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台式機CPU我們普遍都不能直接看到芯片的樣子,會有一個金屬的蓋子在上面包裹着,這就是CPU的頂蓋。它是有一個正式的名稱的,叫做集成散熱器(Integrated Heat Spreader),簡稱IHS,最主要作用是幫助CPU散熱的。
現在的CPU芯片(Die)的晶體管密度都非常高,小小的一顆芯片有着數以億計的晶體管,表面積很小但發熱量卻很大,如何有效地把熱量傳導出去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另外碩大的散熱器(台式機)直接安裝在芯片上,對芯片施加的壓力過大,容易造成電路闆(PCB)變形,影響正常使用,CPU頂蓋可以有效保護及分攤壓力。
CPU頂蓋的發展變化與CPU的封裝及散熱器也是有密切關系的,它們一起确保了CPU性能的充分發揮,有效地解決CPU運行中存在的積熱問題。
接下來會以英特爾的CPU為主線,帶大家一起看看CPU頂蓋的發展變化過程。
1971年-1988年早期的處理器結構還相對簡單,晶體管數量不多,發熱量也不大,陶瓷的頂蓋上也不需要額外的輔助散熱。
英特爾最早的4004、8008、8086、8088等CPU都采用了DIP封裝,通過CPU的兩邊的引腳可插到主闆上的插槽或焊接在主闆上。事實上絕大多數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均采用這種封裝形式,其引腳數一般不超過100。
到了80286,80386時期,CPU頂蓋大多仍是陶瓷材質,也有個别CPU的頂蓋是采用塑料材質。随着處理器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晶體管數量的增多,封裝方式的改變也使得CPU頂蓋的面積變大了,不過仍然不需要額外輔助散熱。
這時期CPU一般采用了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裝和PFP塑料扁平組件式封裝。CPU芯片引腳之間距離很小,管腳很細,可以從四周引出,其引腳數一般都在100以上。QFP與PFP基本相同,前者一般是正方形,後者可以是長方形。這期間也開始有處理器使用PGA封裝方式了。
1989年-1996年
這段時間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讓處理器從内到外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即便英特爾的80486系列處理器前前後後就有各種不同封裝和形态。
到後來,原有的陶瓷頂蓋變得不能完全滿足散熱的需要了,CPU頂蓋上出現了被動散熱片的身影。
PGA封裝方式開始更大規模應用,最顯然易見的變化是,處理器的針腳不隻有一圈,方陣形插針沿芯片的四周間隔一定距離排列,可以圍成數圈。同時還出現了CPU的專用插座,來滿足PGA封裝的CPU在安裝和拆卸上的要求,用于金屬針腳的插座雛形就出現了。
到了Pentium處理器的時候,英特爾在部分型号的CPU上使用了金屬頂蓋加強散熱,一般使用的是材質是銅,所以看起來金燦燦的。這種處理器數量并不多,而且大多數是向OEM廠商供應。
還有部分Pentium處理器使用了PPGA封裝,英文全稱為“Plastic Pin Grid Array”,是塑針栅格陣列的縮寫。這些處理器除了有插入插座的針腳。為了提高熱傳導性,CPU頂蓋使用了鍍鎳銅質的金屬,同時芯片底部的針腳是鋸齒形排列的。針腳的排列方式使得處理器隻能以一種方式插入插座,外表上來說,和今天我們看到的處理器已經比較接近了。
Pentium處理器和80486系列處理器一樣,有各種不同封裝和形态,來滿足特定客戶或用途的需要,比較雜亂繁多。
在Pentium MMX/Pro處理器時期,金屬頂蓋開始普及,看到陶瓷頂蓋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在這期間,英特爾為了一些老用戶平台升級方便,推出了Pentium OverDrive升級套件(80486/Pentium/Pentium II處理器都有類似的升級套件),直接把散熱器及風扇作為了處理器的頂蓋,而有的風扇甚至是從處理器插座中取電,所以不會看到風扇的電線。
這個時期CPU整個形态變化會比較大,發展速度比較快,使用多年的陶瓷頂蓋要被淘汰了。
1997年-1999年“S.E.C.C.”全稱“Single Edge Contact Cartridge”,是單邊接觸卡盒的縮寫。為了與主闆連接,處理器被插入一個插槽。它不使用針腳,而是使用“金手指”觸點,處理器使用這些觸點來傳遞信号。S.E.C.C. 被一個金屬殼覆蓋,這個殼覆蓋了整個卡盒組件的頂端。卡盒的背面是一個熱材料鍍層,充當了散熱器。S.E.C.C. 内部,大多數處理器有一個被稱為基體的印刷電路闆連接起處理器、二級高速緩存和總線終止電路。(當時二級緩存并不集成在Die裡面)
S.E.C.C.2 封裝與 S.E.C.C. 封裝相似,除了S.E.C.C.2 使用更少的保護性包裝并且不含有導熱鍍層。
這段時期的大部分Pentium II、早期的Pentium III、Pentium II Xeon、Pentium III Xeon系列處理器使用的這種像遊戲卡帶的插座(Slot1/Slot2插槽),封裝特殊的結構造就了一個非常特别的由芯片、其附屬電路和散熱器結合而成的處理器頂蓋。包括AMD早期的K7處理器,也是相似的結構。
這是出于英特爾對壟斷考慮,及集成電路制造工藝限制造成的。這種龐大且複雜的方式顯然不能長久,當突破了技術的瓶頸,CPU的頂蓋突然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沒有了。
Pentium III處理器由Katmai核心變成Coppermine核心的時候,Pentium III的樣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好像是完全不同的新産品。除了重回插座(Socket 370插座),使用了FC-PGA封裝,整個Die裸露在外,完全沒有了頂蓋。
這種結構很直接,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散熱(參照近幾年的開蓋),但事實上很容易把Die壓壞。同時随着晶體管密度更高,積熱情況也更嚴重,如何更有效讓積熱散去成了另外一個問題。AMD很快也跟進了,在桌面級别處理器上使用類似方式的時間比英特爾還更長一些。
在這個時期處理器頂蓋已經在設計上迎合了主動散熱的需要。
2000年-2004年
英特爾在早期使用Socket 423插座,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處理器上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采用了OOI封裝。這種方式使用了反轉芯片設計,其中Die朝下附在基體上,實現更好的信号完整性、更有效的散熱,同時開始使用了集成式散熱器器 (IHS)。集成式散熱器是在生産時直接安裝到處理器片上的。
由于IHS與Die之間有很好的熱接觸并且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以更好地發散熱量,所以顯著地增加了熱傳導。
Pentium III處理器再一次成為了小白鼠,也造就了一代名作Tualatin(圖拉丁)核心。Coppermine-T核心和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處理器上也相繼使用了我們現在很熟悉的集成式散熱器 (IHS),包括使用Socket 478插座的Pentium 4處理器,都采用了這種被稱為FC-PGA2的封裝方式。
這種處理器頂蓋的結構離我們現在的認知更近了一步。
2004年-2008年
這時期英特爾處理器轉向了LGA 775插座,而處理器使用了PLGA封裝,這是“Plastic Land Grid Array”的縮寫,即塑料焊盤栅格陣列封裝。由于沒有使用針腳,而是使用了細小的點式接口,所以PLGA封裝明顯比以前的FC-PGA2等封裝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少的信号傳輸損失和更低的生産成本,可以有效提升處理器的信号強度、提升處理器頻率,同時也可以提高處理器生産的良品率、降低生産成本。
随着底座改成觸點式,這時期處理器頂蓋已經和我們現在的結構趨于一緻了。
2009年至今
LGA 115X插座開始,處理器頂蓋從外觀上看,基本變化不大,結構也差不多,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細微的差别和變化是存在的。
例如處理器頂蓋有采用圓角的(上圖),也有直角的(下圖),但更多的隻是不同晶圓廠生産線或批次不同造成的。
現在新款處理器上的PCB闆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薄,如果沒有放一起比較,大概很多人都不會發現,擺一起這種變化就很明顯了。
前些年一直有讨論關于英特爾為何不再使用釺焊,事實上越來越小的芯片面積和越來越薄的電路闆(PCB)是主要原因,會使得釺焊難度加大。
不過近兩代的酷睿由于發熱量增大,英特爾重新使用了釺焊工藝頂蓋,以金屬材料代替矽脂後,熱傳導的效率大大提升,有助于CPU更好、更穩定的性能表現。
資料參考和圖片引用
CPU World
CPU-Zone
Mynikko
英特爾官網
Semantic Schola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