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名人再見恩師

名人再見恩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7:44:51

——深切緬懷恩師賈錦福先生

文|蒙山樵夫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1

我的第一次遠行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雖然才一百公裡的行程,卻是我平生第一次離開家鄉。

那年,老家通火車了,是村莊的大新聞。村裡的姑娘沒有“香雪”那般幸運,我們沒有“台兒溝”那樣的車站,車站在縣城北邊,離我們村十幾裡地。火車就在家門口冒着一溜黑煙,鐵輪子撞擊着鐵軌“哐當哐當”,汽笛憋了一肚子汽,撒歡似地呼嘯而過。我天天望着家門口飛馳而過的火車,多少次癡想坐火車遠行啊!晚間,火車一束強光,穿透了黑夜中的東嶺和南嶺,掃遍了沉睡的村莊。這火車的燈太亮了,能照亮無邊的黑暗和無邊的遠方。等有一天,即使是晚上,借着這麼一束光亮,我坐着這火車出趟門,到很遠很遠的遠方,該多好啊!考上大學,我也沒坐成火車。父親騎着自行車把我送到縣城的汽車站,我坐上汽車,颠颠簸簸、走走停停,半天的時間,才到了百公裡外的臨沂。這是我的第一個遠方。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2

大學是一個陌生的所在,除了高中同班的幾個同學,其他人都不認識,更不認識我們的老師。入校沒幾天,學校組織征文比賽,我沒有任何猶豫就投稿了。結果我得了一等獎,還得了一個獎品:一本精緻的日記本。開課不久,就認識了我們的老師。大學的老師真博學啊!一門課三節連堂,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我們埋頭記筆記。那時,沒有PPT,沒有投影儀,老師把教案放在講台上,老師的教案厚厚的,像一部書稿。也不看一眼,就開講了。姚先生講課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唾沫星子亂濺,雖說是講授《文學概論》,可是講作品的人物活靈活現。同時教授《文學概論》的賈錦福先生與姚先生迥然不同。姚先生操着沂水方言,典型的沂蒙山人的豪爽,嗓門大,底氣足,課堂生動。而賈先生瘦小老頭,說話語速舒緩,南方口音,學究氣很濃。聽姚先生的課就像進了說書場子,大家跟着先生一塊開心一塊大笑。可是,開心之後,老是找不到觀點,大家都被生動的講述吸引了,這課堂聽起來很開心,這筆記做起來很費事。賈先生不是這樣的風格,他嗓門小,唯恐同學們聽不清他的南方口音,每吐一個音節一字一頓的。賈先生的課觀點鮮明,分析文學作品人物形象、主題闡釋,觀點清晰,條分縷析。賈先生的課也極少廢話,全是幹貨,做起筆記特别省勁。賈先生的課不會插科打诨,沒什麼“佐料”,有點幹巴巴的,缺少點“水分”,同學們不大喜歡賈先生的課。大家倒是比較喜歡聽姚先生的課,好玩生動。我卻覺得賈先生雖然不大會講故事,他的課有思想有見地。每次我都搶坐第一排,認真聽賈先生講課。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3

我的大多數同學不知道賈先生除了是我們的老師之外,還有一個另外的身份——《臨沂師專學報》編輯部主任、主編。當時,學校的老師大多住在費縣老校區,學校領導機關都在費縣。學報的老師坐班車從費縣到臨沂上班,好多校稿、聯系印刷廠的工作,賈先生忙不過來。中文系的領導在那次征文中發現了我,就推薦我去給賈先生做助手。跟着賈先生這兩年,我在做着編輯的工作。每一期學報印刷都是大工程。印刷廠出了清樣,我們一遍遍一個字一個标點校對,我騎着老師的自行車穿梭于學報編輯部、印刷廠排版車間,看着工人師傅用鑷子将要修改的字、标點字模換下來,再印出清樣,帶給先生。這樣兩年時間,我跟着賈先生學習了編稿、校稿,學習行文的嚴謹,進行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訓練。每逢周天,騎着先生的自行車帶着先生到臨沂城逛書店,先生就給我推薦一些書,我是買不起書的,沒有買書的開支預算。先生就給我買書,餓了,先生帶着我下館子吃水餃。先生要一大盤水餃,讓我多吃。我在家隻有過年才吃餃子,很解饞地吃着,我的吃相很“嗨”。先生邊吃邊慈祥地看着我,我感覺到先生目光的溫暖了。我給先生玩笑說:“老師,精神、物質食糧您都給了!”我跟着先生很解饞,賈先生也特别開心。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4

大學時正趕上首播1986版的《紅樓夢》,我跟同學看得着迷。先生囑我,别老是看熱鬧,學文學的學生要耐下心讀原著,看電視劇太省勁,學不到精髓。當時真是太喜歡電視劇《紅樓夢》,覺得賈先生真是太古闆,他怎麼就不喜歡這電視劇呢?不過,我們還是背着先生一口氣堅持看完36集的電視劇《紅樓夢》。看完電視劇再對照原著看看,才覺得先生的話有道理。

上大學的時候,西方文藝思潮泛濫。像我這樣沒什麼理論功底的學生免不了随波逐流。感覺思想上也很困惑,與先生交流。先生告訴我,要有明辨是非的判斷力,對某些思潮說了一個我從來沒聽說的新詞“反文化”。我是覺得這詞新鮮好奇,請求先生給我們同學搞個報告。先生真的在我們合堂教室做了一場報告《試論當前的“反文化”現象》,先生從中國傳統的文學理論,從《文心雕龍》《詩品》《人間詞話》等古代文論經典著作講起,分析當下的西方文藝思潮。這幾乎與當時的時尚唱對台戲,同學們聽不得這個,在西方文藝思潮裹挾下的青年學生,哪裡聽得進去這老爺子一番理論。我是尊敬先生的,我認真地聽。當時聽先生報告的也就十幾個人,其他老師的報告都是濟濟一堂。可是,賈先生仍舊認真地講,還不時與我有目光的交流。我感覺賈先生好像就講給我一個人聽的。多少年後,我回憶先生這一場報告,很為先生的情懷感動。先生的文人風骨,對真理的堅守,讓我感懷敬佩了一輩子。

我在想,沂蒙山區一個縣級市的師範專科學校,怎麼能有先生這樣的大師啊?真是我們的幸運。我能在讀書的時候,與先生結下這種忘年交的師生情誼,也是我的幸福和自豪。先生1960年畢業于複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分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藝理論組,1966年春因工作需要調到山東省莒縣一中工作。1978年中國科學大會之後,北京要召回他進京工作。這時候,他在沂蒙山區已經生活了12年,與這裡的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毅然放棄進京的機會,到了臨沂師專工作。我才有機會成為先生的弟子。34年前我跟先生初識,成了先生的助手,跟着先生學了很多課堂不曾學到的東西。師專讀書期間,先生跟我聊起最多的就是《文心雕龍》。真的沒有耐心讀下去,先生沉浸其中,看先生讀《文心雕龍》那種陶醉,我真是費解,這書就這麼好看嗎?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5

先生一輩子都在研究《文心雕龍》,先生将自己潛心研究成果編纂《文心雕龍詞典》,就是為我們這些沒耐心讀原著或者知識儲備不夠的人提供一部工具書。2021年,我突發奇想,要給自己補一下中國古代文論的知識,我想到了先生編纂的《文心雕龍詞典》,向先生求書,先生給我寄來兩本。看一看出版時間是2010年,做一回先生的弟子,卻沒有認真去讀先生的著作,先生學問我隻是學到滄海之一粟,我愧對先生。先生真是太愛《文心雕龍》了,退休後先生定居莒縣,不願離開這塊誕生《文心雕龍》的土地。多次去浮來山定林寺,是在這裡與先哲劉勰先生傾心交談麼?翻動着先生的照片,我34年後才讀懂我的恩師。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6

先生的夫人陳毛美先生也是我們的恩師,她是山東大學蕭滌非先生的學生,教我們教材教法。她的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純真影響了我們一生,她的人品留給我們無限的懷念。隻可惜1997年陳老師仙逝,這時候賈先生已經退休,我就跟恩師失聯了。隻到2019年,我才打聽恩師的住處,跟賈先生聯系上。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7

晚年的恩師得遇早年學生李娟老師悉心照料,雖經曆大病生死考驗,雖多病纏身,但生活還很有質量,狀态很好。2019年夏天我去看望恩師,恩師精神很好,老師一眼就認出我,李老師問他“看看這是誰?”先生朗聲一笑,“大名鼎鼎的陳凱麼!”聽到先生叫出我的名字,我的眼淚下來了,時隔22年我又跟恩師歡聚了。2021年的大年初五,我乘高鐵換汽車去莒縣給先生拜年。恩師狀态挺好,聽說我們來非常高興,早晨五點就起床。真是心有靈犀,為給恩師拜年,我也是早晨五點起床,然後趕高鐵坐汽車才來到恩師的家。耄耋之年的恩師對我們這些學生還是那樣關心。真的好感動!跟老師聊一會,也就20分鐘,恩師就非常疲憊。實在有太多的話要說,也有太多的事要跟先生傾訴,可是,恩師的體力不支,我們還是跟先生道别了。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8

2022年8月,我的散文集《風從故鄉來》出版,我快遞給莒縣文友馮愛霞老師,讓她代我面呈先生。先生已經不能自讀了,需要别人讀給他聽。馮老師發來照片,是先生坐在輪椅上翻看我書的情景。去年秋天,先生還在李娟老師陪同下到我們縣城,這是我與先生最後一次歡聚,席間,我就坐在先生身邊,給先生夾菜,先生也沒吃幾口,慈祥地看着我,眼裡含着笑。真的與先生有說不完的話。我們還沒吃完,先生就很疲憊,我們得扶先生去房間休息。當時,我還陡然而生感慨和悲憫,我的恩師真的老了麼?2022年重陽節,我委托馮老師選莒縣縣城最好的蛋糕替我給先生送去,打電話問李娟老師,李老師還說,蛋糕、鮮花都已送來,先生也是剛從臨沂住院回來,吃了學生送的蛋糕,很高興!我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暢快,感謝我的文友馮老師,替我達成了對恩師這份心願。就在今天2022年11月14日上午,我還微信問李娟老師先生的狀況,李老師說轉到普通病房了,也很危險。到晚上臨沂大學孫世軍教授電話告知:先生走了!我的老恩師賈錦福先生的人生定格于2022年11月14日17時30分,永遠地離開我們。放下電話,我失神半天,夜不成寐,淚水伴着鍵盤敲擊,在一行行文字裡追憶與先生相處的每一個細節。翻看手中珍存着先生2004年12月29日寄給我的賀年明信片,讀恩師手迹,追念恩師,淚濕衣襟。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9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10

先生是我心中的光,在我人生至暗的時刻,在我困惑無法選擇的時候,我總是想起我的恩師,是恩師照亮我人生前行的路。雖然我沒有年輕時夢想的那樣乘着火車去遠方,我在家鄉的學校守護着孩子們的成長。我堅守初心,我熱愛學生,我勤奮讀寫,先生的思想引領我耕耘教育32年,陪伴着家鄉一茬茬孩子的成長。每到晚上,我習慣性地讀恩師的《文心雕龍詞典》,一頁頁文字裡我看到了先生的面容,就如同先生就坐在我的對面,我仍像大學讀書時,在學報編輯部跟先生開心地暢談。

名人再見恩師(恩師化為夜空裡最明亮的星)11

我親愛的恩師,疫情所限,請您原諒弟子不能前往您靈前,隻能以文字祭拜您,在文字裡遙祭我的恩師一路走好!

恩師走了,曾經帶給我人生光亮的恩師,化為今晚夜空中的最明亮的星辰,依然照耀我前行的路。

(于2022年11月14日夜—15日淩晨)

壹點号蒙山樵夫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