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5:12

來源:【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9月28日

是第16個世界狂犬病日

大家都知道

狂犬病病死率幾乎100%

但被未知貓狗等動物的抓傷/咬傷時

第一時間接種狂犬疫苗

可以預防感染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1

談及世界狂犬病日和狂犬病疫苗,就不得不提起因發明狂犬病疫苗對全球狂犬病的防治做出最偉大貢獻的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何許人也?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 1895年9月28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疫苗的科學家,并發現酵母菌和乳酸菌,為法國的釀酒工業奠定了科學基礎,同時,他研發的“巴氏消毒法”一直沿用至今。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2

1880年,巴斯德看到一位被瘋狗咬傷的男孩不斷抽搐,最終呼吸困難窒息而死,備受打擊的他決定投身于這種病的研究。

随後,他從死亡男孩的口腔中提取了些許粘液,并将其注射到2隻兔子身上,結果兔子很快死亡。同樣從死去的兔子中提取的唾液再重新注射到新的兔子身上,後者也不出意外地死亡了。

1880年12月,一位獸醫帶了2隻病犬來找巴斯德尋求幫助,并詢問他能否為此制作狂犬疫苗。巴斯德的狂犬病研究生涯正式拉開帷幕。

1881年,巴斯德将病犬的唾液注射到健康的狗的腦中,随後,健康的狗發病并死亡,重複了多次實驗結果依舊如此,最後他們把患病兔子的脊髓幹燥後,再将幹燥後的脊髓和蒸餾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發現狗可以活下來

因此他們合理推斷,這種緻命的毒素或許存在于神經系統當中。于是巴斯德取出兔子腦脊液,連續進行了一百多次實驗。經過不同程度的感染,最終一隻注射了最弱病毒的狗在28天後恢複正常,隔了一段時間後,又給它注射了最強的病毒,結果成功的存活了起來。這隻狗的存活大大堅定了巴斯德研制疫苗的信心。

曙光,狂犬病疫苗問世

1885年7月6日,一名被瘋狗咬傷的9歲男孩約瑟芬·梅斯特被帶到巴斯德研究所進行治療。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後,下定決心在他身上注射第一針人類狂犬病疫苗。梅斯特在10天内接種了13次疫苗。盡管他被咬已經過了60個小時,可是在巴斯德的治療下最終康複了。

随後,巴斯德的狂犬疫苗的名聲大噪。截至1886年10月,巴斯德治愈的病人已經達到2500多人,而治療失敗的幾率是1/170 。

1889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研發成熟的狂犬病疫苗問世,并廣泛使用。

1895年9月28日,巴斯德去世。為了紀念巴斯德對狂犬病預防所做的貢獻,世界狂犬病日定為巴斯德逝世的日期——每年的9月28日。

更多科普知識

一起來了解

↓↓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3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4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5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6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7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8

狂犬病從患上到發病一般時間多長(發病後死亡率高達100)9

編輯 | 周豔梅責編 | 張秀麗

綜合來源 | 科普中國 健康報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本文來自【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