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有華為5g網絡嗎?11月10日,瑞典将對5G頻譜進行拍賣在此前夕,10月20日,瑞典官方卻宣布,參與拍賣的運營商,需承諾不适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其理由是基于瑞典安全部門的建議,并公然将中國列為“安全威脅”這一操作事實上毫無證據支撐,實則是政治化決策的結果正如中國駐瑞典使館發言人所言,瑞典政府濫用了“國家安全”概念,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和确鑿證據的情況下,違背市場規律和公平競争原則排斥特定國家的特定企業,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方企業,是一種人為阻隔合作的行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瑞典有華為5g網絡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1月10日,瑞典将對5G頻譜進行拍賣。在此前夕,10月20日,瑞典官方卻宣布,參與拍賣的運營商,需承諾不适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其理由是基于瑞典安全部門的建議,并公然将中國列為“安全威脅”。這一操作事實上毫無證據支撐,實則是政治化決策的結果。正如中國駐瑞典使館發言人所言,瑞典政府濫用了“國家安全”概念,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和确鑿證據的情況下,違背市場規律和公平競争原則。排斥特定國家的特定企業,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方企業,是一種人為阻隔合作的行為。
歐盟與各個成員國近年來對5G網絡安全的關注逐漸上升,如何實現有效應用和治理之間的平衡也在不斷尋求推進方式。2020年1月,歐盟就5G安全問題正式推出了政策工具箱,指出各個成員國應基于謹慎和細緻的綜合評估,制定與歐盟規則相符的5G安全政策,以防止潛在的風險。然而,歐盟自始至終并未主張成員國以所謂“安全擔憂”去給任何外國企業貼标簽、打烙印。而瑞典此種舉動,讓世人不得不懷疑其背後出于更深層次的政治偏見和污名化的操作。
其次,瑞典當局在此次禁令中并無“實錘”,則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對華為和中興采取有罪斷定做出的結果。此前,瑞典官方并未提出所謂網絡安全的标準,所謂的網絡安全擔憂毫無技術公平可言,更加坐實了以政治操弄和意識形态偏見影響了科技的現象。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予以堅決抨擊,表示華為和中興等中方企業多年來嚴格遵守當地法律,積極促進中瑞信息與通信技術合作,為瑞典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瑞典此舉是毫無證據的肆意抹黑。
瑞典以偏見和抹黑代替理性,以政治和歧視壓倒科技的行為,最終将會其在5G應用的時代付出巨大的代價和成本。牛津經濟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指出,禁用華為設備和技術将使得瑞典多支付33億至350億瑞典克朗的額外成本。華為北歐分公司總裁肯尼思·亨裡克森指出,排除華為的設備亦不意味着瑞典能實現“安全網絡”的願景。
與此同時,歐洲的通信産業也對于打壓華為政策造成的成本增加怨聲載道。歐洲權威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公司研究部主任本·伍德分析指出,瑞典政府的有關禁令限制了網絡運營商的選擇,阻礙了電信設備市場競争,并且将遲滞歐洲5G部署的進度。歐洲競争電信協會也大力譴責出于地緣政治原因對中國5G供應商實施任何禁令,警告排除特定供應商将損害消費者及電信行業的利益,打擊市場内部凝聚力,不僅将嚴重制約歐洲5G網絡建設步伐和科技創新能力,還會對歐洲經濟社會的複蘇和發展帶來廣泛而深遠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瑞典此舉也是對中瑞乃至中歐經貿關系基本共識、原則及設想目标的嚴重破壞。改革開放以來,包括瑞典在内中歐雙方在相互開放、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實現共赢與繁榮,宜家、沃爾沃、愛立信等瑞典企業都是得益于中國市場獲得長足發展。同時近年來歐盟機構也多次強調的“對等原則”和“公平競争環境”,而瑞典此舉正是與中歐增強相互開放、市場對接共同應對後疫情危機經濟挑戰的大合作方向産生嚴重負面影響。正如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擲地有聲地表态,市場開放應該是相互的而非單方面的,瑞方在5G建設中将中方特定企業排除在外,不可能不承擔後果。有分析稱,中方若反制,一些在中國5G市場得利頗豐的通信企業,将首先受到沖擊。據悉,愛立信2020年前三季度的增長引擎就是中國市場。就在10月21日,愛立信首席财務官梅蘭德爾還在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中國大幅鋪設5G網絡是這個季度我們業務的最大增量動能”,目前,愛立信從中國3大通信服務商均獲得了技術采購訂單。
在華享受着巨大收益紅利的瑞典政府,若因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态做出逆潮流而動的決定,勢必在“相互對等”的原則下接受應有的後果。這本“中國賬”,瑞典相關企業及政府機構,真的算明白了嗎?
(作者:張蓓,系國際關系研究學者)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