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7:50:45

我有兩台柯達老相機,名字“KODAK MEDALIST”,就是大家常說的“金牌得主”,意思是這相機出類拔萃,使用者能拍出好照片,或許就是“獲獎者”。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

這兩台相機是來自美國的一戶人家,原主人是一對熱愛攝影的老夫妻,擁有六十多年,到我手裡是2009年,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故事。

在2008年,我寫了幾篇國産海鷗雙反相機的文章,貼到sy916網站上,被一個在美國的華人看到了,他很喜歡,就委托我買一台郵寄給他。

當年買二手海鷗4A并不貴,但是郵寄美國的費用很高,他接到後還是很高興,後來我們經常探讨相機和攝影的事,成了朋友。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2

有一天他同我聯系,說美國正在鬧金融危機,百姓手裡沒錢,開始賤賣東西,有些老相機很便宜就可以買到,他問我買不,他可以幫忙。

于是我就托他買了一些相機,基本都是他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賣,就拍或者直接買,然後郵寄給他,他再從美國郵寄給我。

有一次他說要自己去取,因為對方不會打包郵寄。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3

朋友就開車過去取,看到是一個老太太,已經九十歲了,老奶奶給他兩台相機和一些附件。說這是她和已經過世的老伴用的,在他們手裡已經六十多年了,老人說這兩台相機從來沒有分開過,年輕時她和丈夫一起去拍照,攝影是他們共同的愛好。

朋友把相機和附件郵寄給我,同時說了這個故事,但他也是匆匆忙忙,取完相機就走了,并不清楚原主人是做什麼的,而這相機又有怎樣的故事他也不清楚,隻是說老人有些不舍,一再說,這兩台相機沒有分開過.....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4

相機到了我的手裡,有些犯難了。

因為兩台相機是一樣的,如果使用或收藏,留一台就可以,但現在我仿佛看到了老奶奶期待的目光:别讓它們分開啊......

我也實在不忍,于是把它們塞進書櫃的底層,一放就是十三年,到了2022年春節我才把它們拿出來,拂去上面的塵土。

看着看着,就想寫點什麼了。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5

這兩台都是柯達“金牌得主” I 型相機。

對于柯達品牌,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美國的老牌膠片企業,在數碼相機不普及的時候,柯達膠卷可以說遍及世界的各個角落,是最大的膠片生産商。但可能有人不知道,柯達還生産相機,而且生産相機的曆史也非常早且漫長。

當然了柯達也曾生産過數碼相機,好像最早的數碼相機也是柯達生産的。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6

柯達公司由發明家喬治·伊士曼1880年創建的,主要是生産膠片,也生産了很多相機,隻是柯達相機的出發點是為了膠片銷售,出品的都是廉價相機,不想相機掙多少錢,但可以帶動賣膠卷啊。

比如銷售1 美元的勃朗甯盒式相機,銷售長達半個世紀,成為非常成功的營銷手段。

柯達相機的價格低廉,也使拍照更具有大衆化,推進攝影文化的普及,促進了膠卷的銷售。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7

在長達百年的相機生産中,柯達一直是“初心不改”,在相機生産和研發上走低端大衆路線,很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劃時代産品,也很難進入專業攝影師的法眼。

但這款KODAK MEDALIST就是僅有的碩果之一,它完全是在美國本土生産的高檔相機,另外還有款高級型雷丁那系列135相機,是在德國生産的。

KODAK MEDALIST誕生于1941年,這一年也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參加二戰的一年。

當時歐洲戰火正起,都在為戰時準備,無暇進行民用産品的研制開發,在這一時期,柯達公司卻問世一款高檔的專業型相機,很出人意料,就是這款“柯達金牌得主”。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8

其實這款相機最可圈可點是它的鏡頭,使用了Ektar 100/3.5鏡頭,這種鏡頭同著名的Heliar鏡頭是一樣的結構,絕對是頂級鏡頭,正是這款鏡頭保證了照片的高素質,以至于今天這鏡頭依然讓很多人青睐。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9

但是這相機也有一個緻命缺陷,就是它使用的是非常規膠卷,當時世界各相機廠在中畫幅都是使用120膠卷,但“金牌得主”非常任性的使用了柯達自己“标準”的620膠卷,記得這一時期,柯達還有一款616膠卷相機,也是柯達自嗨,自己玩來的花樣。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0

其實這620膠卷(以及616膠卷)同國際上通行的120膠卷差距并不大,大小規格幾乎差不多,但是卷片軸卻不相仿,互相裝不進去,當年有620膠卷賣的美國還可以,如果其他隻有120膠卷國家就不好玩了,買不到膠卷啊。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1

但這款相機還是太誘人了,于是有人把120膠卷改纏到620的片軸上使用,有的直接改了相機的卷片軸,總之,雖然麻煩,但畢竟可以使用相機,品嘗頂級中畫幅鏡頭的魅力。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2

這種相機的畫幅是6X9(實際是57X84mm),一卷膠卷可以拍八張,這種規格相機大部分都是折疊型的皮腔相機,對焦精度會有不足。

當然了,後期這種相機還有活動拆卸的後背和磨砂玻璃取景器,可以拍攝散頁片,就如同縮小版的4X5一樣,散頁片可以買成盒的,也可以自己裁,我的相機就帶了兩套散片附件,看樣子也是資深玩家了。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3

KODAK MEDALIST相機雖然在設計上保守的使用了隻有柯達才生産的620膠卷,銷售受到了一些局限性,但它的生命力還是很旺盛的,其中 I 型從1941年生産到1948年,而 II 型從1946年生産到了1953年,産量應該是不少的。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4

我的這兩架柯達相機,都是 I 型的,一台是早期的白頭,紅皮套;另一台是後期的黑頭,黑皮套。其中還附帶一張1946年購買憑證。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5

這款柯達公司非常自負的相機産量應該很大,從收藏意義上看價值不高,但因為這枚特殊的鏡頭,使它身價一直不低,雖然現在玩膠片的人不多了,但很多人把鏡頭拆下來,改口後用到數碼相機,體驗老鏡頭的魅力,還是有很出色的表現。

二十年前的柯達相機(兩台柯達金牌相機)16

但我這兩台相機卻一直不忍“處理”,有時癡癡地想,當年的主人用它拍過什麼,而這一對夫婦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賣相機的老人估計現在也不在了,他們的故事都封存在這沉甸甸的相機裡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