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0:45:18

現代科技種類有很多,而航天事業的水平,能夠直接決定該國在國際上的位置。最近幾十年來,美國與俄羅斯的航天技術位于國際首列,就拿衛星的數量來說,美國有着全世界最多的衛星,曾幾何時美國衛星的占有量超過全球衛星總數的一半,這也是美國GPS系統能夠在全球範圍之内壟斷幾十年的原因所在。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1

俄羅斯作為前蘇聯解體後遺産的最大獲得者,過去的幾十年裡其衛星總數僅次于美國,美俄兩國在衛星技術方面成為國際上的佼佼者,那麼中國呢?

在航天技術領域,與美國和俄羅斯對比之下,中國更像是後起之秀,短短數十年之間,成為能夠與美國、俄羅斯這兩個老牌航天強國同台競技的實力派。

在發射人造衛星方面,從中美俄三國的衛星數量對比來看,截止到目前為止,美國現役人造衛星數量為593顆,憑借着如此龐大的衛星數量而穩居世界首位。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2

雖然俄羅斯的衛星數量達到了135顆,但已經不再是排名世界第二,而是被中國以192顆的成績擠到了世界第三的位置。

在衛星技術領域,可以比較肯定的是,數量難以直接衡量作用,但無可厚非的是,衛星對于人類的作用是廣泛且重要的。

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從未停止,而人造衛星的作用不僅僅隻是探索太空,更是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看到地球的更多面貌,根據《科普中國》所刊發的文章内容,截止到2022年1月份,太空中所存在的人造衛星已經突破2000個。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3

數量如此龐大的人造衛星,在太空中擔任着不同的角色,擔負着不同的使命,如果按照功能性來進行分類的話,可以分為軌道式、基準站、中繼站、觀測站。

觀測站的衛星處于軌道之上,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比地球高出很多,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并且不會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各種幹擾,讓它們來擔任觀察地球地面和進行天文觀測等任務,都能夠十分出色地完成。

就拿氣象衛星來說,無疑是觀測站的典型代表,地球上的人之所以可以每天比較精準地知道天氣變化,這是氣象衛星的功勞。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4

氣象衛星攜帶着各種各樣的氣象遙感器,能夠接收到來自大氣、地球、海洋所傳來的可見光輻射信息,并且進行測量與分析,之後轉換為電信号傳輸到地面接收站。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根據所收集到的信息,得出全球大氣的溫度、濕度、風力等信息要素,進而能夠得出天氣變化,天氣預報對于人類的生活能夠起到指導性作用,已然成為人類生活的必要信息。

而中繼站的衛星則是對軌道上的信息進行放大和轉發的功能,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廣播衛星,地球上能夠收聽廣播、看電視都要仰仗于廣播衛星的存在。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5

廣播衛星在接收到電視塔的信号之後再向地面轉播,這也是為什麼普通人家架起直徑不到一米的天線就能夠接收衛星電視節目的原因所在。

除了廣播衛星之外,中繼站還有通信、海事、搜救、營救等相關衛星,皆是能夠給人類帶來莫大的好處,從這一點足以證明,這方面的衛星越多且技術越發達,無疑能夠決定一個國家在面臨各種突發事故時的營救水平。

再來說說基準站衛星最大的作用莫過于給人類提供“導航”,它之所以能給地面上做出比較精準的導航,是因為基準站的衛星攜帶有高精準原子鐘,以此作為時間基準。地面上通過它們所傳來的電波信号,進而能夠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6

導航衛星從一開始隻能夠覆蓋區域性,到最終能夠覆蓋全球,并且全天24小時能夠提供高精準度導航,就拿中國的北鬥衛星群來說,第一階段組網完成時實現國内導航,第二階段組網完成之後實現亞洲區域導航,第三階段組網完成時已經實現全球導航。

而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的作用也不僅僅隻是在于導航,還能夠進行地圖測繪、大地測量等諸多功能,甚至,還能夠在北鬥的幫助之下,完成城市現代化規劃。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7

放在最後介紹的是軌道衛星,也通常被俗稱為“軌道武器”,最著名的作用是攔截衛星,也因此被稱為“反衛星衛星”。

它們不僅具備很強的空間防禦能力,同時也具備很強的空間攻擊能力,擅于防守又擅于攻擊,讓它們能夠在軌道上接近衛星并進行識别,識别清楚之後能夠選擇性摧毀敵方空間系統。

綜上所述,人造衛星位于國家乃至人類的重要性已經可見一斑,航天技術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在帶來諸多便利之餘,也确實成為競争的重要标準。

中美兩國衛星數量對比(中美俄人造衛星數量對比)8

太空資源也是有限的,各國之間在競争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比如讓壽命到期的衛星自動離開軌道以淨化太空空間,以及如同美國這種人造衛星數量已經十分龐大的國家,就不應該繼續濫發衛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