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

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00:04:35

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8月7日就是“立秋”節氣了,但是三伏天還沒有結束真正意義上的入秋雖然要等到出伏後,但是這個節氣的到來至少讓我們感到秋天腳步的臨近而且,從民諺來看,今年秋天可能比較熱,因為遇到了“母秋”,也就是“晚立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今年立秋是母秋)1

立秋時節大量貼秋膘對嗎

8月7日就是“立秋”節氣了,但是三伏天還沒有結束。真正意義上的入秋雖然要等到出伏後,但是這個節氣的到來至少讓我們感到秋天腳步的臨近。而且,從民諺來看,今年秋天可能比較熱,因為遇到了“母秋”,也就是“晚立秋”。

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帶有深深民俗印記的時節。至今,全國很多地方,仍有在“立秋”這天“貼秋膘”“啃秋”等傳統習俗。

立秋也能分公母?為什麼說今年是“母秋”和“晚立秋”?

立秋是一個有趣的節氣,南京民間流傳着“立秋”分“公母”的說法。《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中也有“公秋”“母秋”的詞條。民諺有“公秋把扇丢,母秋熱死牛”的說法。

那麼,“公秋”和“母秋”有什麼不同?劃分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大,分辨“公秋”和“母秋”的方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立秋的準确時間來分辨。按照民間的說法,白天為陽,當立秋在白天時便是公立秋,夜晚為陰,立秋在晚上就是母秋。今年立秋的時間在晚上,因此今年是“母秋”。

另外一種說法以立秋當天的農曆月份判斷,即按照農曆(陰曆)的立秋月份确定的。通常公曆(陽曆)立秋的時間相對固定,8月7日或8日,今年是8月7日。但是農曆(陰曆)就會相差很多,有時在六月,有時在七月。農曆(陰曆)六月立秋是早立秋,七月立秋是晚立秋。今年是農曆七月立秋,民諺有雲“早立秋涼飕飕,晚立秋熱死牛。”我們的祖先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年立秋後還可能要熱一陣子。

立秋養生民俗要“啃秋”

與立春“咬春”吃春餅類似,很多地方有立秋要“啃秋”的民俗。啃的是秋季新收的各種瓜果,其中最有名的是西瓜。

老南京一般認為,在立秋前一天吃西瓜“啃秋”可以不生秋痱子,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南京八卦洲一帶的居民則認為,立秋後的瓜口味不正,不好吃,吃了容易生病,立秋日前一天吃西瓜,既是告别夏天,又能預防“秋老虎”,吃了以後,身體健康,平安順遂。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孫剛介紹說,大家一般“啃秋”都是啃瓜瓤,其實,繼續往下的部分更有養生功效。西瓜皮又稱“瓜衣”,共分三層:分别為“青衣”、“翠衣”、“白衣”。這其中的“翠衣”這一層,屬于瓜皮中的“瓜肉”部分,用刨子刨下一片,放在亮處查看,其透明、青翠,猶如碧玉一般。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所著的《臨證指南醫案》一書中把西瓜皮已經叫“西瓜翠衣”了。如果夏天感到頭昏、睡不醒、周身乏力、吃什麼都沒味道,舌苔上還有一層厚厚的黃苔,吃些“西瓜翠衣”還是挺好的。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慢性胃炎專病門診王光銘主治中醫師提醒,立秋過後,西瓜漸漸歸屬于反季節水果,而且西瓜性味寒涼,立秋之後,天氣轉涼,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貪吃涼西瓜就容易引發胃炎等胃腸道疾病或者使原來的胃病加重。所以,“啃秋”的時候不能像夏季那樣多吃冰西瓜了。

三類人立秋“貼秋膘”悠着點

我國民間有“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貼膘”)的習俗。但是專家指出,立秋“貼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否則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害健康。

南京市名中醫、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經過一個漫長酷暑的煎熬,人體内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及脂肪等營養耗損不少。适當地“貼秋膘”有益于恢複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的熱量過低,則易導緻肥胖。在立秋後的飲食中,人們應科學地選擇适宜秋季吃的蔬菜,如豆芽、菠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莴筍等,這些都是營養豐富又不容易發胖的蔬菜。

南京市名中醫、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貼秋膘”最早傳于北方,這與北方的氣候有關。而江南立秋後,天氣不會馬上轉涼,暑濕還比較重。這時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這時“貼秋膘”,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導緻濕熱積聚在胃腸中,反而更容易誘發感冒、便秘、發熱,所以在早秋進補可以說得不償失。

南京市名中醫、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提醒以下三類人,“貼秋膘”要特别注意食材的選擇和“貼秋膘”的技巧。

1、脾虛患者。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适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複,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于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量攝入苦瓜、黃瓜、冬瓜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老年人及兒童。由于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滞宿食,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點山楂等消食、健脾的食物。

轉自:新華日報健康

來源: 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