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與《瓦爾登湖》
《 瓦爾登湖 》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
《瓦爾登湖》美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徐遲
《瓦爾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一部自力更生、簡單生活的指南;綠色經典文庫的範本;西方環境科學名著之一;構成美國性格的10本書之首......
《瓦爾登湖》曾被譽為“塑造讀者人生的25部世界首選經典著作”。
《瓦爾登湖》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是美國現代文學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範之一。本書記錄了梭羅隐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異曆程,也是梭羅的人生觀和自然觀的完整體現,梭羅的人生是一種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人生。在瓦爾登湖,梭羅真正回歸到生命的本質,他重新認識自己,從容地面對生活,卸卻了一切繁華绮麗,反璞歸真,回到一種最為簡單、樸素、純淨原生狀态中。不得不佩服梭羅的勇敢,他甘願放棄優越而富足的城市生活,追求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在瓦爾登湖,親手搭建小木屋,親自耕耘,播種、種植作物,自給自足地生活,在澄靜的瓦爾登湖,濾淨自己思想的雜質,使生命變得更為深邃、純淨和美好,通過他的《瓦爾登湖》,能夠領悟到他對生命意義最深刻的思考,透過他的文字深深體悟出“最高貴的心靈,是最能知足自滿的”。沒錯,因為“最高貴的心,有着最高貴的滿足。”
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谛--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梭羅的研究專家哈丁說,《瓦爾登湖》至少有五種讀法:1.作為一部自然的書籍;2.作為一部自力更生、簡單生活的指南;3.作為批評現代生活的一部諷刺作品;4.作為一部文學名著;5.作為一本神聖的書。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書中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打動了衆多讀者。——英國《西敏寺周報》在梭羅筆下告訴我們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簡樸和節儉,一種不僅為了今人還要讓後代人生存、發展的生活方式。——著名環境文學作家 徐剛一直在尋找他,不經意撞入眼簾時卻是如此陌生--居然無法安靜下來,也許現在真的不能進入他的靈魂深處,然而,肯定會有一天,靜靜地、靜靜地……——青年作家 落思喧嚣的世界,人們疲憊奔波于生活。不經意地,看到了這一泓清澈,終于明白--生命的真谛在這裡,享受一片安靜,咀嚼自然美麗!——青年作家 方舟每日的繁忙生活讓我們忘記了思考的重要性,夜晚,在台燈下面,靜靜地讀《瓦爾登湖》這本靜靜的書,一切的喧嚣都變成了過眼雲煙。心中隻有美麗、純潔……——環境學家 郭慧
夢中的瓦爾登湖在我還未接觸梭羅的《瓦爾登湖》之前,我從有關書刊上了解到這本書作為綠色經典文庫的範本,不管從思想上還是文字上都有着不可磨滅的價值。面對湖,生命是美好的,思想也會美好。梭羅面對着湖、眺望着湖,他更會思考、沉思。現在,仿佛我就站在瓦爾登湖清澈的湖畔,看湖上微起的波紋,湖岸的釣者,四周搖曳的楓樹,思緒停滞了,沉醉于瓦爾登湖的意象中。亨利 .梭羅(1818-1862),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150年來,他的思想激勵了尋求返璞歸真的人。2006年,梭羅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65位)。
1818-生于美國馬諸塞州的康科德,畢業于哈佛大學,在擔任了數年中學校長之後,毅然決定以作詩和闡述自然為終生事業。他受超驗主義領袖作家愛默生影響很深。1845年,28歲的梭羅撇開金錢的羁絆,在愛默生的林地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餘。
《瓦爾登湖》一書就是那一段林中所見所悟的記錄。梭羅是獨特的詩人,人類學作家,他經常從自然的角度來觀察人,認識人,糾正了許多資本時代急躁、盲目的觀念。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将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實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複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麼的焦慮來擾亂内心的甯靜。梭羅對工業文明、喧嚣社會擠壓人類、侵蝕人性心懷憂慮,他認為人類隻有過簡單淳樸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輕松和愉悅。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适宜人們在其中進行觀察、思考和寫作。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裡呼聲。梭羅通過《瓦爾登湖》,将哲學小冊子難以達到目的的哲學思想,變成了處于迷惘狀态的人們的生活指南。
梭 羅 名 言 (部分來自《瓦爾登湖》):
1、如果一個人能滿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幸福生活的必需品一般都不缺少,缺少的隻是一顆笃定安甯的心靈。
2、多餘的财富隻能換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靈的必需品是無需用錢購買的。——安甯不需錢,隻需清欲念。
3、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産生智慧,才能産生想象力。——親近自然就是親近自己的心靈,遠離自然也就遠離了自己的心靈。
4、有時間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至樂無物,至精無形,内心越豐盈越能品嘗到生活的甘露。
5、大多數人,即使是在這個比較自由的國土上的人們,也僅僅因為無知和錯誤,滿載着虛構的憂慮,忙不完的粗活,卻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智者無憂,庸人自擾,追逐的是錯誤的所以苦惱。
6、我甯願獨自坐在一隻南瓜上,而不願擁擠地坐在天鵝絨的座墊上。——内心越盛大,外物越淡泊。這也是崇尚自由之人的理智選擇。那句:甯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的論斷說明其價值的颠倒内心的失調。
7、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孤獨靜處讓人得以安頓心靈思考生命。
8、清晨的散步是對一整天的祝福。——清晨的氣息與生機讓人歡愉。
9、如果我真的對雲說話,你千萬不要見怪。——詩人的浪漫情懷。
10、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迷失自我才生出孤獨,想要快樂生活先要激活自由的心靈。
11、如果一個人和他的同伴沒有保持步伐,也許是因為他聽到了另一種鼓點。就讓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 進,無論他走得多快、多慢或多遠。——方向比速度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
梭羅論沉思:
12、心靈永遠是缺乏經驗的。——心靈最易迷失。
13、有時生病是有益于健康的。——平時難以停下匆忙的腳步,借小病之機得以休整身心。
14、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請給我真理。——真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層次,人的使命就在于追随真理。真,是一切美好的本源。
15、如果要避免不潔和一切罪惡,你就熱忱地工作吧,即使是打掃馬廄也行。——無所事事,故好生事。不思奉獻,便是惡源。
16、不要以複雜的方式來解決簡單的問題,不要以多餘的錢和精力去購買多餘的東西。——素簡至上。簡靜清安。
17、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聽從内心深處的聲音(本心 初心 愛心),毅然去做那些不做将會後悔的事。
18、人類已成了他們的工具的工具。——一切都是提升生命的工具而非刑具,貪執什麼,什麼就是束縛生命的枷鎖。
19、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沒有一個可以容忍的擺放它的星球?——世界,隻是一個人的處所;思想,才是一個人的世界。
20、世界隻是我們的想象的畫布。——世界是人心的影子,而非實質。
21、大多數人在安靜的絕望中生活,當他們進入墳墓時,他們的歌還沒有唱出來。——真正的幸福從覺悟開始。
22、不要雇一個為錢而替你工作的人。——一點沒錯,雇用這樣的人還不如機器。
23、我們能夠愛的人,我們也能恨他們。而其餘的人,則對我們無關緊要。——本來無恨,愛的深了便有了恨。
24、即使在天堂,挑刺的人也會找到刺。——抱怨是自私的專利,想要抱怨總能找到理由。
25、許多人釣了一輩子的魚,卻不知道他們釣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魚。——人們為了活着而生活,不知生活為了什麼。
26、等到我們迷失了,我們才會開始了解自己。——一個人失去純真的時候,也就是迷失自己的時候。找回純真才能找回遺失的美好。
27、多餘的财富隻能買來多餘的東西。——私産隻是數字,沒有價值。
28、大多數的奢侈品和許多所謂的生活便利品,不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對人類的進步是一種阻礙。——奢侈與虛浮為伴,美德與簡樸為鄰。社會文明程度在于公民的道德程度。沒有精神文明的引領,物質越豐盛越接近覆滅。
29、絕對而言,财富越多,美德就越少。——過多的财富會助長物欲,物欲升高,品德就會降低。
梭羅論行動、生活:
30、富裕是全然體驗生活的能力。——如是,真正的富足在于内心的豐富。失去對真與美的知覺能力便是一個人最大的貧瘠。
31、充滿自信地追求你的夢想!去過你夢想中的生活。當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宇宙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至道無難,唯嫌揀擇。道在純粹,雜則多,多則擾,擾則亂。
32、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轉動世界。——心迷随境轉,心悟境随心。駕馭自心,就能轉動世界。
33、我們的生活都被耗費在細節上……簡單,再簡單。——越簡單越心安。簡單無雜即是生活禅。
34、不要回頭看,除非你想走回去。——活在當下,不要住進消逝的鏡像裡。
35、任何事物的代價等于你用多少生命去換取它。——警世之鐘,“重物者輕生”,看重外物就會漠視生命(身心靈)。
36、天堂在我們的頭上,也在我們的腳下。——道在心中,路在腳下。知行合一,本源必達。
37、你必須活在當下,乘着每一個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們的機會之島上尋找另一片陸地。沒有别的陸地,除了這一生,沒有别的生命。——此岸亦即彼岸,當下就能解脫。
38 、愛就是試圖去将夢中的世界變為現實。——愛能解放自己,愛能創造奇迹,有愛,一切皆有可能。
39、生命并沒有價值,除非你選擇并賦予它價值。沒有哪個地方有幸福,除非你為自己帶來幸福。——唯有覺悟,人生才有價值;幸福不在别處,隻在感恩的當下。
40、我們最真實的生活是當我們清醒地活在自己的夢中。——相對于靈明本性,人生就是一場夢,無明的人生是昏漠的夢;覺悟的人生是清醒的夢。
41、我們必須學會再次醒來,并讓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機械的幫助,而是靠對黎明的無限期望。——志歸本源者不會留戀沿途的風景,保持清淨本性才能保持清醒。
42、青少年時準備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橋,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宮殿或廟宇。活到中年,終于決定搭一個棚。——簡單純樸才能讓你看清人生正确的方向。
43、一本真正的好書教給我的遠不止隻是閱讀它。我必須很快将它放在一邊,然後按照它來生活。我始于閱讀,終于行動。——真正的經典啟人智慧導人走上自由的覺悟之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44、于身體有益的是勞作,與靈魂有益的是靈魂的工作,于兩者都有益的是為他人工作。——“外其身而身存”,走出自我-解放自己,給出愛心-快樂自己。
45、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的越多,擁有的越多。心寬能容得天下。
46、那裡(學校)什麼都教,什麼都練習,隻是不教生活的基本也不練生活的藝術。——“僅憑知識和技巧并不能給人類帶來幸福和尊嚴”—愛因斯坦。處世的智慧 生活的藝術皆需從修養中體悟。
47、在别人的銅錢中,你們生了,死了,最後葬掉了……——“别人”用的好,沒有什麼東西你能抓住的,追逐物質,終是一場空忙。
48、我們已經在塵世造好府邸家宅,随後就造冢墓墳地。最傑出的藝術作品都表現着人類怎樣從這情形中逃出……——直面生死,生當覺悟,死方無憾。
49、人并不是都喜歡車站哪、酒吧哪、會場哪、學校哪、雜貨店哪,雖然在那裡人們常相聚;人們倒是更願意接近那生命的不竭之源的大自然……——大自然是每個生靈的母親,一旦遠離就會迷失和孤寂。
50、活過每一個季節;呼吸空氣,喝水,品嘗水果,讓自己感受它們對你的影響。——融入自然,品味自然;契合當下,體驗當下。
51、我的生活至少有這個好處,勝過那些不得不跑到外邊去找娛樂,進社交圈或上戲院的人,因為我的生活本身就是娛樂,并且它永遠新奇。——心靈之泉汩汩不絕。
52、眼前的痛苦之沉重也說明着過去經曆的甘美。悲傷的時候,多麼的容易想起歡樂!冬天,蜜蜂不能釀蜜,它就消耗已釀好的蜜。——“享福了福,福盡悲來;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53、最大的收獲和價值遠不能受到人們的贊賞。我們很容易懷疑它們是否存在。我們很快把它們忘記了。它們是最高的現實。也許最驚人、最真實的事實從來沒有在人與人之間交流過。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實的收獲,就像朝霞暮霭那樣難以捉摸,無法言傳。那是我抓到的一點兒星塵,一片彩虹。——心得領悟才是真正的得,然而卻難以言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
54、我們被迫生活得如此認真,敬畏自己的生命,拒絕任何可能的改變,我們說,這是唯一的方式;而事實上,經過圓心能畫出多少直徑,就有多少生活方式。——人生有無限可能,改變心态(圓心半徑)就能改變人生。
55、人類,猶如一支浮标,任何風浪也無法使它沉沒。——隻要信念不失,人生就不會沉沒。56、再也沒有哪件事比全心全力提升人生(人格)更令人鼓舞的了。——修為自己升華心靈是獲得幸福走向光明的唯一途徑。
57、最高貴的心靈,最能知足(物質層面)。——知足來自心靈的充實精神的豐富,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懂得知足,感恩本身就是高尚。所以越是高尚的人越會知足。
58、我雖不富甲天下,卻擁有無數個豔陽天和夏日。——妙語,做一個精神富翁才能體驗美妙人生。
59、向善是唯一永遠不會失敗的投資。——全德則無失,歸真則不敗。
60、短暫人生因思想豐盈而臻于完美。——思想決定境界。人生應當修為→升華→超越,為理想而生,為使命而活。如此,人生得以圓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