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編寫的巨著《資治通鑒》,更是在我國曆史上占有重大的地位,甚至被後世評為“皇帝教科書”所以司馬光在我國的曆史上享有很大的名聲,尤其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被後世廣為稱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曆史上的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編寫的巨著《資治通鑒》,更是在我國曆史上占有重大的地位,甚至被後世評為“皇帝教科書”。所以司馬光在我國的曆史上享有很大的名聲,尤其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被後世廣為稱贊。
也正是因為司馬光在曆史上享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關于這些名人的正面形象。而且再加上司馬光曆經了四個朝代,并且都身處高位,所以我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但是要知道,人本來就是很複雜的。在曆史上表裡如一的人并不多,因為一體多面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
以孝立足司馬光的才華的确是很高,所以他在20歲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因此當時的人都非常的重視他,想要把他留在京城。但是司馬光并沒有這樣做,他直接放棄了這個機會。出人意料地主動要求前往南方,因為他的父親當時在杭州做官。因為在古代,“孝”這個字很重,連皇帝都無法避免。
這一點,在做官的人身上顯得尤為嚴格。因為古代有一個統一的認知,那就是“非孝子不忠臣”。一個人如果連對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順,那麼他對他的君王肯定也做不到忠誠。所以司馬光沒有迷戀權威,抛棄了京城的優越條件去奉養父母。這一點絕對值得我們尊重,不容置疑。
忠誠上司司馬光很忠誠于他的上司,但是這個上司并不是指的皇帝。他忠誠的上司,是當時權侵朝野的獨相龐籍!而且司馬光對龐籍的忠誠,絕對是無人可比的,他們就像是親生父子一般。首先,在龐籍失勢之後,他并沒有抛棄龐籍。龐籍被調離京城,司馬光也要求和龐籍一起“被下放”。
其次,龐籍在西北邊境,和遼國之間接連失利。所以龐籍被一貶再貶,但是期間司馬光三次上書。就是說這些龐籍犯的這些錯誤,裡面都有他的一份,所以要求分擔龐籍的一般懲罰!最後,在龐籍死後。司馬光去大堂上,拜龐籍的妻子為母親,認龐籍的弟弟為兒子。這樣對上司忠誠的人,誰會不喜歡呢?
明哲保身司馬光在仁宗朝,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于他策劃了立太子的事件。但是,在第一批上奏的之中,卻并沒有司馬光的名字。他隻是寫了一封私人郵件,說這件事情是一件大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就是他很聰明的一點了,這也是他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别的那些文才高文人,大部分是铮铮鐵骨不動變通。但是他,文采高卻又很圓滑。
因為他知道,第一批的人絕對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相反的是還會得罪仁宗,因為這畢竟是仁宗的一個痛處。所以他沒有作為前鋒沖上前去,反而是在後面作為拉拉隊給他們搖旗助威。這樣既不得罪仁宗,也不會被文人所排斥。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圓滑變通、尋找時機司馬光被仁宗調回京城之後,做了一個很好的職務,那就是“修起居注”。這意味着他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到皇帝了,能第一時間掌握皇帝的動态。所以司馬光選擇了一個絕妙的日期,寫了一封奏折。這個日期就是在仁宗的皇十三女夭折的日子,這個時候正是仁宗心裡很脆弱的時候。
而且司馬光寫的這封奏折措辭很嚴謹,并且一切都是為皇帝考慮。别的那些文臣要求立太子,都是為天下黎民考慮。絲毫沒有考慮皇帝的感受,但是司馬光卻不同,他是直接為皇帝考慮。所以這不但讓他在立太子的實踐之中立下了大功,而且還在皇帝那阿裡得到了一個忠臣的名号!
為人處事在仁宗同意了司馬光的意見之後,仁宗對司馬光說就按照你說的辦吧。但是在這個時候的司馬光卻對仁宗說,還是請您自己去辦吧。可能很多人感覺不理解,因為這是一件大功勞。但是如果我們想一下當時司馬光的職位,就能夠理解司馬光為何要這樣做了。
如果司馬光親自去辦這件事情了,那麼就說明立太子這件事情是由他一個人辦成的。那麼到時候,那些宰相該處在什麼位置?是不是表示,滿朝文武都比不過他司馬光一個人?這就直接讓司馬光成為了衆矢之的,以他當時的職位。可能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所以他隻能把這件天大的功勞放棄。
這才是司馬光真正的為人,可能他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他不像大家想的那樣铮铮鐵骨,反而他很懂得變通,并且為人處事都很圓滑。可能司馬光這個人天生的就是适合做官,他很明白孰輕孰重。并且善于尋找時機,能夠做出讓大家皆大歡喜的事情。可能這些與大家心中普遍存在的司馬光形象不符合,但是這就是事實。在前文之中我也說過,人本來就是很複雜的。一體多面才是一個完整個人,而表裡如一的那部分人,大部分都是聖賢。
(參考資料:《宋史·司馬光傳》、李昌憲:《司馬光評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