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5:20:38

這是【朱小鹿】第139期真實人物故事

口述:Chloe

編輯:朱小鹿&徐羊羊

我叫Chloe@馬來西亞女孩Chloe,來自馬來西亞,祖籍福建。

在我的老家馬六甲,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生兒當如蘇丹賢,生女當如漢麗寶”。

據說明朝時期,皇帝将漢麗寶公主許配給馬六甲蘇丹滿速沙,皇帝準備100艘船,挑選500名面容嬌俏的官家千金,作為公主的侍婢,随行到馬六甲。

當這支“送嫁大隊”來到馬六甲時,所有前來圍觀的平民百姓,都被漢麗寶公主的盛世美顔傾倒。

就連滿速沙,也被漢麗寶的天姿國色迷得神魂颠倒,他專門開辟一座山給漢麗寶建宮殿,這座山叫做“三寶山(三保山)”。

馬來文把它叫做“Bukit Cina”華人山、中國山。

随着兩國聯姻,中國移民逐漸融入馬來西亞文化,之後繁衍生下的後代,就成為今天所說的“峇峇娘惹”。

經過幾百年的洗禮,兩族人在生活、語言、文化上漸漸融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人文結晶。

而我作為第四代華裔,也是一位娘惹後人。

很多人覺得“娘惹”身份很特殊,但其實對我來說,真正特殊的是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經過演變和傳承,它從先輩心裡,一直流傳到後輩指尖,并且伴随我們一生。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

我的中文名字叫郭蔚恩,出生于1995年。

我的祖籍是中國福建惠安,清朝時期,馬來西亞屬于英國殖民地。

在那個殖民時代,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工造鐵路,于是把清朝沿海的人民哄騙到馬來半島做苦力。

這也是最悲慘的一代人,他們乘坐着舢闆或木船,冒着生命危險,背井離鄉下南洋。

當時海上條件非常惡劣,不僅缺衣少食,最慘的是感染疾病,也得不到救治,很多人在航行途中,就消失在茫茫大海裡。

剩下幸運的人來到馬來西亞後,就被指定去做勞工搬石頭,他們勤勤懇懇付出,許多回不到中國的人,隻能落地生根。

曾祖母曾告訴我,我的祖先當年抱着媽祖的神像,坐着船,經曆重重困苦,最終漂洋過海來到馬六甲。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2

(我的紅狐狸玩偶)

和大部分漂洋過海的華人先輩一樣,我家族也是南洋勞工,從捕魚開始做起,到後來逐漸變成世代經商。

而我的祖先憑借自己的努力,在異國他鄉,為後代建起一座家廟,也就是我們家族的祖屋。

這座家廟至今還在,每一年,我們都會回去祭拜祖先和神明。

直到我外公這代,他也是商人,做電子衡器起家。在過去,我的家族條件屬于中等偏上。

到我父母這一輩,基本上每家都經營自己的小生意,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生活富足。

我本身作為第四代華裔,生活在一個安樂的時代。但我一直沒有忘記華人的傳統。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3

我從小跟外公外婆長大,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過農曆新年。

因為這是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全家老少都能聚在一起吃飯聊天。

每到大年初一,外婆就會提醒晚輩,禁止做打掃,灑水等忌諱的事,否則一整年下來就會諸事不順。

雖然我有時候也會質疑外婆迷信,但是為了不受責備,我也是甯可信其有,畢竟這也是先人留下的傳統。

農曆新年最熱鬧的時刻,當屬初九。

因為馬來西亞有許多福建華人,他們把這一天視作玉皇大帝的生日。

每到初八晚上,我家就會打掃衛生,長輩們制作龜粿,發粿作為貢品。

每一個龜粿都是龜紅色,長輩把它們打造成龜甲印,象征長壽。

節日前,全家老少都會守歲,一直到午夜。

每到初九早晨,各家還會放鞭炮,到晚上放煙花,整條街非常熱鬧。

作為娘惹後裔,我小時候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娘惹糕點。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4

(我和我的家人)

我的曾祖母,特别喜歡給晚輩做娘惹糕點,烹饪娘惹美食,我特别鐘愛娘惹粽。

它和鹹肉粽口味完全不一樣,口感偏甜但又帶着鹹香,尤其是和白胡椒味融合,獨具南洋風味。

我小時候很頑皮,每當曾祖母烹饪的時候,我在旁邊有模有樣地學習她的做法,看似給她搭把手,實則是搗亂、偷吃食材。

曾祖母的佳肴承載我整個兒時的味道,我吃過最好吃的娘惹粽,是出自于曾祖母之手。

然而,很遺憾的是,曾祖母的很多佳肴秘方,我們都沒有繼承。

随着曾祖母過世,我再也沒有吃到記憶中的味道,這大概也是許多娘惹文化失傳的原因。

又或許我們鐘情的不是某種味道,隻是懷念某種情結。這也是很多華人共有的特質。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5

我的老家在馬六甲,這裡是峇峇娘惹最早形成的地方。

但是在馬來西亞,峇峇娘惹的身份并沒有什麼特别。

因為“峇峇娘惹”不單指當年華人移民和馬來人所生的後代。

還有一部分,是和印尼人,尤其是來自印尼爪窪女性的後代。

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屬于娘惹後裔。

但是對于華人來說,不管走多遠,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

我家因為做橫器生意,屬于橫器經銷商,大部分橫器都是從中國進口。

外公每年都會到中國的國際橫器展參觀,有時是看貨,有時是聯系工廠,幾乎每一次我都會陪同。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6

(我大學畢業時拍的全家福)

新冠疫情前,外公會到福建惠安探親。

記得有次,外公和家人一起去惠安,當時的情景就像大型的認親現場一樣。

親戚們早早地就出門迎接,老人們坐在一起聊着輩分,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雖然平日聯系不多,但是血脈之間的連接,讓家人們沒有隔閡,格外溫馨。

外公回馬來西亞的時候,福建的親戚們贈送很多當地的土特産,就像是中國年輕人過年從老家返程一樣,父母會大包小包的塞很多家鄉的東西。

親戚們還特地囑咐外公,把這些禮物帶回家,一定要給我們這些孩子,這給我帶來很多莫名的感動。

雖然有很多親人遠在中國,有的人也從未見過,但我卻有一種骨肉相連的感情。

因為隻有知道生命緣起何處,才能知道腳步邁向何方。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7

從我出生開始,漢語就一直伴随我,可以說這種好感是從小耳濡目染的。

小時候,我的外婆會跟我講廣東話,外公會和我說福建話。

我雖然身在馬來西亞,但是一直用漢語交流。

我從七歲開始,便去了中文學校,我在中文學校接受過12年正統華文教育。

我所在的華人小學,都是以中文作為媒介進行教學。

從小我就用中文學習數學、曆史,科學。

比較特殊的是到了中學,我沒有選擇馬來西亞的國立中學,而是進入光華獨中。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馬來西亞的國立中學,以馬來文為主。

在社會獨立發展的過程中,為讓華人後裔保留母語的權利,華人先輩們用畢生努力,争取到合法建立中文中學的權利。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8

(我高中時的照片)

他們讓更多的華人後裔接受完整的漢語教育,從而讓整個中華文化得以發揚。

我們把華人中學簡稱“獨中”。

而我就是在這樣一所中學裡,不僅學習專門的學科知識,甚至還可以學習中國曆史。

我還訓練六年即席演講和辯論。這裡培養我對表演和演講的興趣,也是這裡激發出我對舞台的渴望。

同時學校也有很多關于中華文化的社團活動,比如象棋,舞獅舞龍,傳統舞蹈,揮春等等。

我們有舞獅舞龍,而且至今都在積極培訓後輩傳承這門藝術。

在這樣充滿中華傳統和藝術氣息的環境下成長,我覺得很幸運。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9

我從中學時期起,就夢想未來當電台或者電視主持。

然而,我上大學後選擇的卻是工商管理。

首先是因為家裡經營生意,這樣以後也可以給家裡的公司幫忙。

其次是當時自媒體還不發達,家人們的思想也很傳統,他們覺得念傳媒不靠譜。

最後我還是聽從家人的建議,選擇工商管理。

然而我很感謝當初自己的選擇,因為大學時期所學的知識,在後來全部運用到我的工作中,并且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

大學畢業後,我先是進入廣告領域工作,大概工作兩年後,我厭倦坐在辦公室裡,重複日複一日的工作。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0

(我在馬來西亞街頭)

馬來西亞的工作環境和中國相比,競争沒有那麼大,工作節奏也會更緩慢,長此以往,基本上一眼就能看穿未來。

但我更想做些有挑戰的事情,像華人先輩那樣,創造屬于自己的榮耀,不想對現實妥協。

就像著名的華裔女演員劉玉玲曾說:

“你可以選擇坐在那裡抱怨這裡根本就不适合我,也可以去冒險,去實現夢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還有什麼。你的眼界越開闊,你就會越清楚自己的位置。”

偶然的時機,我的同學帶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我的朋友李明豫也是做自媒體,正經營着馬來西亞一個著名的華人頻道,叫做亞洲紅點傳媒。

他給我介紹這項工作後,我發現自己很喜歡。

我在學生時代念書的時候,就很喜歡讀曆史。

不論是馬來西亞曆史,還是世界曆史,或者華人曆史,我都會浏覽。

所以我選擇在自媒體上做曆史文化題材,經營關于世界華人曆史的小頻道。

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題材,受衆也不大。

如果單純從收益角度,很多人肯定會選擇更賺錢的項目。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1

(我收到的禮物)

但是我最後選擇“世界華人曆史文化”作為自媒體内容主軸的原因,是希望我們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中華文化現在代表一個民族,它已經走向世界。

就像散落的珠子,随地亂滾,中華文化就是那根柔軟又堅韌的細絲,将珠子連接起來。

不論是否已經入籍其他國家的華人或者華僑,都是在這種文化的連接中長大。

加上我自己本身熱愛曆史文化,我不想隻了解自己的文化,也想了解别人的文化。

人本來就是曆史的存在,要開創曆史,必先學會承接曆史。

所以,當我選擇自媒體的内容方向時,我的心裡有聲音告訴自己,一定要去分享自己民族的曆史文化故事。

把不起眼的曆史故事,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釋給觀衆,我覺得很有挑戰性。

在分享故事的時候,我也遇到很多困難,因為受衆群很小,我好幾個月都是入不敷出。有時候也會質疑自己的選擇。

此外,我的外形也不亮眼,也沒有誇張有趣的表演,我就隻有一張愛說故事的嘴。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2

(馬來西亞的夜晚)

在我講故事的時候,總會有聲音攻擊我的長相和身材,攻擊我作為女孩子沒腦子,誤導觀衆。

甚至還有人認為我用華人的頭銜蹭流量,我也很生氣,很沮喪,甚至一度想放棄。

直到有天,家裡的長輩告訴我,我做的中華文化課題被他們的華人朋友轉發,并且稱贊我的視頻,每期新視頻他們都堅持觀看。

這又讓我感覺很值得,是喜歡我的人給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甚至在和喜歡我的朋友留言交流中,我也得到許多不同的靈感。

雖然我的自媒體平台很常會入不敷出,但因為偶爾的商務合作收入也會好一些。

于是在機緣巧合下,我決定經營網紅中介公司,來支撐自媒體的創造經費。

我會給中國的客戶們推薦合适的東南亞博主,共同合作推廣工作,協助客戶構思推廣方案等等,促進和中國的合作。

我每天面臨不同的挑戰,面對不同的人和事,接觸不同的曆史故事,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我在商務合作的過程中,也能近距離感受中國人的熱情,也感謝各位合作方的信任。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3

記得第一次到中國是2013年,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很熱情,建築物很有曆史特性。

疫情之前,我幾乎一年會到中國兩三次,有時候是陪外公看展,有時候是來旅遊。

我對中國朋友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好客。

記得有次來看國際橫器展,全世界各國的産品都有,主辦方不僅熱情的給我們介紹,更是帶我們到處走。

我們去特色的餐廳吃飯時,主辦方每頓飯都會點十幾道菜,我每天都吃到很飽。

此外,我還結交許多和外公差不多年齡的叔叔們,感覺他們很親切。

記得還有次,我被一些旅遊文化機構邀請到昆明,那次讓我真心感受到中國人的細心。

當時跟我同行的還有馬來同胞,因為穆斯林不吃豬肉,主辦方特别注意到這個細節。

尤其是食物方面,他們把每一道佳肴都确認過以後,才請我們食用,這也讓我同行的夥伴很感動。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4

(我在馬來西亞街頭)

因為在中國有很多特别的體驗,讓我更想在疫情結束後,來旅居幾個月,我想租個小房車,邊走邊用視頻記錄生活。

我想看看世界三大宮殿之一的故宮,也想去看看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還有人間天堂杭州。

我甚至還計劃當旅遊博主,把北京南京蘇州全走遍。

就像我的偶像博主房琪一樣,流浪于世界各個角落,接觸不同國家的群體,聽到不同的聲音,體驗不同的風景,給我的觀衆叙說更多的故事。

未來,我更希望可以成為東南亞著名曆史文化博主,準确來說,是希望成為世界華人曆史文化的傳播人。

這是【朱小鹿】記錄的第139個真實人物故事。

我覺得,真實自有千鈞之力,擁有感動和溫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講述出來,你就會減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樂分享出來,你就會得到兩份快樂。

如果你也想講述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請發私信給我@朱小鹿

馬來西亞華裔的故事(她是90後娘惹女孩)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