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7 00:25:20

◎ 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在過去的5年,我國各行各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核電技術’創新被在大會報告中重點提到,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号’在海内外成功商運并批量建設,标志着我國跻身世界核電強國,将帶動相關制造産業‘走出去’。”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後,中核集團“華龍一号”副總設計師劉昌文激動地告訴記者。

如今,作為核電領域大國重器的“華龍一号”已成為一張高科技的“國家名片”,走向世界。而在祖國各地,還有許多“大國重器”及他們的建設者們正沉浸在黨的二十大時光裡。

“鶴舞金沙”,打造中國水電“國家新名片”

10月16日上午9時,白鶴灘水電站報告大廳就已坐滿了人。150名業務骨幹及黨務工作者守候在大屏幕前,等待着黨的二十大開幕。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1

白鶴灘水電站職工在報告大廳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白鶴灘水電站供圖

“作為‘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師,在生産一線聆聽作報告,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白鶴灘建設部黨委書記、副主任何炜言辭懇切,他說,“在報告中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對我們水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過去幾年,在橫斷山脈的深山峽谷間,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白鶴灘水電站翩然“亮翅”,夢圓金沙江,驚豔了世界。能夠參與、見證這一大國工程的建設,何炜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作為當今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成為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也是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能源引擎,體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先鋒。”何炜說。

10月14日,白鶴灘水電站傳來好消息,12号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白鶴灘水電站投産發電的第13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而在二十大開幕當天,3000多名工程建設者堅守一線,朝着16台百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産發電的目标繼續奮進。

随着白鶴灘水電站投産發電,長江之上,六座梯級電站“連珠成串”,組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何炜說,“六座‘大國重器’不僅将滾滾江水變為清潔電能點亮千家萬戶,還成為築牢長江流域防洪安全、航運安全、生态安全、水資源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基石。”

“神箭待命”,建造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

10月16日,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高大的發射塔架巍峨矗立,即将托舉夢天實驗艙升空的長征五号B火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靜待出征。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2

長征七号遙6運載火箭發射隊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供圖

上午10時,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号B、長征七号、長征二号F三支火箭發射隊全體隊員各自集結,集體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

在報告中提到十年間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特别是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等取得重大成果,讓全體隊員備受鼓舞。

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造已進入收官階段。按計劃,年底前長征二号F、長征五号B、長征七号三型運載火箭将實施三次發射任務,完成載人航天工程各階段發射任務。目前,執行上述任務的火箭均已進入發射場,在進行發射前的準備測試工作。

“重器潛海”,叩開中國能源寶藏的大門

中國南海碧波之上,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産儲油平台——“深海一号”格外醒目,這座鋼鐵巨人每天将10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從海底1500米源源不斷地開采出來,送抵千家萬戶。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3

“深海一号”氣田員工在中控室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中國海油供圖

10月16日上午,“深海一号”氣田持續穩定生産作業,現場員工100餘人在氣田黨員活動室、餐廳、中控室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直播。

談到觀看的學習感受,中國海油“深海一号”氣田總監袁圓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新時代的十年來,他親眼見證了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重大進步。

“從對外合作到自主探索,中國海洋石油工作者在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不斷奮發,成功建造出‘深海一号’生産儲油平台,推動我國海洋油氣開發實現了從300米水深到1500米水深的曆史性跨越。”袁圓說。

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深海一号”氣田成功實施氣田投産後首次水下設施全面檢測,運用機器人對水下生産系統、平台船體、系泊纜系統等進行全面“體檢”。袁圓介紹說,“這次水下檢測效果說明氣田處于良好運行狀态、再次驗證了我國自主掌握深海油氣開發生産技術的可靠性。”

面向未來,“潛入”深海的腳步不能停歇。中國海上石油工作者正以“深海一号”為重要樞紐,積極推動陵水25-1等深海氣田的開發,推動南海萬億大氣區建設從藍圖變為現實,以更好地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港)日益增長的清潔能源需求。

“核電商用”,築牢國家安全的基石

10月16日上午,中核集團福清核電各黨(總)支部,在“華龍一号”示範工程現場值班室、會議室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當在報告中提到包括核電技術在内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成果,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時,作為我國核電事業建設的參與者,大家激動又自豪。

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大國重器旁的二十大時光)4

“華龍一号”黨員與青年代表在示範工程現場值班室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中核集團供圖

“在未來工作中,我将始終在思想和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立足崗位,用心用情,确保‘華龍一号’示範工程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用紮實的工作築牢國家安全的基石。”作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首堆——“華龍一号”的機組守護者,福清核電運行三處黨總支書記董恩興聽完二十大報告後激動地對記者說,他将帶領團隊不斷創造卓越的運行業績,擦亮“華龍一号”這張國家名片。

劉昌文告訴記者,“華龍一号”的科研曆程和當今激烈的國際競争,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各行各業必須獨立自主,加倍努力,夜以繼日,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 封面圖來自新華社

來源: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