于淮揚的“淮”字指代哪裡,而“揚”字因為太特殊,除了揚州之外幾乎沒有地方以“揚”為名,所以較難做文章,出現了因為要把淮安菜“揚名于天下”因取之的奇談怪論。還有燒個菜想着要揚名天下的,真是煞費苦心,恕在下孤陋寡聞了。
其實,之所以有各路菜系之别,根本原因在于菜品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如果單一雷同,因為地域不同強行劃分菜系則無必要了。比如,川菜講究一個麻辣鮮香,感官刺激強烈,深受普羅大衆特别是年輕人的喜愛。三五好友相聚,親眷故交重逢,配合啤酒飲料,在熱鬧嘈雜的市井之中暢聊家常、人生、理想等,是一種享受。因為這些特點,川菜也被親切地稱呼為百姓菜,适合親人、朋友之間的宴請。大家都很熟悉,席間擤個鼻涕,擦個汗,沒有問題,更加說明關系親密無間,更能襯托出和洽的氛圍。另外,廣東菜因為改革開放初期經商者多等原因被稱為商人菜,魯菜因為儒家孔子等原因被稱為官府菜,不細說了,今天主要談一談淮揚菜。
淮揚菜因其考究的特點也被稱為文人菜。文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喜歡吟詩作賦,舞文弄墨,一般經濟上已經十分自由了,對生活品質有較高的追求,否則沒有那個閑情逸緻。一桌文人坐下來吃飯,如果個個抱着個骨頭啃,對于所謂的文人來說就顯得不雅了,所以有文人菜之名的淮揚菜首先一大特點就是要去骨,菜品上桌是不能夠有骨頭的。比如拆燴鲢魚頭,光是處理魚頭就要求一根魚骨不能有,而且魚頭不能破相,需要廚師有相當的經驗積累。
淮揚菜拆燴鲢魚頭
第二,淮揚菜是“功夫菜”,講究刀工、火工、耐心等,願意花功夫精制菜品。簡單的一道大煮幹絲,需要用刀将一塊豆幹片成22至24片,隻能一刀一刀慢慢片,急是急不來的;文思豆腐更是需要将嫩豆腐斬成如發細絲,十分考驗廚師的刀工和耐心。火工方面,扒燒豬頭,光是焯水這一步驟就要焯一個小時,以去除髒腥味;獅子頭,煨制時火大火小都不行,要恰到好處,煨煮時間短了不行,長了也不行,成菜标準是客人用舌尖一頂上颚,入口獅子頭要像霧一樣的散開。
大煮幹絲片制豆幹
扒燒豬頭焯水環節
淮揚菜大煮幹絲成品圖示
淮揚菜清炖獅子頭成品圖示
淮揚菜文思豆腐羹成品圖示
第三點,淮揚菜除了色香味等美食元素以外,還追求一種意趣,這個是淮揚菜區别于其他菜系的最顯著特征。剛剛講過獅子頭的成菜标準,已經可見一斑,其他菜品如拆燴鲢魚頭、文思豆腐羹等也是類似的,不光是要色香味,還要吃出超出食材本身的意趣:鲢魚頭沒有一根魚骨,嫩豆腐要切成細絲,直接吃就不用進飯店了。再比如三套鴨這道菜,選用家鴨、野鴨、菜鴿烹制,都要去骨自不必說,将去完骨的鴿子塞進去完骨的野鴨腹中再套入去完骨的家鴨之内,并使家鴨頭、野鴨頭、菜鴿頭整列,以火腿、鮮筍、冬菇及香料調味,精心炖制,成菜标準為家鴨肥而不膩、野鴨瘦而不柴、鴿肉細嫩不爛,每吃一口都滋味各異,“路人聞香下馬,食客拍案叫絕”。明萬曆年間《揚州府志》記載:“揚州飲食華奢,制度精巧,市肆百品,誇示江表 ... ”
淮揚菜三套鴨成品圖示
淮揚菜八寶葫蘆鴿成品圖示
以上簡單地談了淮揚菜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标志性的特點,使得淮揚菜成為一個菜系與其他菜系相互區别,否則沒有必要生造。
那麼,淮安菜是不是淮揚菜呢?不妨看一看淮安地方菜品的特點,再下定論不遲。
淮安比較有名的菜品有平橋豆腐,軟兜長魚等。據百度百科,“平橋豆腐選用嫩豆腐,切菱形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末,用鲫魚腦提鮮,出鍋前淋明油,特點是看上去不冒熱氣,其實很燙 … ”;另一款軟兜長魚,原料為黃鳝,說實話,此種食材在古時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類似于蠶蛹,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其烹制手法也沒有淮揚菜講求刀工、花費功夫、追求意趣、考究的特征,而且要加入大量胡椒、大蒜以掩蓋腥味,是比較重口味的一道菜品,很難歸類為淮揚菜。
淮安美食平橋豆腐
淮安美食軟兜長魚
揚州地處兩大經濟動脈運河、長江交彙,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彙集,自古繁盛,孕育出淮揚菜系,足見當其時經濟繁榮促成社會分工的高度發達,酒樓食肆間的競争也相當激烈。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叫揚州菜而要叫淮揚菜呢?這個可能性有很多,揚州有淮揚的舊稱,誠如西湖龍井不叫杭州龍井,西湖醋魚不叫杭州醋魚,淮揚菜相比揚州菜更加朗朗上口,可能是人們更願意以淮揚菜相稱的原因之一。
清代地理曆史學者顧祖禹所編纂的《讀史方輿紀要》内文,明确記述揚州有淮揚的舊稱
綜上所述,淮揚菜為我國菜系之一,以花功夫精制,講求刀工、火工,追求色香味的同時強調意趣為特點,發源于揚州的酒樓食肆。而淮安地方菜品并沒有相關特點,故而不能歸為同一菜系,更不能因為一個“淮”字就想當然地認為淮揚菜就是淮安與揚州的美食。據有網友爆料稱,淮安之所以借“淮揚菜”之名是因為本世紀初原揚州市領導丁解民調任淮陰市,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大環境背景下提出來的,意在搞活經濟,促進發展。這個本人無意考證,但是淮安自有美食,最近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City of Gastronomy,沒有必要再借淮揚菜之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