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是一部在檔期排片上很少出現在我們視野裡的電影,但是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斬獲的衆多獎項,使得這部電影不得不走進我們的視野。
身為一個上班族媽媽,我并沒有完整的時間來看完這部電影。我用三天地鐵上的通勤時間看完了這部電影,幾次忍不住流淚。
這是一個關于孩子的故事,直到最後一刻才看到影片的題目,它的英文名翻譯為:So long,my son!掀起許多内心波瀾。
有可能是當媽媽之後内心變得柔軟,所有關于孩子的事情都異常容易引起共鳴。後來偶然在網上看到了這句話,覺得甚是貼合——如果把人的一生拍一部電影,名字就是;我愛你,孩子!所有生為父母的人,打孩子出生一刻起,目光所及,所思所念,就再離不開“孩子”。
作為一部奪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的影片,它以獨有而巧妙的叙事方式,不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孩子的故事,更是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時代的波瀾起伏,展示了大時代裹挾下的小人物命運。知青返城、改革開放、計劃生育、國企改制、下崗風潮,成為中國發展曆程中留在一代人身上的深刻烙印。
王景春飾演的劉耀軍,詠梅飾演的王麗雲,兩個看似平凡的夫妻成為一代人的曆史縮影,他們真誠而質樸的演出卻也為他們赢得了演員生涯的至高榮譽。
影片有幾個點讓我極為感動。
第一個感動我的點,是夫妻二人的孩子去世。
因為一場意外,夫妻二人失去了他們唯一的孩子。在醫院最悲痛的環節,電影反而采用了無聲的處理,當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想起,我們反而更感覺到了那種無以複加的悲痛。
在耀軍和茉莉見面時,經他之口,用麗雲的話說出了兩個人的生活狀态——“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慢慢變老”。
讓我想到老家村裡已戶人家,兒子長到18歲時,在為家裡蓋新房時,确切來說是在蓋着為他成婚的新房,在做泥水活兒時因為地上電線漏電觸電而亡,那天之後,他的爸爸媽媽瞬間老了幾十歲,眼神裡再也看不見神采奕奕的光芒。老家的話說,這叫拔了“氣門芯”,說的就是這口活着的氣息,一洩到底了。
雖然說父母的一生是為了孩子在辛苦付出,這種辛苦付出何嘗不是活着的所有希望、勇氣和信心的來源。“失子之苦”是人生極大悲事之一,尤其是失去獨子,這種痛苦是無以複加的。
耀軍和麗雲夫婦是衆多失獨家庭中的一組。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生命真的就定格在了孩子離去的一刻。剩下的光陰過成什麼樣子已經不重要,無非是苟且而活,等待歲月變老,直至生命終結。
第二個點是當他們回憶可以再有一個孩子的時候。
故事采用了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在一步步的叙事中,我們知道了他們本來還可以再有一個孩子。
“計劃生育”這個深深影響一代人的國家政策,正在慢慢卷入滾滾的曆史車輪中,但是在彼時彼刻,它是以如此浩瀚的力量席卷了一代人的一生。
作為一名80後,我們的父母是那段曆史的親身經曆者。我的媽媽跟我講,在我出生幾個月,他就被村大隊拉去做了絕育手術。那些公職家庭想要留下一個孩子,即便孩子長到7、8個月大還要被拉去生生做了引産手術。在這個二胎全面放開的年代,這些似乎顯得不合常理,但是在那個年代就是強有力的存在。
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不容商量不容質疑,即便是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即使他的父母那麼想留住他,但是在那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這個如今看似平常的事情顯得是那麼得奢侈。
男主用拳頭重重砸在計劃生育的宣傳闆上,這是一種嘲諷、一種反抗。後來的特寫給在他砸出血的拳頭上,但即便流血也沒有阻擋了他們失去這個孩子。
這是影片第二次出現在醫院。親愛的孩子,你的父母愛你,不想失去你,但是卻無能為力。
第三個點是夫妻倆回去看望病重的海燕。
當他們看到長大的沈浩時,我哭了。
因為那個和浩浩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如果活着,也應該是那麼大了。之于耀軍、麗雲夫妻二人,他們是多麼想看到孩子長大的景象,如同眼前這個長大的小夥子一樣。
這一段看似平靜的見面,每個人的心中都波濤翻湧。
關于長大的樣子,關于孩子可能的人生,都隻能停留在夫妻倆的想象裡,無時無刻。
這一次的見面是救贖式的。
當海燕告訴麗雲,“我們有錢了,不怕,你們可以生了。”
這是壓在心底的多麼沉重的一個願望呀!當耀軍和麗雲失去孩子的時候,海燕的時間也在那一刻靜止,剩下的隻有深深的自責。
直到這一刻,她才得以解脫。她何嘗不是一個時代浪潮裹挾下的受害者,當年,她隻不過是一個抓計劃生育的婦女幹部。當自己的孩子害死别人的孩子,自己又使得别人留不下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這是多麼巨大的一種心理負擔,伴随一生。
我們多麼希望時間靜止,以所有人改過的機會、重來的機會。讓耀軍夫妻再生一個孩子,成了她一生都過不去的一個坎。
但是時間仍舊不緊不慢地的流失,該長大的長大,該老去的老去。
浩浩在一個孩子時因為自己的過失導緻最好的小夥伴死亡,他也自責後悔。當他把這一切告訴耀軍夫婦時,是他的一種解脫。
孩子時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一時逞強會給兩個家庭帶來如此大的傷害,但是生命終有涯。轉眼他也到了當時父母的年齡,這個痛苦他理解,但是無以彌補。沒有機會,沒有任何辦法。
失去兒子的父母當年并非沒有懷疑過,他們不想因為死去的孩子而怪罪另一個孩子。這一刻,沈浩在解脫的同時,他們也在舒一口氣。
他們希望眼前這個孩子浩浩走完他的人生。
這是原諒,也是對生命的寬容。
第四個點是影片最後收養的“劉星”給他們打來電話的時候。
這個時候,耀軍夫妻倆正在看着沈浩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新生命帶來的欣喜是真實的,但是這種欣喜之下似乎隐藏着另外一種失落或是希望。
這個時候,“劉星”的電話來了。對比之前的倔強叛逆,這時的“劉星”似乎懂事了。帶回了女朋友,即将平順地走在他的人生軌迹上。
耀軍夫妻此時是多大的歡喜呀,他們生活的希望瞬間騰起。他們要的不多,或許隻是一個有回應的付出、一個溫暖的守候、一個可以平庸但隻要平安的未來。
電影給我們一個溫暖的結局,隻是我們知道最後這個結局有多溫暖,夫妻倆有多欣喜,他們曾經就有多失落,多絕望。他們要的如此之少,但生命奪走他們如此之多。
現在他們也可以像所有擁有孩子的父母一樣,看孩子慢慢長大,結婚生子,共享天倫。
時間,似乎解凍,在生命中開始了長出了新的枝桠。
《時間都去哪了》歌中唱:“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打動人心的,是我們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刻才開始讀懂的父母對于我們的深沉的愛。
我們用一生都在傳遞着對孩子的愛,那種愛如此真實,伴随着時間延綿不絕,一直滑向生命盡頭。
,安小安:一個依然熱愛寫作的職場媽媽,看書看電影,也愛寫育兒成長。于柴米仰望雲端,歡迎交流共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