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膝蓋外側有持續的疼痛,特别是跑步運動員,這可能是髂胫束綜合征的症狀。這是一種經常由反複彎曲膝蓋的活動引起的傷害,例如跑步、騎自行車、徒步旅行和長距離步行。
骼胫束是一束厚厚的纖維,從臀部外側延伸到大腿外側和膝蓋,一直延伸到胫骨頂部。如果骼胫束太緊,可能會導緻膝蓋周圍腫脹和疼痛。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1](/uploads3/large/pgc-image/bf53400da22f46609ae2437733633c2a.jpg)
概述
- 髂胫束摩擦綜合征(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ITBFS)是跑步運動員膝關節外側疼痛最常見的原因。該綜合征由骼胫束(iliotibial band,ITB)在股骨外上髁表面滑動時的反複摩擦所緻,當膝關節伸展時,髂胫束移動至股骨外上髁前方;膝關節屈曲時,移動至其後方,并且在2個位置均保持緊張。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2](/uploads3/large/pgc-image/34929517edfa45799ee49c89e00ff464.jpg)
流行病學
- 跑步運動員膝關節外側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有報道在所有下肢損傷中,其發病率高達22.2%。
發病機制
- 髂胫束是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 lata, TFL )肌腱部分的延續,并有部分外側臀肌參與。
- 髂胫束遠端在其止于胫骨結節前,跨越并附着于髌骨外側緣和髌骨外側支持帶。
- 在跑步周期中,足剛觸地後,髂胫束後緣與股骨外上髁表面碰撞。這一“撞擊區域”發生于膝關節屈曲30°或略小于30°的位置。
- 反複刺激可能引起慢性炎症,特别是在骼胫束後部纖維之下。在股骨外上髁表面,後部纖維被認為比前部纖維更緊張。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3](/uploads3/large/pgc-image/bb8fdb0c0f4c47c08233ecae5c311dfa.jpg)
危險因素
- 下肢不等長(綜合征産生于較短一側的腿部)
- 前足内翻增加
- 與健側相比,Q角(在髂前上棘、髌骨中點和胫骨結節之間測量得到的角度)增加
- 向跑道相同的方向過度跑動
- 下坡跑
- 缺乏跑步經驗或跑步距離及頻率突然增加
- 長跑
臨床特征
- 膝關節外側銳痛或灼痛。
- 患者開始跑步時無痛,但是在可再現的時間或距離後産生症狀最初症狀。
- 在跑步後不久消退,但是下一次跑步時複發。
- 患者注意到下坡跑或增大跑動步幅,往往加重疼痛。
- 在更嚴重的病例,甚至在步行或下樓梯時出現症狀。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4](/uploads3/large/pgc-image/a5b92efec7a143e48d398ebabfe0e3f5.jpg)
自然病程
- 連續跑步後,症狀呈進行性。
- 改變活動及治療後改善。
-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體格檢查
- 膝外側關節線上方 2~3 cm 觸診髂胫束壓痛。
- 有時局部腫脹或撚發音。
- Noble 擠壓試驗往往為陽性(患者仰卧位,膝關節屈曲 90”,當膝關節被動伸展時,将壓力施加于股骨外髁,膝關節大約伸展至 30°再現疼痛)。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5](/uploads3/large/pgc-image/8062094246ad45c289020230c146013e.jpg)
- Ober 試驗檢查髂胫束的緊張度(患者健側卧位,髋關節屈曲90°,患側髋關節外展、後伸,随後内收,不能将髋關節内收至檢查床為試驗陽性)。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6](/uploads3/large/pgc-image/40cf75161d0f44afaeb6618dbbe34aee.jpg)
- 改良 Thomas 試驗評估髂腰肌和股直肌的柔韌性缺陷(患者仰卧位,對側髋關節屈曲,有症狀側髋關節伸展、膝關節屈曲,不能完全伸展髋關節并屈曲膝關節至 90°,表明骼腰肌和股直肌緊張)。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 出現髂胫束摩擦綜合征應如何應對(髂胫束摩擦綜合征的分析與治療)7](/uploads3/large/pgc-image/9ed10df730d1415db77bb9ce6442cb5b.jpg)
治療
大米療法
- R-休息(或減少活動):無論是否被診斷出或懷疑患有髂胫束綜合征,第一步應該是讓受影響的腿休息。
- I-冰塊:每兩小時将冰塊(例如,冷凝膠包或一袋冷凍蔬菜)和一條薄毛巾放在膝蓋外側,每次 15 分鐘,可以緩解疼痛并幫助緩解炎症。
- C-壓縮:如果被診斷出患有髂胫束摩擦綜合症,需要在在膝蓋上方包裹 Ace 繃帶或 IT 帶壓縮墊。壓縮該區域可以幫助穩定膝蓋并減少摩擦(當髂胫束滑過膝蓋的外上髁時)。
- E-擡高:在給膝蓋結冰時,盡量将腿擡高到心髒上方。
運動治療
- 牽伸練習,增加闊筋膜張肌/髂胫束複合體的長度收縮-舒張練習延長短縮的肌群。
- 臀中肌肌力練習,特别是作為外展肌和外旋肌的後部纖維逐漸重返跑步。從平地上容易的短跑開始,最初數周避免下坡跑。
預防
- 訓練時,每周增加的距離不要超過 10%,在跑步日之間休息一天,逐漸增加速度或坡度強度。
- 由于鞋子中的支撐或緩沖量可能會加劇或緩解 IT 帶問題,因此請務必選擇合适的跑鞋并更換老化的跑鞋。
- 避免過度訓練并獲得足夠的休息和恢複。頻繁的高強度跑步鍛煉弊大于利。
- 考慮混合訓練來平衡身體(例如,遊泳或皮劃艇)
- 在柔軟、水平的表面或道路上的交替方向上跑步,以避免對髂胫束造成壓力。
- 嘗試向後跑以糾正肌肉不平衡并減少膝蓋壓力。
- 建議使用矯形器或插入物,特别是伴有高足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