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代女裝有哪些

唐代女裝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1:49:21
引言:

李白在《清平調.其一》中寫道,

服裝與妝發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其發展史便等同于中華文明的發展史。而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高峰,其服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對唐代女子的裝束發展的考據,一起窺探那個偉大時代的精神風貌。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1

初唐女裝的四要素

提起唐朝女性,許多人都會有“以胖為美”的刻闆印象。

但實際上,自公元618年李淵立唐,至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女子的裝束變化始終緊貼時事潮流。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2

從時間上大緻可分為初唐、武周、盛唐,晚唐這四個時期。而從其裝束又可分為四要素:帷帽、帔帛、窄袖衫、長裙。

自東晉至隋朝,中原大地經曆了兩百多年的分裂割據,戰亂在無意中推動了中國南北方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大融合。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源于外來民族的胡服開始進入漢地,并在中原地區掀起了一股流行風潮。

從審美風向上看,初唐沿襲了前代的審美,講究以身形纖細為美。體現在女子的着裝上便是偏愛能夠緊貼上身的曲線的衣服。

追溯曆史,唐朝之前的女裝均為寬袍大袖,最寬的衣袖可垂到膝蓋。直到隋唐時期,受胡服的影響,窄袖衫才成為了女人們的日常着裝。

從行制上看,窄袖衫屬于典型的胡服。分對襟和右衽交領兩種,領口較高。

窄袖長至手腕,衣衫下擺窄短,長至腰部。起初這種“胡服”隻流行于宮廷和貴族女子中,後逐漸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潮流

相較于武周和盛唐而言,初唐女子的日常裝仍較為保守。

除了窄袖衫的領口較高以外,日常出行還必須頭戴“幂離”,将自己從頭到腳遮擋嚴實,“不欲途路窺之”。

遺憾的是,因現有資料及文物中均未見冪離的實物,故無法在此詳細描述它的形制。

與冪離作用相同的的還有帷帽。

帷帽又被為“淺露”,一般是用皂紗制成的,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長度到頸部,隻能起到掩面的作用。

《舊唐書.車服志》有載,

披帛,多為長條形的巾子,女子将它搭在肩上或纏在手臂上,用以增加行動時的風情。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3

不同于唐《簪花仕女圖》留給人們的奢靡印象。

初唐社會尚處于生産力的恢複階段,因此無法為女性着裝提供太多原材料,貴婦們日常所搭的披帛也多為薄紗或薄布材質。

間以綢緞點綴,直至開元時期才發展為“绮羅錦繡,随所好尚”。

而到高宗,除上衣保守之外,唐代婦女非常重視下裳的形制,常以裙裝為主。

女子的窄袖衫下最常配的長裙便是唐代流行的高腰裙。高腰裙最早出現于魏晉,隋唐時期開始大為流行。

初唐時期的高腰裙多為間色裙,從出土壁畫來看,裙子顔色的搭配多為黃白,黑白等,裙身紋樣多用象征光明的聯珠紋或寓意福壽安康的葡萄纏枝紋(又名萬壽紋),使得裙裝添活力又不顯輕浮。

以永泰公主墓壁畫中人物象為例,圖中女子的衣着就是典型的窄袖汗衫搭配高腰裙。通過壁畫,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初唐女裝的特點,即樣式緊緻,用色端莊。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4

武周:揉藍衫子杏黃裙,淡紅衫子掩酥胸

随着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的登場,整體提供了唐朝女性的地位,地位與觀念的變化又帶來了着裝風格的改變。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5

此時期的身材審美開始以勻稱健康為主,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使得她們在挑選衣着時不再拘泥于從前那些刻闆暗沉的顔色,而是選用紅、黃、藍、粉等亮色,為整體着裝增添了一抹嬌俏之感。

以新疆阿斯塔納墓出土的娟衣彩繪木俑為例,其中的三尊舞女俑雖仍身着窄袖衫與高腰裙。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6

但無論是裙子的配色還是裙領的開口都與初唐壁畫中的唐裝有着明顯的差别,這正是唐裝随着時代風潮變化的最好佐證。

值得注意的是,武周時期的女裝領口雖較初唐更為開放,乃至于出現“淡紅衫子掩酥胸”的描寫,但也遠沒有達到一些以唐為背景的電視劇中那樣開放的程度。

所謂“淡紅衫子掩酥胸”,隻是女子們在深宮或是自己閨閣中的穿着,并不适用于外出。

武則天時期,女裝的整體搭配雖仍以窄袖衫搭配高腰裙為主,但女性參政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女裝時尚的發展。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7

貴婦們崇尚奢侈的風尚愈演愈烈,肩頭所搭的披帛也從原本的偶爾以絲綢點綴變成了整體以絲綢制作,更加突顯了披帛的飄逸與靈動。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個特别的風潮——女扮男裝。

《禮記.内則》規定;“男女不通衣服”,但高宗至武周卻存在着女扮男裝的的風尚。據傳此風潮的開創者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女兒太平公主。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8

根據《新唐書·五行志》記載,

這個故事在證明唐朝的開放風氣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彼時的唐朝男女地位日趨平等。

正是在這種包容而開放的風氣之下,女子不再一味地迎合男性審美,對于衣着的選擇也從保守纖細轉向了自信從容。

盛唐: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盛唐時期的女性開始追求豐腴圓潤之美,究其原因 是這一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百姓的生活穩定而富足,使得整個社會興起了一種自信而健康的審美。

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所呈現的女性之美并非隻是臃腫的“胖”,而是在珠圓玉潤的同時還能擁有矯健靈活的身姿。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9

胖美人的典型代表楊貴妃雖說身材圓潤,猶能作霓裳羽衣舞。

随着盛世的到來,女裝的形制開始集繁缛與開放為一體,乃至出現了袒胸露背的情況,女裝衣袖日趨寬大。

襦、衫的領口除傳統漢服的交領之外,還出現了圓領、方領、雞心領、立領、翻領等樣式,并仍延續了武周時期的低領口,出現了所謂的“袒領衫”。

袒領衫始于盛唐,是一種低胸裝,開始隻在宮廷穿着,後來貴族女子也競相效仿。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10

這一時期的下裙種類繁多,可以盡如人所好,配色上選用紅、紫、黃、綠等顔色,其中紅色裙最為流行 ,出現了流行至今的石榴裙。

除此之外,貴族女子間還流行名貴的百鳥裙,這種裙裝将數百種飛禽的羽毛集于一身,可謂是窮奢極欲。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薄紗制成的花籠裙,用以展示女性的婀娜與輕盈。

總體來說,盛唐時期的服裝無論是從材質還是從形制上看,都呈現出了一種奢華典雅的風格,社會崇尚奢侈的風尚愈演愈烈。

這固然象征了盛世安樂祥和,卻也為之後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晚唐: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安史之亂之後,曾經的盛世一去不回。随着盛世一起建立起來的文化自信也消弭殆盡。

在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女性的審美也從健康圓潤轉為了病态的厚實臃腫。唐代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便誕生于這一時期。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11

可歎的是,國家的衰敗并沒有阻止貴族們追求奢華之風。宮中與貴婦之間開始流行起以薄紗和綢緞所制成的大袖衫。

《簪花仕女圖》中的女子頭戴大花,身穿透明紗衣,即為典型的晚唐女子裝束。

在審美上,晚唐人民愈發珍愛人體的生命與健康之美,雖然這種“健康”在今天看來是一種病态。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時期的服裝對女性之美的展示在中國服裝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寬大裙擺掩蓋下身的臃腫,薄透的紗羅上衣和裸露出的胸頸又恰當的展示了骨肉美,這種揚長避短的傳達理念在如今的時裝界仍在被廣泛運用。

随着上衣的變化,下裙的形制也在逐漸改變,這種變化首先體現在裙褶的增多,密集的裙褶提供了更寬大的空間,足以容納晚唐女性臃腫的身體。

其次,襦裙的裙腰也較從前升高,由腰部直升至腋下,出現了今天所說的“齊胸襦裙”,這也是影視劇中運用最廣的唐代宮裝形制。

唐代女裝有哪些(雲想衣裳花想容)12

但晚唐時期的女性審美也并一直都是臃腫的,依照時間線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安史之亂到唐代宗一朝的“以胖為美”,第二階段則是代宗之後又重回人們視野的纖弱之美。

唐朝自代宗之後再無能主,對外的政策也從原先的兼收并蓄轉向了保守閉塞,雖說豐腴的審美仍然存在,卻逐漸失去了其主導地位。

晚唐詩人杜牧的《揚州三首》中對女子裝束有“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的描寫,從側面總結出了彼時的女裝特點:窄腰長袖,形似初唐。

參考文獻

1.《舊唐書﹒輿服志》

2.《新唐書·五行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