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先買一張地圖,想去一個地方,甚至要趴着,找上老半天;找到了,還要研究該怎麼怎麼走;甚至,一路上,還要不停的向路人詢問,很費勁是不是?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就研制了一張地圖,就省去了這些麻煩。
它是能聽的喲,拿點讀筆一點,這個地方的地理、交通、旅遊、文化、經濟等信息就能讓你聽到,“相當于一本黃頁的信息,都在這一張圖上了。”3月22日,吉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師彭清濤向中國吉林網(微信ID:jl-news)記者做了一個形象的介紹。
這張地圖,到底是咋研制的?
來聽聽彭清濤的介紹。
“簡單來說,它有些像孩子的點讀機。”為了便于理解,彭清濤找了一個參照物。
但,它可複雜多了,是曆時半年多研制的。
彭清濤展示如何聽地圖。
他介紹,《吉林省點讀地圖》成圖幅面為1.1米×1.4米,采用先進隐性碼光學識别技術——MPR技術和數碼語音技術開發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閱讀、學習和裝飾用品,配套MPR識讀器使用。
這話,聽起來太專業啦!
“你看,這地圖上的‘小喇叭’,是具備二維碼功能的。”彭清濤拿識讀器輕輕一點,涉及到這個地方的語音介紹就播放出來了。
那與傳統地圖有哪些不同?
彭清濤說,第一,它全方位涵蓋了吉林省全部城市的地理、文化、經濟、旅遊、交通等各方面的信息,精确到了鄉鎮級别的單位;第二,它是能讀的,通過點到哪裡讀哪裡的方式,實現視聽結合、聲圖并茂,使傳統枯燥的地圖變得生動形象了;第三,它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地圖承載信息的能力,有效拓展了地圖的載圖空間,增強了地圖的趣味性、互動性,滿足不同層面的各個群體對地圖使用的需求。
“它,彌補了吉林省平面地圖史上‘隻能看不能聽’的空白。”彭清濤表示。
來吉林省旅遊,最想去哪?
長白山!
這可能是很多外地遊客的答案。
那麼,僅有一張吉林省點讀地圖,那是不夠的。
還要配上這一套:長白山旅遊立體地圖和長白山旅遊手繪地圖。
長白山旅遊手繪地圖正面。
“這是,我們通過對大量外地遊客調查,決定研制的。”高級工程師闫士華表示,很多外地遊客反映去長白山之後,想買有紀念意義的地圖,買不到,都是旅遊景區圖,太普通啦。為此,他們在2015年研制了這一套兩張的長白山旅遊地圖。
立體圖正面。
先來看這張立體地圖,用眼一瞅,很模糊。“戴上這個紅藍眼鏡。”闫士華拿過一副紅藍眼鏡給中國吉林網記者戴上,圖像立刻清晰起來,并呈現出立體感。
他介紹,立體地圖以長白山衛星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為基礎數據,疊加了豐富、實用的旅遊信息。觀察時,需要佩戴紅藍立體眼鏡,在視野中可以看到長白山火山椎體和長白山天池的立體影像效果。具有影像立體感強、景點介紹全面、旅遊線路清晰、設計感強烈等特點。
透過紅藍眼鏡看到立體影像。
反面還有呢!
翻過來,背面按照西坡、北坡、南坡三個經典線路,用照片和文字進行精準介紹,既展現了影像的真實性,又保留了專題地圖的易讀性。
立體圖反面。
再來看手繪地圖。
“這都是一筆一筆繪出來的。”闫士華特意點了一些起伏,“這都是真實存在的,是根據長白山衛星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畫出來的。”
這張圖的背面,也被充分利用了。背面按照吃、住、行、購、遊、娛六個闆塊,用手繪簡圖和精煉的文字進行準确介紹,使遊客能詳細的了解并感知大美長白山的獨特魅力。
“它,特别适合普通市民和旅遊愛好者使用。”闫士華介紹,《長白山旅遊地圖》不僅是遊客體驗、暢遊長白山的參考和指南,也是吉林測繪人向公衆宣傳長白山、展示長白山的窗口和名片。
手繪圖反面。
這些地圖在哪能買到?
據介紹,在長春的各書城都有的賣。
此外,它們也捐贈給了吉林省圖書館和長春市圖書館,如果讀者感興趣,可以在圖書館内看到它們。(記者 王小野)
聲明: 轉載及摘用中國吉林網原創内容請署名微信I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