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網上罵男生100句

網上罵男生100句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1 11:24:21

網上罵男生100句?來源:法治周末罵人也成産業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網上罵男生100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網上罵男生100句(職業代罵人江湖)1

網上罵男生100句

來源:法治周末

罵人也成産業鍊

法治周末記者 趙晨熙

互聯網時代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動動手指就能有很多人替你做很多事,甚至連吵架都能有人“為你效勞”。

近日,一則專業代吵服務的聊天截圖在網上流傳開來,聊天記錄中稱專業代吵,“普通話100元一次,包吵赢”,對于上海、廣東、湖北、福建等地,因為需要用方言對罵還需要另加錢;而對于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生意則不敢接單,因為商家害怕“吵不赢”。

盡管不少人認為這些聊天隻是段子而已,但法治周末記者調查後發現,如今一些網站上,與此相關的“代罵”業務并不少,甚至催生了“代罵”“挨罵”一條龍的産業鍊。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說,随意對他人進行辱罵,已經侵犯了他人的權益,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對這種所謂的業務必須予以打擊。

“罵到他懷疑人生”

作為一名程序員,寫代碼是姜宇臣的強項,但他的“嘴上功夫”一直很差,所以當他對一個鹹魚賣家特别氣憤卻又說不過對方時,朋友建議他去找個“代罵”。

“竟然還有這種業務?”半信半疑的姜宇臣讓朋友幫忙聯系了一個專業“罵手”。出于謹慎考慮,他沒有選擇直接打電話的方式,而是讓“罵手”通過短信的方式去“教訓”對方。

在提供了對方的手機号碼後,這名專業“罵手”表示短信罵人一天收費50元,一天之内發給對方的罵人短信不會少于20條,每條字數最少都在20字以上,之後會以截圖的方式證明已經“完成任務”。“罵手”并沒有詢問姜宇臣和對方的矛盾,強調罵人的内容他會自由發揮,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對方猜出是誰,給客戶帶來麻煩,但保證會“罵到他懷疑人生”。

在通過微信提前支付給對方“勞務費”後,姜宇臣當天晚上就收到了對方發來的罵人截圖,“既有冷嘲熱諷,也有很多不堪入目的詞彙,反正都是我絕對罵不出來的。”姜宇臣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被罵一方一開始回複了兩條信息,此後就一直沉默了。

法治周末記者在淘寶網搜索“代罵”“代吵架”之類的關鍵詞發現并沒有相關商品,但仍有一些商家以“罵人”“吵架”“私人服務”等形式在網絡上兜售“代罵”服務。

法治周末記者聯系了一家自稱私人訂制吵架服務的店鋪,店内寫滿諸如“感覺生活中一些人讓你無能為力,不用怕!召喚店主來幫你!”等抓人眼球的醒目标語。所謂私人訂制則是既可以發短信,又可以加微信好友打字發語音,還支持各種方言服務,不過搭配的價格有所不同。

法治周末記者在淘寶網搜索了幾家提供“代罵”服務的商家,發現目前基本都不接直接打電話罵人的服務,主要是通過短信和微信或QQ的形式,發文字罵人,價格在20元至100元不等。其中短信會包含具體的發送條數,不論對方是否回複都收費;微信則是在對方通過驗證後才會收費,罵到對方拉黑為止。

職業代罵人的江湖

“‘代罵人’不是個新職業了。”大約在五六年前,武林就曾做過這門“營生”,隻不過當時的“戰場”基本都是圍繞網絡遊戲而展開的。

網絡遊戲的火爆催生了很多職業,其中“代練”是最為人熟知也相對光鮮的,而“代罵”則代表着“陰暗”的一面。網絡遊戲的基本模式就是組隊、刷裝備,這些環節都極易引起争執,然而在遊戲裡互相叫罵不僅破壞了遊戲心情,更占用了遊戲時間,網絡代罵人職業由此而生。

武林第一次幫忙罵人是替自己公會裡的一位朋友,頻繁的刷屏最終讓被罵一方被迫下線,武林也因此得到了朋友贈與的遊戲金币和裝備。此後武林結識了幾個以前就在做“代罵人”的網友,真正加入了職業“代罵人”大軍。

這些職業“代罵人”通過朋友推薦或在遊戲公共頻道刷屏來招攬生意,大多不進行現金交易,而是通過遊戲中贈予金币或裝備支付報酬,當然這些裝備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變現。武林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他們的工作一般是單獨私信被罵一方,不斷發些罵人的話,直到逼迫對方下線;如果客戶付較高報酬,他們也會利用一些遊戲内的喊話道具來刷屏罵人。

罵人也被認為是一門技術活,如何才能讓對方根本“還不上嘴”,如何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内“罵人不重樣”,這些代罵人也私下“做了功課”。

武林曾經的客戶中有不少人為了解氣,讓他“怎麼狠怎麼罵”,這樣其實相對簡單。但有些人要求罵人還不能馬上給對方惹急,要“不帶髒字的侮辱”。面對各類奇葩要求,“代罵人”也會經常在網上找一些類似“罵人寶典”之類的網絡罵人語錄,有時為了打字更快,會把這些話複制到文檔裡,用的時候方便粘貼。

相較于局限在網絡遊戲裡的“代罵”,有些人開始将其發展成一個更大的産業:有過節的人、競争對手、情敵……隻要給錢,統統可以幫罵。

雖然此後沒有再直接參與,但武林仍了解到一些内幕,據他透露,除了淘寶平台外,包括百度貼吧、各大論壇等都是代罵群體拉攏生意的場所。

法治周末記者搜索百度貼吧後發現,目前,很多涉及代罵、罵人等關鍵詞的貼吧均已關停,但仍存在有包括“罵人幫官方吧”“幫罵吧”等幾千人活躍的小貼吧,裡面的帖子基本也都是提供代罵服務的。

涉嫌犯法 規避檢查

“很多人認為吵架、罵人是‘私事’,卻不知道這種代罵行為已經涉嫌違法。”劉俊海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稱,一方面,這種任意辱罵他人的行為,屬于對人的侮辱,不管用哪種手段都構成了侵犯對方名譽權等侵權行為,雇傭者屬于教唆,同樣也構成侵權;此外,如果一些人甚至有公司專門從事這種代罵行為以此牟利,則涉嫌非法經營罪,所以對于這種非法行為一定要嚴厲打擊。

代罵會觸犯法律紅線,幹這行當的人其實心裡多少也有點虛。

據武林了解,此前兩年直接打電話罵人的活很多代罵還在接,但如今已經基本很少了,就是因為随着手機号碼實名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他們也怕“引火上身”。而且為了躲避檢查,很多即使在淘寶有店鋪的代罵商家,最終也會建議客戶在私下通過微信轉賬交易,甚至在旺旺中都不會過多談及業務内容,就是擔心留下證據。

“目前還在做代罵業務的,一般都不是個人行為了。”武林介紹,有些組織者會在貼吧等地發布“招募貼”,雇傭很多兼職罵手,一旦有生意,會選擇其中幾個人聯手“開罵”,這樣分散開來比隻用一個手機号風險低。有些組織者手中則擁有多個号碼,有時讓客戶付費會選擇給指定手機号充值的方式,規避檢查。

如果說代罵業務能滿足報複的心理,那麼挨罵業務則提供的是宣洩的快感。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當前除了代罵業務外,網絡中也充斥着一些挨罵,代發洩等業務,即客戶隻要花錢就會有人讓你盡情去罵、去發洩;還有些商家甚至提供角色扮演服務,根據“劇情需要”,由專人在言語上配合發洩者。

劉俊海強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對于淘寶、貼吧等網絡平台,應該強化監管,對商家發布的産品信息,用戶的大量刷帖等盡到審核義務,不能任由其泛濫,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取證,并對相應商家、用戶進行懲處,列入黑名單。

事實上,針對網絡代罵行為,此前也曾有過曝光和治理。2016年,淘寶網就曾揭露包括代罵服務在内的多種突破法律紅線或違法社會倫理道德的奇葩行為,并于當年上半年删除此類違法違禁、擾亂平台秩序的商品234萬餘條。

不過,阿裡禁限售團隊相關負責人也坦言,由于淘寶的豐富性和開放性,有一些商家會以各類“創新”名義發布一些可能涉嫌違規的商品,也确實給管控帶來一定難度。

劉俊海則認為,對于一些久治不愈的重點問題不能總搞突擊式的檢查治理,而是要形成常态化監管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淨化網絡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