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解決養老問題?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1年,“完善傳統服務保障措施,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服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養老依然是代表委員關注的民生話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兩會解決養老問題?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1年,“完善傳統服務保障措施,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服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養老依然是代表委員關注的民生話題。
建立職責清晰、管理集中的老齡事務部門系統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提交了三份關于“養老”的建議,其中,建議新設立一個直屬國務院的老齡人口事務部,協調和監管如中國老齡協會、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老齡管理機構的工作,從而建立職責清晰、管理集中統一的老齡事務部門系統。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受訪者供圖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上升至1.7億人,占人口總數的12.6%,僅在2019年這一年中,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就增加了900多萬。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達3.8億,占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億,占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方燕表示,從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管理職能來看,缺乏專門權威的老齡機構。她舉例,衛健委除承擔原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職責外,還需承擔其他職責,無論是從人員配置還是時間精力上,均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民政部養老服務司承擔老年人福利工作;人社部的養老保險司承擔拟訂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補充養老保險政策等職責,各職能部門缺乏統一權威的領導機構來組織、協調老齡人口事務。
省、市、縣區三級老齡工作機構設置也不盡統一,有的是獨立設置,有的設在民政部門,有的歸口民政部門管理但獨立開展工作;從機構性質來看,有的是公務員管理、有的是參公管理、有的是事業單位;從工作實踐來看,這種“小馬拉大車”式的機構設置和幹部配備,實難履行推進老齡人口管理的職能。另外,職能任務也不明确。
她建議,成立老齡人口事務部,專注老齡人口問題。由老齡人口事務部根據老齡工作的具體工作領域下設各處,将政府現在各職能機構所承擔的老年人口管理與服務職能分離出來,進行統一管理,并理順機構編制。當前基層老齡機構最大的問題就是編制混亂、地區差異大。在成立老齡人口事務部的前提下,各級設立相對獨立機構,納入公務員或參公管理。
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和職業教育投入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陝西省委會副主委、陝西步長集團董事長趙超表示,随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對管理、服務、護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但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相關高校的畢業生大多不願到養老機構就業;現有從業人員特别是一線護理人員基本為農村留守婦女,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護理知識和能力,難以保證服務質量的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陝西省委會副主委、陝西步長集團董事長趙超。受訪者供圖
他建議,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教育體系建設。發布養老服務業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引導和鼓勵職業院校增設老年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健康管理、康複治療技術、康複輔助器具應用與服務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點。通過實行單獨招生、增加招生計劃等,逐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通過國家獎助學金、社會捐助等資金支持,吸引學生就讀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養老服務類職業院校,規範并加快培養養老服務專門人才。
依托職業院校和養老機構重點建設一批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重點支持一批有條件的學校開展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改革試點。鼓勵和引導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材、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重點環節進行改革,建成一批教育觀念先進、改革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專業點,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建設整體水平。
建議加快推動智慧養老進社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适應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更多智能設備進社區,拓展和深化智慧養老服務。
李彥宏建議,加速實現與老年人相關的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設備智能化,通過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等智能設備,幫助老年人對健康醫療數據進行收集與跟蹤,從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加快建設搭載在智能設備中的适老化綜合管理信息服務平台,打通社區服務資源和衛生醫療資源,面向老年人提供家醫服務、慢病管理、緊急呼叫等綜合服務。
引導企業擴大适老化智能設備供給,全面普及以語音為核心,結合眼神、手勢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将其搭載到老年人常用的設備中,讓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都能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依托人工智能産品和技術,在具備條件的城市選擇老年人較多、陪護需求較高的社區進行智慧養老試點。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