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把挫折與侵犯聯系起來,他們認為:當我們想要什麼東西卻又得不到時,我們就會遭受挫折。侵犯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條件的。這就是挫折-侵犯理論。
勒溫等人做了一個心理學實驗說明了挫折與侵犯的關系。實驗者把實驗組的孩子領到一個全是玩具的房間前。孩子們非常期待玩那些玩具,但是實驗者隻允許他們從窗外觀看,不許他們進去玩。經曆漫長而痛苦的等待,這些孩子才有機會玩玩具。控制組的孩子一開始就被允許玩玩具,沒有遭受挫折。
結果發現,在玩玩具的時候,實驗組比控制組的行為更有破壞性:将玩具摔在地上,往牆上砸,或是踩玩具。
這個實驗巧妙地創設挫折情境,使孩子們感到挫折,表現出侵犯行為,說明挫折會引發侵犯行為。
常見的侵犯類型是直接的身體侵犯和言語侵犯。然而很多情況,侵犯不能直接實施在引發挫折感的對象身上。當侵犯者發現對方的力量強大,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其抗衡,替代性侵犯就可能出現,如散播挫折源的謠言或是攻擊他的好友。
[太陽]
舉個例子,很多父母在公司與同事發生沖突,或者被領導罵,他們感受了挫折,回家之後怎麼看孩子怎麼不順眼,甚至有些會打罵孩子。受到爸爸責打的孩子由于不能直接打爸爸,可能會小聲地罵父親幾句或是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很多時候就會欺負小動物,有時甚至會聯合其他同學進行校園霸淩
[玫瑰]
很多社會現象,都能說明侵犯與挫折的關系。在新冠嚴重的時候,網絡暴力地以往更加嚴重。甚至有人評價,網絡暴力帶來的傷害比新冠病毒本身更嚴重。這是因為新冠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個心理應激事件,每個人的生活都多多少少受其影響:有人喪親了,有的人失業了;有的人被迫上網課,還有人離婚了
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新冠毋庸置疑帶來了挫折。而網絡暴力就是這場挫折後的侵犯行為
但是挫折的後果一定是侵犯嗎[疑問]
不怕念起,隻怕覺遲。
筆主認為,每個人都會在體驗挫折感後,産生想傷害别人的惡念,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将想法付諸行動。
産生惡念不可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對自身情緒和想法的覺察能力,能夠及時察覺到自己的惡念,并在内心評估這個采念的合理性,往往就能減少很多惡意行為的發生。而不是任由情緒主宰我們的行為,做出傷人傷己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