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機武器裝備?随着科技的發展,新型軍事理論的構建,為滿足未來戰争的需求,智能化作戰變得尤為重要,尤其在無人機作戰領域,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将使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美俄作為世界兩大軍事強國,對無人機裝備的研發都十分重視不久前雙方推出了各自最新的無人機裝備,它們性能如何?美俄在軍事裝備的發展上向來呈現你追我趕的态勢,在無人機裝備研發的背後透露出怎樣的大國博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美國無人機武器裝備?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随着科技的發展,新型軍事理論的構建,為滿足未來戰争的需求,智能化作戰變得尤為重要,尤其在無人機作戰領域,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将使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美俄作為世界兩大軍事強國,對無人機裝備的研發都十分重視。不久前雙方推出了各自最新的無人機裝備,它們性能如何?美俄在軍事裝備的發展上向來呈現你追我趕的态勢,在無人機裝備研發的背後透露出怎樣的大國博弈?
空中利刃,美“XQ-58A”VS俄“Korsar”無人機
據稱美“XQ-58A”是一種遠程、高亞音速無人駕駛飛行器,該機的長度為9.1米,翼展8.2米,可以攜帶272千克的作戰荷載,升限達到13.7千米,由空軍研究實驗室與“Kratos”無人機系統公司合作開發,該無人機是基于“Kratos”的低成本目标飛機設計理念進行設計,作為空軍研究實驗室低成本、有吸引力飛機技術(LCAAT)組合的一部分,其目标是打破戰術相關飛機不斷上升的成本軌迹。
LCAAT計劃的目标包括通過開發更好的設計工具來更快地設計和建造無人機,成熟和利用商業制造流程來減少建造時間和成本,所有“XQ-58A”被定義為低采購和操作成本的無人機,同時提供改變遊戲規則的戰鬥能力。根據美國空軍的說法,通過将“XQ-58A”等無人駕駛飛機與F-35或F-22組合,每個載人平台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覆蓋更大的空間。
随着美軍新型無人機穩步推進,不甘落後的俄羅斯,不久後也進行了相關測試——“Korsar”戰術無人機測試,由多架無人機和一部控制站組成。該機全重200千克,翼展6.5米,機身長度4.2米,飛行航程達 120 公裡,可以在高達5100 米的高度以 120-150 公裡/小時的速度飛行,航時可達到10小時,該無人機還裝備了一個 50 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最終的動力裝置可提供 70 馬力的動力。
該無人機由俄羅斯聯合儀表制造公司自主研發,定位為一款中程偵察無人機,适用于地區偵察、巡邏和觀察飛行、航空攝影、空中測量、環境監測,此外“Korsar”無人機可用于對地面和水上目标進行24小時全天候空中偵察,打擊敵方設施,以及向指定區域運送物資。
作為兩款新式無人機,美俄在無人機設計目标上都有着各自的特點,對于美國的“XQ-58A”,它的布局比較适合遠程巡航,從局部上看機動性比較有限,很難進行激烈的空戰,将可能主要用于對地攻擊,它的主要優勢可能仍然是低成本和一定的隐身性,以便于大規模生産;而俄羅斯的“Korsar”無人機主要是一款中程偵察無人機,大功率的發動機為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使其對地的攻擊能力并不是其設計的核心,更多的是執行檢測任務。由于美俄在無人機設計理念上有所差異,未來這兩款無人機可能應用在不同的戰場上,發揮着各自的作用。
無人機将創新空戰模式
2020年1月3日,駐伊拉克美軍用無人機直接精确斬殺了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的伊朗重要人物蘇萊曼尼。 MQ-9無人機發射3枚“地獄火”制導導彈精準襲擊了蘇萊曼尼所在車隊,當場,整個車隊有至少8人死亡。在這次軍事行動中,不難發現,無人機正在影響着未來的空戰模式,憑借其高性價比,多技術引導牽引,對敵方重點目标進行精确斬殺,進而達到打擊目的,可見,在現代戰争中,無人機的作用越來越大,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引導一種新的空戰模式。
2016年9月17日,美軍轟炸叙利亞東部代爾祖爾機場附近的叙利亞政府軍營地,有F-16戰機、A-10攻擊機和捕食者無人機共同參與,互相配合、穿插打擊,充分發揮出各自的作戰優勢,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的小精靈項目,即空中有人平台攜帶無人機蜂群作戰,已進行多次地面、空中實驗,相關技術即将成為現實。在F-35未來作戰規劃中,美軍計劃把無人機控制系統集成到其座艙内,讓F-35操作一群無人機并肩作戰,從而獲得更多的武器和傳感器來執行任務,形成網絡化的體系作戰能力。
未來空戰,最可能的模式就是無人機和有人機搭配使用。這樣的模式搭配,能夠執行更危險和飛行時間更長的任務,擴大執行任務的範圍,有效減少成本。與導彈相比,無人機的優勢則體現在其作戰靈活性上,導彈一旦發射出去,在其飛行過程中無法中止或更改其任務,而無人機在作戰過程中依然可控,未來戰場,無人機可能成為一顆璀璨的新星,在一定程度上将現有的空中打擊模式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美俄無人機研制背後的博弈
美俄在無人機研制之上的博弈,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現代化作戰水平,将無人機融入自身的聯合作戰體系,以便更好的适應未來戰争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美俄通過軍事實力的改變以拉開軍事差距,從而謀取更好的政治訴求。
在美軍的新版《無人機發展路線圖》中,第一個目标就是進一步研制“聯合無人空戰體系”,這表明無人機的發展非常貼合美軍長期以來的作戰觀念。“零傷亡”目标一直是美軍追求的最高級境界,也是美軍發展無人機的外部原因,并且“網絡中心戰”和“非接觸”作戰理論是美軍大力發展無人機武器裝備的重要依據和理論支撐。美軍軍事專家分析認為,“網絡中心戰”和“非接觸作戰”将成為未來戰場的主要作戰方式。無人機本身所具有的探測、監視、指揮、通信、幹擾和摧毀能力,正好符合美軍的網絡中心戰所需求,是美軍實施作戰的主要攻擊手段之一,無人機已經成為美軍作戰不可或缺的主要武器平台。
俄羅斯的無人機技術發展較早,是世界上最早研制高空遠程戰略無人機的國家之一。伴随着無人機技術在戰場上的作用日益凸顯,其影響将使未來作戰理論、作戰原則、作戰樣式及武裝力量結構和軍隊編制體制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對此,俄軍充分認識到,如果不緊跟無人機發展的步伐,将會嚴重影響俄羅斯軍隊的建設與發展。俄羅斯空軍總司令米哈伊洛夫上将今年1月表示,俄空軍正在制定新一代無人機研制計劃,目前,俄軍已對發展無人機高度重視,未來将加大投入。俄軍強調把新型無人機和新一代有人駕駛飛機作為一個有機系統同步開發,以有人駕駛飛機帶動無人駕駛飛機的發展,以無人機拓展有人駕駛飛機的功能,充分發揮系統的整體效益。
衆所周知,軍事鬥争的目的是服務于政治,美俄在無人機領域的軍備競争歸根到底還是為自身的政治利益服務。近期,美國不斷“退群”,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俄羅斯高層的憂慮,特别是美國退出的《中導條約》以及正在退出的《開放天空條約》,對國際軍備控制帶來了嚴重挑戰,使得美俄之間的關系降入冰點,舉步維艱。因此,美俄在智能化無人機之上的較量,其背後是兩國對未來國家戰略考量的縮影之一,未來除了在無人機領域,其他軍事裝備的競争可能會更加激烈。(姜廷帥、丁鑫鑫、章子星、程柏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