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度量衡單位

度量衡單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11:54:47

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重量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1

秦國統一以前,各個諸侯王國的單位是不一樣的。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才在全國統一了度量衡。

中國古代度量衡制是以長度作為基本量,由它推導出容積和重量。所以,長度變化影響容積和重量,中國曆史上因此出現度量衡大小制的現象。

漢興以後,劉邦即令張蒼根據秦制“定度量衡程式”,使漢代的度量衡制度很快地建立起來。

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度量衡制度是:

度制:分、寸、尺、丈、引。進位完全采用十進位制,即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

量制:龠、合、升、鬥、斛。除二龠為一合外,其它也都采用十進制,即1斛=10鬥=100升=1000合=2000龠。

衡制:铢、兩、斤、鈞、石。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铢。

兩漢未聞有定制之舉,在度量衡方面也沒有頒布新的制度,其單位與進位完全與秦制相同。秦世享國不久,雖立其制,不傳其書。《漢書·律曆志》所記“審度、嘉量、權衡”各章,既是漢代度量衡制度的實錄,同時也是秦代度量衡制度的補記。

迄今所見兩漢度量衡器甚多,實測漢尺八十餘支,得知戰國至東漢末年尺度變化甚小,在23—24厘米之間。量器五十餘件,其中包括撮、龠、合、升、鬥、斛六種不同單位的量器,每升約合今200毫升。權衡器五十餘件,西漢至新莽每斤在250克左右,東漢略有下降,每斤約在220克左右。

繼秦而起的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并且在民間得到推廣。“漢承秦制”是指從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一直到漢宣帝,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裡,繼承和發展了秦朝的各項制度。

因為所有的計量單位都是以長度單位做基礎,長度的變化,也就會導緻其他計量單位的變化。

清人阮元《積古齋鐘鼎彜器款識》中說:“古度量衡短小且輕,今度量衡長大且重,又何也?

自古利權皆自上操之,官吏之征銀帛粟米也,未有不求赢者,數千年遞赢之至於如此,此亦不得不然之勢也。”

王國維《觀堂集林·記現存曆代尺度》雲:“嘗考尺度之制,由短而長,殆成定例。而其增長率之甚,莫劇于東晉後魏之間,三百年間幾增十分之三,求其原因,實由魏晉以後,以絹、布為調……官吏懼其短耗,又欲多取于民,故尺度代有增益,北朝尤甚。”

其中,“欲多取于民”确是度量衡量值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朝長度、容量單位均沿用前朝,唯在重量單位有所改進。秦漢以來,長度和容量皆為十進制,唯重量是非十進制。唐初鑄“開元通寶”錢,表示開辟新紀元及通行寶貨的意思。據《唐會要》記:“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铢四絫(累)。”二铢四累恰合一兩的1/10,即10枚“開元通寶”重一兩。

後世人感到10錢為一兩比二铢四累為一兩更便于計算,于是約定俗成地出現了一個新的單位“錢”。宋時又将十進位的分、厘代替了錢以下的累、黍,這樣,重量單位除了仍用16兩為一斤,120斤為一石以外,其他單位都采用了十進位制。

我們學過《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古人把一舉足叫一跬,兩跬叫一步。用步主要量地路長度。三百步為一裡。“周以八尺為步”。

“秦以六尺為步”,有人研究其實相等。

漢代一步約140厘米。唐代則以五尺為一步。三百步合1500尺即150丈。

秦漢時候的一裡1800等于尺,而尺才等于23厘米,一裡也不過約416米。後代如清營造尺一步五尺,一裡約合今500米。

面積

由長度到面積。《漢書_食貨志上》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裡,是為九夫。”

從這一記載可知,井方一裡,為九夫耕種的九百畝耕地,每一邊的邊長為一裡三百步。漢代一畝為一百平方步。九百畝為一井。古代井田制就是這樣的量度出來的。後來還有大畝之說,大畝是二百四十平方步。

容積

現代體積容積的計算用長度單位即可。古代農業為主且要收交國稅。就用鬥量。鬥本義就是量器,《莊子》中說:“棓鬥折衡,使民不争。”意思是把鬥器與衡器都破壞,人民就不争大小多少了。

古代容積以鬥為基本單位:十鬥為一斛(也作桶、甬)也說一石,一鬥為十升,一升為十合,一合為十龠。漢代的一鬥大約相當于今天的2000毫升。還有一種說法,一合等于十勺,一勺等于十撮,一撮字面義就是一捏兒。

東漢時一合等于二龠,一龠等于五撮,一撮等于四圭。一圭相當于0.5毫升。

相對而言,鬥是小量器。筲是鬥的五分之一,更小。所以《論語》中孔子說“鬥筲之人”就是不值得和他計較的那種小人物。所以鬥室就是小房間,鬥食就是俸祿很低的下層小吏。

--------------------------------------

鄭和寶船

據《明史》記載,鄭和奉永樂大帝之命,率領大小船舶200 餘艘,官兵27800 餘人,其中大型寶船62艘,最大者長44丈,寬18丈,設有九桅十二帆,最遠航線達6000海裡以上,繪制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圖。鄭和船隊,規模之宏大,人數之衆多,組織之嚴密,是15世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隊。

鄭和下西洋用船叫“大号寶船”。在《明史·鄭和傳》中記載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大船長達四十四丈,寬十八丈,明代營造尺一丈相當于現在3.2米,也就是說當時鄭和的大船約長達140.8米,堪稱“明代航母”,當時沒有一個國家能造出這麼大的船,據說同時代“哥倫布”去美州乘的是三條排水量近百噸帆船,在當時的歐洲已是大船了,但與大号寶船相比,隻能算是小小船。

不過,根據中國的傳教士記載的資料顯示“哥倫布”出現的很晚,《職方外紀》、《坤輿圖說》裡都尚無“哥倫布”,即便相類似的人物卻也沒有說是哪個國家的,其内容也互相矛盾。

有關鄭和寶船尺度,對寶船的尺寸最通行的記載是清代官修的《明史·鄭和傳》,其中說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船隊中有“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寶船62艘之多。

但《明史》并不是這段記載的源頭。在更早的文獻裡,馬歡《瀛涯勝覽》(定稿于 1451 年)、顧起元《客座贅語》(成書于 1617 年)與談遷《國榷》(成書于 1653 年)中都留下了一段相同的文字:“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在明末羅懋登所著《西洋記》中詳細地記載了鄭和船隊中各種船型的尺度,其中,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這正是《明史》中寶船尺寸的來曆。

上世紀20年代,曆史學家鄭鶴聲先生在靜海寺廚房的牆壁上拓下的靜海寺殘碑碑文中,多次提到官軍駕乘船隻中最大的是“二千料海船”。

南京市博物館在南京祖堂山社會福利院搶救性考古發掘了明代太監洪保墓,這位太監曾是鄭和下西洋船隊的副使。讓專家們興奮的是,雖然古墓遭到盜劫,但裡面發現了非常完整的墓志,上面刻滿了銘文,介紹到了鄭和下西洋 。

圖 大明洪保墓出土碑文壽藏銘拓片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2

銘文中提到:“永樂紀元,授内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谕遠人。”經過研讀,南京市博物館研究員王志高發現,短短幾句話,不僅有船号的記錄,還有船的載重量。

王志高說,洪保作為鄭和船隊的二把手,應該乘坐的就是鄭和寶船了。而這艘寶船叫“大福号”,能容下“五千料”在古代是一種容量單位。五千料,相當于現在排水量2500多噸。“不得不說,這在古代是一個造船神話。”

足以證明明代中國造船業的發達!

“五千料巨舶”中的“料”字在古代是船舶計量單位,一石糧食或者兩端截面方一尺、長七尺的木材為一料。5000料,至少是2500噸,相比于西方人引以為傲的哥倫布的座船整整大上一倍。

在這份寶貴文獻出土後,先後有數十名國外史學家前來中國求證,知道鑒證其真僞後,衆皆啞口無言。

“料”是一種容積單位。

自宋至明,中國船常用“料”為其大小的單位,文獻裡常可見到“200料”,“2000料”等等。另外船的載重也常用“石”為衡量單位。據台灣海大教授蘇明陽研究計算;按元人贍思的《河防通議》①資料詳細分析,船料是一隻船可以載人、物之容積。

一料是十立方尺(宋或明尺)。而一“料”容積之載重,則依貨物之比重而定。

船料可由船長、船寬及艙深的乘積估計求得。一般來說,有1料=1石=92。5斤的比例(《中國古代海軍史》149頁),不過并不準确,研究者有不同的估算法,估算結果也不同。

圖 山東博物館展出的明代漕船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3

明代 1 石的容積是 100~103.5 公升,可載米75~80公斤。因此,“五千料巨舶”的有效容積就是 500000 公升(500 立方米),有效載重約 400 噸。然而,這個有效裝載容積和古船總體積或排水量的比值卻不得而知。要求得船的大小,隻能用相對粗糙的類比法來分析。

明代造船專著《龍江船廠志》中明确記載了多種小型戰艦的尺度。其中的四百料戰船,推算出的排水量在 120~150 噸左右。如果船型相同或近似,船料之比就近似為體積之比,也就近似為排水量之比。

《龍江船廠志》與《南船記》②是相當詳細,而且可信的明代造船書籍,其中也有鄭和寶船數據;再根據南京龍江船廠原址考古出土之11米舵杆(應該是當時最大船隻的遺物)推算,以日本出土的明代中國船為比例合理估計一下,寶船應該是6000料,與明朝之最大“封舟”近似。其船長約為70米,排水量約為2000噸,載重量約為其半1000噸。這些寶船尺度、排水量等都隻能是大約值。(資料來源《鄭和研究通訊》)。

圖 中國科技館中的寶船模型和解說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4

據說,當時的西方,最大船隻排水量不過1500噸,十五世紀威尼斯擁有一艘一千五百噸的船,船員1200人,但隻能在地中海沿岸航行,而鄭和船隊利用指南針和“過洋牽星”技術開辟了最早的橫越印度洋航線,并繪制了《坤輿萬國全圖》。

圖 按同比例制作的鄭和寶船模型和哥倫布旗艦聖瑪利亞号模型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5

哥倫布的座駕——聖瑪利亞号,也不過區區35米長,放在大明鄭和44丈4尺(135米)長、18丈(56米)寬的無敵大寶船面前,隻不過是個漂浮的玩具而已。

西方總是說中國人不可能造出這麼大的船隻來,但是,目前關于鄭和的所有史料,如《明史·鄭和傳》、《鄭和家譜》、《瀛崖勝覽》、《客座贅語》、《龍江船廠志》等的記載都驚人一緻,即“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是九桅十二帆的大船。而懷疑者卻舉不出史料來反駁這一記載。

實際上,是西方造不出中國這麼大的船舶來,是它們對中國的羨慕嫉妒恨,扭曲的心理讓它們說出妒忌否認的話,怎麼可以相信呢!

認為明朝造不出這樣的大船是沒有理由的,不要把古人當成傻瓜,以為還生活在原始社會,沒有古代的科技文化發展延續到今天,也不會有今天的更為先進的技術!沒有過去,哪有現在呢!

歐洲人連陸上來中國的路也找不到,‘坤輿萬國全圖’不可能是由歐洲人繪制。航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既然歐洲人連找中國的路都這麼困難,何談其他!還說什麼制造船舶,給中國人送“科技”,“哥倫布”的故事都很晚才出現!

圖 歐洲 尋求路上科學之路的失敗

度量衡單位(度量衡之從度到容積)6

事實證明,當時的歐洲沒有所謂的“科學”,它們還想要找中國來尋找“科學”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