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鈴木汽車宣布将退出中國市場,因為當時昌河鈴木和長安鈴木合資合同還沒到期,鈴木汽車将持有的50%長安鈴木股份轉讓至長安汽車名下,繼續提供售後服務。
長安鈴木已經在2020年12月7日更名為鈴耀汽車,長安合同到期,标志着合資的鈴木汽車徹底告别中國市場。
在一片遺憾聲裡,鈴木這位小車之王就這麼離開了,留下的可能是沒有鈴木标的維特拉、雨燕、天語、啟悅、骁途。
成也小車,敗也小車,擅長設計小體積汽車的鈴木,在進入中國後,就是以小型車占領了大江南北。曾經用于出租車的奧拓,以其超低的油耗,靈活的駕駛體驗,吸引了中國人的目光,在當時剛剛走出溫飽的情況下,成為一部分中國人的首選。那時候就是奧拓、羚羊、北鬥星遍布大街小巷,後來鈴木,無論做轎車還是SUV,都延續了小車身的理念。
省油、可靠是鈴木汽車的标簽,然而,中國人在條件改善了以後,偏愛大車的喜好顯露無遺。大車有面子,掏同樣的錢,為什麼不買個大的,大的坐着舒服,拉得人多,在中國人的錢包還不是很鼓的情況下,需要榨幹汽車的每一項配置,他們一邊知道鈴木車省油可靠,一邊不無遺憾地選擇了其他品牌的大車。
告别中國這一世界汽車産銷大國,标志着鈴木燃油車在中國的絕唱。
在日本幾家汽車廠裡,鈴木是最後一個布局電動汽車的廠家,遠遠落後于豐田、本田,這可能就是鈴木退出中國市場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從2010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悄悄地地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與國際汽車市場同步,但明顯超過了國際市場,那就是汽車的電動化。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這一趨勢已經沒有回頭路,今後的中國市場,電動化将會愈演愈烈,所有車企,要麼布局電動汽車,要麼退出中國市場。
很遺憾,鈴木這一個将燃油車做到極緻的汽車廠,選擇了後者。可能早在10年前,鈴木就已經看到了這一趨勢,在高層反複論證以後,隻能結合鈴木全球市場産品布局,放棄了這一塊肥肉。
退出中國市場,對于鈴木來說沒有任何問題,問題甩給了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也留給鈴木車迷們許多遺憾。
退出國内市場後的鈴木汽車開始轉戰全球第三大的印度市場。2020年鈴木汽車在印度以121萬的年銷量成為榜首,領先第二名的現代汽車将近三倍。
由此可見,鈴木的全球戰略并沒有因為撤出中國而受損,隻不過這一市場已經不适合鈴木。
别了,鈴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