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一般都會有安土重遷的思想,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跨市或者跨省定居,未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國内将會出現7個巨大的人口彙集區,都會有哪些城市入圍呢?
按照北大研究院長姚洋的看法,在2035年,也就是14年以後,九零後和零零後群體基本就安家立業完畢,而從目前的年輕人發展趨勢來看,以下7個都市圈将會備受年輕家庭的青睐。
首先就是京津冀地區,該城市圈入圍不僅僅是因為有首都北京的存在,更是因為多地的協同發展已經創造了一個較為發達的經濟體系。
北京作為多朝古都,曆史文化氣息濃厚,加之品牌企業林立,一直都是國内年輕人旅遊和定居的選擇。
天津雖然在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但是靠着其北方第一大港口的實力,還是能夠在未來持續産生發展動力。
而河北更是由于礦産能源企業豐富,農副産品的生産加工體系完善,能夠承擔起京津冀地區的物資輸送重擔。
因此總體來看,京津冀地區擁有分工完善且體系嚴密的發展模式,未來成為多數人定居的地區也無可厚非。
而第二個都市圈就是珠三角城市群,在這裡有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等南方經濟強市,靠着珠三角城市群的發展,廣東已經持續32年拿下GDP全國第一的稱号。
而且随着大灣區經濟的協同發展,這個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未來勢必會容納更多的外來人口遷入。
第三大城市群就是長三角城市群,該城市群比較特殊,涉及到了4個省市和26個城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
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整個長三角地區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25億人,未來随着蘇州、甯波這類明星城市的繼續發展,這裡吸納的人口總數将會更多。
而且長三角地區是國内唯一一個增長潛力持續不斷的地區,這裡既有上海、杭州和南京這樣的頭部經濟城市,後續還有蘇州、甯波以及無錫等城市填補經濟空白,整個地區呈現出了一種你追我趕的發展格局。
此次入圍的還有成渝城市圈,也就是成都和重慶,該城市圈的發展略有不同,它沒有京津冀那樣的互補發展模式,也沒有長三角那樣群雄并起的格局,如果硬要賦予它一個稱謂,那就是以成都和重慶為核心的“雙子星”發展模式。
縱觀該城市圈中的所有城市,似乎隻有成都和重慶能夠跟東部各大城市一較高低,周圍的巴中、内江等幾乎都是人口流失的重地。
不過這也造就了成都重慶規模越來越大的局面,因此未來該地區也有望成為多數人湧入的城市。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此次西安和鹹陽這兩個城市圈也順利入圍,這兩個西北城市在國内的存在感并不能跟上海、廣州相提并論,為何此次還可以入圍呢?
其實還是因為西安作為西北内陸僅存的特大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目前該地區人口已經突破了928萬人,未來破千萬成為超大城市幾乎指日可待。
而且西安和鹹陽都有悠久的曆史文化,像近年爆火的“大唐不夜城”、“兵馬俑文化”等都是西安和鹹陽的主打招牌。
況且作為西北内陸城市,兩地正在緻力于全面開發新産業,吸引人才入駐,未來成為人口聚集的主要城市圈也理所當然。
此次入圍的還有武漢和長沙城市群,中部地區的兩大省會都已經成為了特大城市,兩地全部人口已經突破了2000萬人。
随着中部地區經濟的持續崛起,武漢和長沙未來也會吸引更多的外來人口入駐。
最後被揭曉的就是鄭州了,作為中原大省河南的省會,鄭州的交運線路非常發達,這就意味着該城市将會因為人口大規模流動而成為經濟繁盛區域。
未來鄭州靠着四通八達的交通線,勢必會成為北方又一個人口密集城市。
關于未來國内的人口分布,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