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是行測中一個重要的模塊,雖然在各種考試中資料分析都在試卷的最後,但是俗話說“得資料分析者得天下”,也能夠說明資料分析在考試中的重要性。資料分析的題型包括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比重、平均數等,其中增長量一直是資料分析中的一個重要考點,而增長量的題型大體分為兩種:增長量的計算和增長量的比較。今天,孫老師就跟大家聊一聊增長量如何進行比較大小。
(一)給出現期量和基期量
【例1】以下幾個年份中,國有建設用地供應面積同比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A. 2010 B. 2011
C. 2012 D. 2013
對于材料中給出現期量和基期量的題來說,通常的再簡單不過了。各位小夥伴聽好啦,這類問題通常不需要計算,通常直觀能夠看出柱子之間的高度差,從而能夠判斷出增長量的大小。
(二)給出現期量和增長率
2013年1~9月,蘇南、蘇中、蘇北地區生産總值分别為26273.1億元、8426.8億元、9784.8億元,同比分别增長10.2%、11.9%、1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1762.9億元、4900.9億元、4829.0億元,同比分别增長9.2%、13.1%、14.5%,蘇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3.0個百分點,沿海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52.9億元,同比增長14.2%,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7個百分點。
【例2】2013年1~9月,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最多的地區是:
A. 蘇南地區 B. 蘇中地區
C. 蘇北地區 D. 沿海地區
對于材料中給出現期量和增長率的題來說,可以用現期量與增長率的乘積大小來判斷增長量大小關系,乘積大說明增長量大,乘積小說明增長量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