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

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2:10:29

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文丨橘媽夏天冰箱裡的拿出來的牛奶奶和水果,給孩子吃會不會有什麼影響?,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孩子吃涼的東西容易拉肚子)1

兒童吃涼的拉肚子怎麼辦

文丨橘媽

夏天冰箱裡的拿出來的牛奶奶和水果,給孩子吃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有,會讓孩子吃得......

很 開 心!

冰鎮的西瓜,葡萄,牛奶,酸奶,口感不要太好……

但是總有很多寶媽談“涼”色變,認為孩子一定會拉肚子。

但實際上,冰涼的東西吃進身體,對體溫的影響相當有限。

早就有科學家做過實驗,10 分鐘之内吃 500 g 冰淇淋,一盒冰激淩按100g算,得吃5盒才行,體内核心溫度隻下降了 0.8 度,而體表溫度一點沒變。

實際上,孩子是否更容易腹瀉、患病,與食用冰冷水和食物并無關聯。

很多父母“想當然”,認為冰冰的水流到胃部,會對胃腸道産生刺激,對孩子對身體産生傷害。

其實仔細一想就知道并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我們身體的消化系統是一整個體系,食物到達胃部,首先要經過口腔、喉嚨、食道,這個過程中食物的溫度已經可以被我們的身體調節成和體溫差不多的溫度了,所以當冷飲進入孩子胃部時,就已經不“涼”了。

也有的寶媽說,那孩子的身體在溫暖這些冷飲的過程中,不也是在消耗熱量嗎?

這就要說到,我們人是一種恒溫動物。

讓身體保持一個恒定的溫度,本身就是體溫調節系統一直在進行的事。

下丘腦是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當外部溫度出現變化時,下丘腦會通過減少身體散熱,增加産熱來重新達到體溫平衡。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突然面對環境變化時,能夠逐漸适應的原因。

可能很多父母還是不放心:他還是個孩子啊,孩子脾胃弱,真的可以承受溫度低的冷飲嗎?

要知道,“喝熱水”一直是我們國家獨有的執念,在西方包括亞洲國家日本,不論冬夏喝水都是喝常溫的水,牛奶一般都是放在冰箱中保存,早上的時候直接倒出來給孩子喝。還有很多國家喝水習慣加冰,也不見孩子有什麼問題。

如果說是體質問題,那我們可以看一下香港衛生署在家庭健康服務網站上給出的生活建議:

【寶寶可以直接飲用冷凍奶。】

所以,沒什麼好不放心的,孩子的腸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弱。

而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病原體的入侵。

說到人們為什麼迷信熱水,其實和古時候醫療衛生條件落後有關系。

加熱是一種滅菌方式,冷水、沒有洗幹淨的瓜果,可能帶有病原體,人們喝了之後容易因為細菌感染而出現腹瀉等腸道疾病,久而久之,【生冷】就和【生病】畫上等号了。

根據權威醫學資訊查詢系統(UpToDate) 的解釋,急性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細菌和原蟲感染,而食用冰冷食物這一個原因,并沒有出現在裡面。

所以,熱的但不幹淨的食物也會導緻腹瀉,而冷的幹淨食物卻不會引起疾病。

所以說,不管是冰牛奶,還是冷飲,或者是冰鎮過的水果,孩子想吃的話,都可以給他吃,隻要保證食物安全衛生就可以了。

相反,如果家裡的食物沒有放在冰箱,出現一點變質情況,即使加熱,也不要給孩子吃了。

如果孩子看到這些,是不是會很開心?“我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吃冷飲啦!”

也不是哦,雪糕冷飲等熱量太高,水果含糖量也比較高,還是需要節制的哦,媽媽還是要“管着你的”。

另外,就是有的孩子,一吃冷的東西就拉肚子,每次都是這樣,而且孩子吃的東西并沒有什麼不衛生的,這樣的情況怎麼解釋呢?

确實有孩子會一吃冷的東西就拉肚子,而且非常規律,基本都是在吃完東西之後15分鐘左右就開始肚子不舒服,腹瀉,這種情況屬于【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的功能性腸胃病,不過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病,而是一種敏感症狀,這樣的孩子腸道比較敏感,遇到刺激性的食物就會出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情況。

如果是這樣,那孩子确實不能吃冷的食物和水,孩子再喜歡,也不能由着他了。

孩子的日常飲食,也一定要保持幹淨、衛生,避免敏感食物,避免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并避免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還要減少會産生氣體的食物(如大豆)的攝取。

而如果孩子的身體和你,都能接受冰涼的食物,不妨也讓孩子享受一下“夏天的味道”吧,畢竟,沒有冰水、冰西瓜、冰酸奶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呀。

最後再次提醒一下,冰鎮的水果、飲料、牛奶、雪糕等,可以吃,但是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吃,因為它們普遍含糖量比較高,食物的熱量與糖分,可不會因為溫度的降低就變少。

而且,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會造成不舒适的感受,冰的東西也也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