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國民級别的“神劇”,如果《甄嬛傳》要排第二,恐怕沒有劇作敢稱第一。
就算沒有完整看過全劇,也一定在各大視頻網站上被各種名場面、表情包刷過屏,更不用提還有衆多二刷、三刷的“十級甄學家”。
原著《後宮·甄嬛傳》是由流潋紫所著,講述了甄嬛從懵懂少女到一代權後的心路曆程。
無論是原著書籍還是改編劇作,十多年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甄嬛傳》的持續熱度除了大女主甄嬛的成功塑造之外,其中衆多個性鮮明的配角,也同樣深入身心。
說到甄嬛的“親友團”,崔槿汐絕對榜上有名。
她從一出場就堅定地站在甄嬛的陣營,一路忠心護主,為甄嬛出謀劃策,為劇情推進做出了不少貢獻。
然而,人心是複雜的,多的是灰色地帶而不是非黑即白。
在甄嬛的成長過程中,崔槿汐有過3次背叛行為,次次足以緻命,而甄嬛一次都沒察覺,還一直相信她。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段塵封的清宮秘史,一探究竟。
甄嬛一入宮,崔槿汐便是她宮中的掌事宮女。
原著中第三章中,描述了崔槿汐的初次登場——
“年齡三十歲上下,皮膚白淨,一雙眼睛黑亮有神,穩重端厚”,口中說到“奴婢棠梨宮掌事宮女正七品崔槿汐參見,願莞貴人如意吉祥”。
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槿汐是永州人士,自幼就進宮當差,早先在欽仁太妃宮中服侍。
槿汐作為皇宮裡的“老人兒”,對于宮中的前塵往事可謂是了如指掌。
一些嫔妃之間的微妙關系,例如“麗嫔與曹貴人是華妃的心腹”等,都是槿汐透露給初入宮的甄嬛的,也難怪甄嬛對她十分信任。
甄嬛進宮後,因着出衆的才情和與純元皇後相似的容貌得到皇上的青睐,一路順風順水。
雖然也有小的風浪,最後都有驚無險地化解了。
年妃一案塵埃落定後,甄嬛被冊封為昭儀。
本以為又是向上的一級階梯,殊不知這是一場陰謀的開始。
當時冊封儀式即将來臨,卻發現禮服裙裾破損。
要知道冊封禮服如同禦賜,不能有一絲損毀,否則就是大罪。
然而“正巧”前兩日皇後宮中拿了件衣服到内務府織補,“隻好”拿來暫抵。
甄嬛本是個謹慎之人,原本是不打算穿的。
在原著中,也有描述甄嬛的疑慮——甄嬛阻止道:“不可,皇後的衣裳我怎可随便穿着,這豈非是大大地僭越。”
可是槿汐在旁勸說“若是皇後禮服,肯定是不能穿的。若是常服倒可以應急。”
如此,甄嬛才同意。
當她換上臨時拿來的吉服後,槿汐已經意識到有問題,甚至在一旁輕聲嘀咕“這件衣服怎麼如此眼熟呢?好像在哪裡見過……”
但是她并未去阻止,而是默許、旁觀一切的發生。
就因為誤穿了這件純元皇後的禮服,甄嬛成了衆矢之的,被皇後和皇帝輪番指責,冊封晉位不了了之,還被罰關在宮中思過。
“莞莞”而非“嬛嬛”,讓甄嬛少女夢碎,原來在皇帝心裡,自己一直是純元皇後的影子和替身。
崔槿汐作為宮中的老人,又曾與純元有過交集,她怎會認不出先皇後的吉服呢?
再者,嫔妃冊封這樣重大的儀式,每個環節肯定都是要提前确認的。
突然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肯定是别有用心的安排,槿汐難道沒有發現嗎?
雖然她心存疑慮,卻沒有開口向甄嬛說明。
就像她早就知道皇帝是因為“宛宛類卿”才對甄嬛鐘情,卻也選擇緘口不言一樣。
假如槿汐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向甄嬛說明,就能避免一系列的後果,事情也就會是完全不同的狀态。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甄嬛根基不穩,羽翼未豐,槿汐沒有全盤勝算去對抗皇後的勢力,所以選擇了沉默。
經曆過誤穿純元吉服事件的打擊,甄嬛内憂外患。
貼身侍女流朱慘死,家人被陷害,甄嬛九死一生産下胧月公主。
甄嬛對皇帝失望至極,心灰意冷,加之被廢去所有封号及位份,她便自請出宮到京郊甘露寺帶發修行。
此行槿汐執意要一同随行,從槿汐的立場分析,作為一個掌事宮女,本就是依附于所侍奉的嫔妃主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更何況她已經幾易其主,又在後宮站隊中選擇了皇後的對立面。
如果她不跟甄嬛一同離宮修行,留在宮中想必結局會更加凄慘。
單單是安陵容、琪嫔這些小角色,也能折磨得她痛不欲生。
而出宮修行則是以退為進,看似是一條絕路,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一則遠離了後宮的明争暗鬥,還獲得了忠于主子的好名聲;
二則甄嬛畢竟曾是皇帝的心頭所好,還有親生的胧月公主留在宮中,要回歸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這也就涉及到了槿汐的第二次背叛行為。
在甘露寺修行期間,因為機緣巧合,甄嬛與果郡王暗生情愫,私定終身。
厭倦世俗争名奪利的二人,本打算歸隐山林做一對神仙眷侶,然而命運再次跟他們開了個玩笑。
在甄嬛已經珠胎暗結懷了果郡王的孩子之後,卻傳來了果郡王意外身亡的消息。
甄嬛悲痛萬分,不吃不喝,而此時的崔槿汐,卻覺得回宮的時機到了。
她甚至用“激将法”而激起甄嬛的鬥志,原著中這樣描寫——槿汐端來一碗濃黑的藥湯,面色平靜看不出一絲波瀾。
她對甄嬛柔聲說道:“這是奴婢向溫太醫特意求得活血化瘀的良藥,娘子隻要喝下去就什麼煩惱都沒了。反正奴婢看娘子不吃不喝,倒不如讓尚不知事的腹中孽障先走,别跟着吃苦了!”
甄嬛厲聲拒絕,甚至把藥碗打碎,更是立志要保護自己、保護尚未出世的孩子、保護所有的家人。
而槿汐“面露喜色,深深拜倒”,沉聲說道:“這才是奴婢認識的甄嬛”,可見槿汐的心計和手段。
當然,對于甄嬛的回宮之路,槿汐也不是全然作壁上觀沒有犧牲。
為了打通回宮的關鍵,崔槿汐不惜委身于皇帝的貼身太監蘇培盛,與之結為“對食”。
而這一舉動,更是讓甄嬛大為感動。
從甄嬛的視角來看,槿汐一直對她不離不棄,共患難。
如今為了得到回宮的機會,槿汐更是犧牲了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因此甄嬛此後對槿汐更加倚重。
對槿汐來說,回宮本就是計劃之中,與蘇培盛結為“對食”,其實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步棋。
蘇培盛是皇帝身邊的貼身大太監,手中的權力不可謂不大,與他成為“一家人”,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退一步講,槿汐已經年近四十,徐娘半老,與他人婚配多半也隻能找些販夫走卒。
在宮中待了半輩子、見慣了榮華富貴的她,又怎麼可能甘心呢?
還有一點,果郡王的母妃舒太妃,曾在宮中給過槿汐不少照拂。
槿汐為了回報舒太妃的恩情,也決心要促成甄嬛回宮之事。
通過蘇培盛的穿針引線,皇帝到甘露寺進香,與甄嬛重逢。
皇帝本就對甄嬛餘情未了,于是順水推舟重歸于好。
縱然後來果郡王死裡逃生歸來,也已經覆水難收。
甄嬛逆風翻盤化身鈕祜祿氏,霸氣回歸後宮。
然而,表面風光之下,是難言的苦楚。
對甄嬛來說,皇宮就像牢籠,皇帝如同仇敵。
回宮隻是為了尋求權力與護佑,她要面臨的是更加血雨腥風的宮廷鬥争,稍有差池就會萬劫不複。
如果不是為了家人和複仇,她絕對不會再踏入後宮半步。
作為這一切的見證者,槿汐不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系。
但是她也清楚地認識到,甄嬛的這次有孕,是殺回後宮的最佳時機,錯過可能就再無機會。
因此,她選擇再次背叛甄嬛,無視她的痛苦與掙紮,而是以雪中送炭的忠仆角色毅然将甄嬛推上回宮之路。
回宮之後,甄嬛産下一對龍鳳胎,接着步步為營,陰謀陽謀齊上陣,終于一路爬到了熹貴妃的位置,在後宮僅次于皇後。
甄嬛父親甄遠道的冤案也得以昭雪,甄家再次崛起。
甄嬛也實現了自己重新回宮的初衷:手握權力,保護家人。
然而随着權勢的增長,潛伏在甄嬛身邊的危機也隻增不減,可謂是明槍暗箭,暗藏殺機。
她的敵對勢力甚至聯合起來開始“抱團”,要将甄嬛置于死地。
首先發難的是祺貴人,她在皇帝、皇後和一衆嫔妃面前指認甄嬛與溫實初溫太醫有染,關系匪淺。
又佐以安陵容、威逼的宮女和利誘的靜白師太等人的推波助瀾,成功地讓本就生性多疑的皇帝起了疑心。
甄嬛在冷靜分析了當前形勢後,據理力争,一口咬定自己是冤枉的。
由于祺貴人和皇後一黨并沒有确鑿的證據,也隻能繼續在語言攻勢上加碼,無法對甄嬛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崔槿汐站了出來,一句話扭轉了整件事情發展的态勢。
原著中對此段情節是這樣描述的——槿汐鼻翼微微張合,端然行了一禮,說道:“為了證明娘娘的清白,奴婢甘願承受任何刑罰。”
此言一出,相當于一種“不打自招”。
琪嫔、安陵容等人紛紛打蛇随棍上,甚至提出要将浣碧一同嚴刑拷打,将甄嬛架在風口浪尖上。
俗話說“唾沫星子淹死人”,事已至此,皇帝也隻得下定決心,滴血認親來驗明兩個孩子的正身。
槿汐的行為與前兩次一樣,表面看似是忠心耿耿,實則推波助瀾,背後的深意讓人細思極恐。
滴血認親的一場鬧劇,幾乎将甄嬛置于死地。
最後雖然在慎貝勒、甄玉娆、葉瀾依等人的幫助下,加上皇後的伎倆敗露,甄嬛得以逃過一劫。
然而,這場鬧劇給甄嬛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第一,甄氏“團隊”分崩離析。
溫實初為了自證清白,自宮而丢掉半條命。
沈眉莊有孕在身,因此事急火攻心,難産而死。
一夕之間,甄嬛折損了最得力的“宮鬥助手”和生死與共的朋友閨蜜,這個打擊不可謂不大。
第二,甄嬛與皇帝的信任危機擺上了明面。
以往甄嬛内心如何痛恨皇帝,表面仍不懂聲色,還是恩愛有加。
而一場滴血認親,将皇帝僞善虛僞的面具狠狠撕開,露出冰冷傲慢的底色。
無情最是帝王家,恩愛情深在皇室血脈可謂一文不值。
所以,盡管甄嬛已說出“皇上要試,便是真的疑心臣妾了”,皇帝仍然執意要執行滴血認親,這道裂痕已是覆水難收。
縱觀甄嬛的一生,從高官嫡女到太皇太後,紅牆後宮裡婉轉承歡的寵妃,也曾一朝淪為青燈佛座前的缁衣孤影。
在這場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中,崔槿汐這個在後宮耗盡一生的掌事大宮女功不可沒。
她的三次背叛行為,招招兇險,都有可能緻甄嬛于死地。
然而甄嬛卻從沒有察覺,還極度信任她,甚至一直視她為自己的心腹。
對于槿汐來說,她也絕不是有意要構陷主子。
背叛也好,忠誠也好,隻是弄權的手段,隻是在深宮之中活下去的方法。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隻有活下去,一直活下去,才配談忠不忠誠。這也是崔槿汐一生的行事原則。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書中,對崔槿汐的最後結局都并沒有明确的交代。
或許是角色的重要性不夠,也或許這是導演和作者的有意留白。
在優秀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有所思、有所悟。
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即便榮華富貴享盡,到頭來仍兩手空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