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菩提薩捶的簡稱,菩薩既是已經覺悟的人,又是幫助他人覺悟的人。在佛教諸尊中,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也是傳播佛法、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人。
佛教在中國開始流行的時候,菩薩的形象是男子,随着佛法的進一步傳播與弘揚,加上人們對菩薩的喜愛與敬重,菩薩形象慢慢由男而女,菩薩的形象也變得饒有人情味,菩薩成了溫柔賢淑的女子形象。在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服飾裝扮,顯得華麗優雅。
在中國,有四大菩薩的說法,所謂四大菩薩,指的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他們分别代表了慈悲、智慧、真理和願力,是四種理想人格的代表。其中觀世音菩薩是大乘佛教中最為世人熟知的菩薩。觀音菩薩全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又譯為 “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音聲”等。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以後多稱之為“觀音”。 在佛教中,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是西方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左右脅侍,大乘佛教東傳中土以後,菩薩信仰在民間流傳很廣。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人們遇到災難和苦痛時,隻要至誠誦念觀世音菩,她便前往救度。而且,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終生,慈航普度,能适應衆生的要求,對不同的衆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示現出諸多形象,被稱為“觀音三十三身”,根據《法華經》卷七《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驗化身。
關于觀音菩薩的來曆,在中國有一個凄美的傳說。相傳在我國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妙善,從小就非常虔誠,吃齋念佛,一心想削發為尼。她的父王不同意,并且命她自刎,誰知道那劍竟然自己斷掉了。于是她就被她父親悶死了,讓她的靈魂入地獄。誰想閻王卻讓她複活在浙江省杭州灣外普陀山附近的一個水池的蓮花上。從此,她就普度衆生,行善天下。後來,楚莊王得病,奄奄一息的時候,妙善竟挖下自己的雙眼,砍下手臂,制成藥丸,把父親救活了。楚莊王于是命令天下的能工巧匠,為她塑造全手全眼,誰知工匠們聽成了千手千眼。于是有了千手千眼觀音。
觀音溫柔而善良,無限慈悲,常常救人于水火,無怪乎會成為中國佛教信徒最喜愛、最感覺親近的一位菩薩。中國民間所講的“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正是對此的一種形容。“大悲為上首”,一切清淨功德都應以大悲為主導,擴大同情心而成就菩薩的平等悲心。若能以緣起正觀,觀察人與人間的關系,則不難發現到自身與衆生的關切,而能體察一切衆生的苦痛。這是正是大乘佛教的佛法根本,我想觀音菩薩之所以這麼受中國人的喜愛,很大程度上無非就是踐行了這種理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